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导入技巧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教学过程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只要教师导入有方:导其动脑,即引导学生思维、想象、联想等;导其动口,即引导学生讨论、训练说话;导其动眼,即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导其动手,即引导学生实验操作、写观察记录、画画,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能在兴趣中强化,学习效果就能在兴趣中显现,学习能力就能在兴趣中提高。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导入技巧 导入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乐曲讲究好的“引子”,文章讲究好的“开头”,讲课同样讲究好的“导语”。课堂导入作为课堂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往往预示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成功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快速引入正轨,向他们展示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成功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故事导入法
  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有助于他们理解和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以童话、寓言、传说等导入新课,首先可以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并且能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教《是谁打碎了花瓶》一课时,我先讲了《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很多学生都听过,所以我一讲,他们就热烈地讨论起来,都说那个小孩骗人不好,骗了别人最后害了自己,无论怎样骗人是不对的。我接着引导:大家在生活中有没有说过假话谎话欺骗爸爸妈妈或者别人呢?如果我们不小心做错了事,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有的学生回答:应该承认错误。)是的,大家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难免会犯错误,但错了要承认并且认真改正,不能说谎话欺骗别人。否则,就会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样。今天我们看看列宁小时候把花瓶打碎以后,是如何做的。
  以故事导入有点像古代说话的“入话”,它不仅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安定了下来,而且“入话”的主题往往和正话相合,或者构成互文,或者预先点出主题。这样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主题,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在用故事导入时一定要用那些能够和课文有共同点的故事,或者能够形成鲜明对照的故事,切忌引入那些毫不相干的单纯为了活跃气氛的故事。如果运用不当,则会引起不必要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讨论和争论,反而会冲淡课堂教学的主题。有时候故事太离谱,会让主题失之千里,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力是一个考验。
  二、直接导入法
  这种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通过简短的导语,把所要学习的课题一下子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接触课题后迅速转入课文内容的学习,这样不仅节约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节奏,而且有一定的新鲜感。这种方法适用于高年级,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的导入,文章是围绕邱少云写的,用的是第一人称。作者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班长,叫李兴元。这篇课文是作者在朝鲜战场上夺取三九一高地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感人事迹。
  三、实物导入法
  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处在感性认识阶段,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上课时用直观的事物导入新课,更能吸引学生。这些实物可以是挂图、卡片、自制教具等。在学骆宾王的《鹅》这首诗时,我准备了一只玩具橡皮鹅,外观与诗中的描写极像,还准备了一盆水,放在地面上。学生很好奇,都伸着脖子看。诗中所描写的鹅的形象摆在学生面前,不用再费口舌也印象深刻。
  以实物导入会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恰当的实物就是一把打开课堂奥秘的钥匙,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如果没有这些事物,单凭学生的想象力,有时候比较困难,因为毕竟他们的生活阅历不够,头脑中积累的各种形象还不够,所以联想力和想象力都要差些。这是实物导入最大的意义所在。
  四、图画导入法
  这是低年级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借助教材中的插图挂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想象,有意识地将图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愉快中接触课文,如《诚实的孩子》可利用书中插图导入:“图中画了几个人?他们在望着什么东西?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又怎样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这种导入法具有直观性,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五、情景感染激励法
  情景感染激励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一个故事或者预设一个情景感染学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极大兴趣,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提到听故事,可能没有一个学生是不感兴趣的。在授课前,花极短的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学生的注意力定会一下子集中起来,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比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情景感染激励法导入:“同学们,去年暑假,老师有幸去广西桂林游玩了一趟,那满眼的画山绣水,真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使人心旷神怡。那里的山石、河流、小桥、树木几乎都流传着一段段动人的神奇故事。另外,桂林山水的绮丽景色中还有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寡婆桥、望夫石……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去欣赏呢?再听听那神奇的故事呢?”运用情景感染激励法,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秀丽、奇特已经有了初步了解,迫不及待地读课文中的桂林山水是怎样的,激发了兴趣,教授课文易如反掌。
  课堂导入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一个好的导入能让学生一堂课都轻松快乐,注意力集中,会让课堂教学效率成倍提高。“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得法,就要针对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情景精心设计导入方法,巧妙导入新课,从各方面刺激学生,使他们产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和欲望,然后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其他文献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引起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一种快速有效的适合国
满足特定方向图分布是天线设计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方向图综合方法的研究由来已久,其方法各有优劣,且集中在一维优化。雷达散射截面(RCS)通常作为电磁评估而不是设计的目的,随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它的普遍性、共享性、增值性、可处理性和多效用性,使其对于人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信息安全是任何国家、政府、部门、行业都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是一个
摘 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变教堂为学堂是每个教师的理想追求。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必须探究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途径和方略。教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有深刻反思的需求,有积极实施的基础,有收获成功的可能,关键要主动探索、科学实践。  关键词: 学生主体 语文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语文教学需求教师有使命感,有对教育的担当,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得到比较高的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使得教育教学的
摘 要: 在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只有教师以学生为本,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课堂 构建方法 课堂提问  小学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综合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总体素质,特别注重加强构建高效课堂。在现代社会中,小学教育只能传授给学生最基本的理论、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信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摆在小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新
DNA计算是一种基于某些生物化学反应原理的一种新型的分子生物计算方法,它是以DNA以及有关的生物酶等作为最基本材料的。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Adleman教授开创了这一崭新的
伴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通信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而有限的频谱资源成为制约通信发展的瓶颈。未来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高容量和高数据传输速率,这就需要频谱效
氮化镓(GaN)是III-V族第三代直接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和优越的光电性能,可以被用于制造紫外线探测器、高温高辐射探测器和高频大功率微波器件等。包覆作为开拓GaN光电子器件应用的重要途径,被广大科研学者采用。氮化硼(BN)是直接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与GaN相同的结构和相近的晶格常数,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质及负的电子亲和势,被广泛地应用于场发射器件及发光二极管等。因此鉴于两者的优
摘 要: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有着悠久的传统,诗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备课艺术、语言艺术、教学情境艺术和教学机智艺术四个方面,分析了诗歌教学课堂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 诗歌教学 课堂艺术 特点  在千年流传的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古典诗词是中国浩瀚文化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最完美的组合,是中华民族
Si纳米线作为一种新型的一维纳米材料,其光致发光(PL)特性使得它在Si基光电子器件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实验基于固-液-固(SLS)生长机制,利用高温退火方法和以Au作金属催化剂,在n-(111)单晶Si、多晶Si以及石英衬底上直接生长出了具有一定直径分布、长度可达数微米到数十微米的Si纳米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损失谱(EDS)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化学组分进行了结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