浅论美术教学中的色彩运用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g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美术而言,色彩是其中最关键的要素之一,具有生命的象征意义,能够表达空间感、光影感、情绪、语言等多种美术内涵,因而在美术教学中,色彩的运用就成为了极为重要的一个任务。本文通过总结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目的和原则,分析其应用途径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的精髓,能够认识到色彩运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学 色彩运用
  色彩是人们对于美的最直观感受。对于绘画而言,色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是表现情感的途径,也是创造美的过程;但色彩本身又具备独立的性质,因而在绘画中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表现手法,就成为了美术教学的一个重点。
  一、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目的
  (一)丰富画面语言。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因此其表达情绪、渲染情感的语言,就必须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展现。色彩作为一种强视觉效果,是表达画面语言的最佳方式,如果绘画者在细致刻画的过程中,将颜色的变化和倾向贴近人的情绪变化,亦或者在某一色块之中添加其他色彩糅合,那么颜色就会出现冷暖的渐变,而人们也会在色彩中读懂创作者的情感。
  (二)表现画面空间。对于人类而言,暖色调的视觉感受更靠近,冷色调则会偏离退后;高纯度的色彩会向前,纯度低的灰色调会退后;大面积的色彩块会向前,小面积的色彩点会退后。因此,利用色彩差异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就能让平面的绘画展现出立体的空间感,甚至还可以展现出光影的效果。
  二、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一)避免色彩过于花哨琐碎。美术是一门追求美感的艺术,而绘画的美,就在于其整体的协调性和区域的渐变性。如果色彩过于花哨、琐碎,那么人们在欣赏时,视觉的焦点难以聚集,就难以欣赏到画面的美感,破坏了绘画的整体性。所以在色彩运用时,必须先要从画面整体入手,结合画中的环境和实际情况,确定画面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强弱,然后再进行细致刻画其中的每一个具体物象,并使其色彩与画面协调,让人在欣赏时能够有全面的感官和总体的认知,避免让画面出现碎裂感或者分裂感。
  (二)避免色彩多次涂改混合。绘画最忌讳屡次涂改,作为一种艺术,其追求的效果是精致的,是完美的,是技术高超的,应当是胸有成竹、一气呵成的。因此在色彩的运用中,涂改是近乎不允许的,否则底色浑浊变性,颜色的倾向和层次感会逐渐消失,甚至会导致画面发脏发粉,尤其在画面或者物象的暗部,色彩的铺垫需要层次感和细微化,绘画者必须使用不同的颜色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做到一次到位,保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同时,展现出一种透明的空间质感。
  三、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一)选取合适的绘画材质。学生学习必然要由简入难,通过最简单的水粉或者水彩入手,是学生掌握色彩运用技巧的初级阶段。对于水粉而言,其覆盖能力较强,学生在失误后容易进行修改;而色彩比较饱和,学生更容易获取色彩感受,体会色彩冲突;最重要的是其作画的手法较多,不同作画习惯的学生都能运用。水彩虽然具有透明亮丽的效果,但是其色彩之间容易渗透和融合,学生可以用其体验色彩的多种特殊技法。对于初学美术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练习色彩的运用,同时还能为学习油画打下基础。
  (二)先采用色彩小稿练习。学习美术是一个考验耐心的过程,尤其在色彩的运用上,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失误,因而很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屡次犯错,这就需要学生采用色彩小稿的练习方式。在正式写生之前,通过提前尝试,练习各个色彩之间的搭配和变化使用,通过积累经验,找到色彩运用的感觉,从而为写生练习做好基础,同时也能让学生避免在正式练习中多次出错。
  (三)从整体分析色彩感受。在写生过程中,切记提笔就画,必须要让学生沉心静气,先体会景物画面的整体色彩,分析其中的画面结构,寻找各个颜色之间的变化规律和联系,既要看到每一个物象的细节形态,又不能局限于细节之中,需要将物象的整体色块完成概括和想象,因而在心中形成画面感和色彩度,在胸有成竹的情况下再动笔,画出心中的美好景象。
  (四)做好评价和修改意见。点评和修改是提升学生绘画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要从客观、艺术的角度展开分析,首先表明學生作品的优秀之处,分析其美和好的原因;其次需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说明其存在的错误,寻找其错误的根源;最后则需要提出修改意见,从专业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一些绘画思路,让学生在原基础上能够尽善尽美。
  结语
  总之,色彩是美术教学中的重点要素,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视觉感受和意识理解,一方面则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不断的绘画尝试中,积累色彩的运用经验,逐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固有能力,形成自己绘画的独有风格。
  参考文献:
  [1]杨键.中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01).
  [2]刘小珊.中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分析[J].中华少年,2018(11).
  作者单位:商丘商贸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生活的精神家园。新时代下,我们应明确群众文化产生的历史渊源以及现如今的发展趋势,明确其创新策略,从而对群众文化的协同治理进行深入思考,在坚守文化阵地同时,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达到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实现群众文化治理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针对新时代群众文化的协同治理与创新策略展开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 群众文化 协同治理 创新策略 
期刊
摘要:美术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美术技能的重要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美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营造美的课堂氛围,展现美的教学艺术,精选美的教学资源,运用美的教学方法,学生才会去欣赏美、体验美,进而能表达美。  关键词:美术 美感 课堂教学  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能激发学生追求美、感知美、创造美。怎么实施美感教学呢?本文将围绕笔者去年上过的《创意粘土青花瓷瓶》(以下简称“本课”)课堂
期刊
摘要:非遗传统技艺是历代先辈留给我们的历史瑰宝,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质文化与传统技艺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利用博物馆展陈的方式将其深刻内涵以及精湛工艺展示出来,不仅对于提升我国人民文化自信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还对丰富我国传统技艺保存形式、推动我国传统技艺现代化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 展陈模式 探究  “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是习近平总书
期刊
摘要:《我与地坛》是“写真实、说真话的散文革命”中脱颖的一匹骏马,它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不息超越了一般的抒情述景散文,是浩瀚篇章中的夺目明珠。  关键词:我与地坛 大散文 真情 滥情  《我与地坛》是作者在苦难病痛中生活的呕心之作。作者史铁生在青年下乡时就发现疾病,后双腿残疾靠轮椅生活,病痛的折磨让他一度消沉,活动范围的局限使得附近的地坛成为他常去之处。幽静的地坛,残酷的现实,对个体情感和生命意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中职教育教学迎来了巨大的改变。对中职美术专业而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中职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帮助中职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已经成为一线中职美术老师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 美术教学 审美能力  中职学校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主的学校,侧重培养学生拥有一技
期刊
摘要:建立良好校风对于高校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王阳明的南赣教化实践对于消除南赣匪患、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维护社会安定、教化乡民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对于高校建立良好校风有重要的启示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 南赣教化 校风  提高教育质量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出路,校风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校风指的是一所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工作、学习、活动中形成的带有集体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的态度和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支撑下,微课作为学校课堂建设的有益探索,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和喜爱。微課适应了当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时间碎片化等特点,课程的教学特点是主题内容鲜明、授课形式多样,课程时长短小精悍。中职美术课程是艺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促进中职学生在美术学习中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中职学校大力倡导微课教学。本文主要是对微课的特点和优势进
期刊
摘要:本土非遗文化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团建设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最直接体现。本土非遗文化的注入让社团的生命力大大增强,社团活动具有更加鲜明的主题,能充分发挥出社团的教育教学功能。非遗项目社团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因其浓厚的专业背景,可直接与相关企业联系,获取一定的资源,社团成为学生走向企业、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服务社会的桥梁。  关键词:本土非遗文化 社团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调研时强调:“中
期刊
摘要:阅读是学生扩展认知、学习知识、获得人生启发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深化情感、感悟世间真情、领会人间“真善美”的重要过程,对于儿童成长、青少年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教师不仅要通过阅读教会学生应有的知识和经验,更要让学生喜欢上阅读,能够从阅读到“悦读”,并且在其中可以拥鼐发现美、感悟美、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鉴赏  书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世界,其中有包罗万象的世界景观
期刊
摘要:美术本身就是一门人文学科,不仅仅是传授绘画的技巧,更是在画作赏析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很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仅是高超的画技,更体现了创造者自己对于自然、生活、社会、情感等的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初中美术 人文素养 美术鉴赏 培养策略  一、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绘画潜能  每位學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美术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尤其对于美术这一具有艺术性特征的学科而言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