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文化是在历史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对于我国现在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作为祖国未来的一代也要在发扬文化的队列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教育地不断改革,高中语文不仅要对学生进行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对传统文化理解和贯彻。高中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有义务也有责任对传播我国的文化做出贡献,此外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中对文化进行思考和理解,有助于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习,增加语文的阅读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升学做足准备。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整体文化的培养。
关键字: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各行各业都有所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精神和思想水平。作为未来一片光明的高中生来说,学习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层面的价值,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此外由于国家对教育的实施提倡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发展,加深语文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利于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的积极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的魅力,从而加重学生在其他学习领域的发展,增加学生自身的价值。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由于时代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节奏较快,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去欣赏和体会传统文化的伟大和精彩,就连经常学习语文的高中生也对于一些“快文化”更具吸引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各方面进行具体的叙述现存在高中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有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往往会减缩对语文学习的时间,更有甚者直接在语文课堂上写别的学科的作业,更别提对于语文中所涵盖的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且高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只针对高考设立的考点进行教学,为了节约时间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除此之外,由于社会时代发展较快,一些“快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由于外来文化更符合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更受高中生的喜爱,导致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2)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文化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体现的方面也只是令学生头疼的文言文与古诗词部分,由于这两部分与高中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又涉及到古老的情感和折射意义,因此高中生在理解和记忆方面都感到无比的头疼,影响学生对其的深刻理解,影响学生对语言的培养,降低高中生的思想意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中包含许多的情感和道德品质,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品质。高中生通过对这些品质的感悟,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思考,讓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高中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思想,从而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提升高中生自身的价值观念。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1)深入挖掘语文课材中传统文化的内涵
高中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教授时,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高中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的将涉及到的课本知识所含的传统文化授予给学生。高中语文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发现语文文化的魅力。
(2)科学运用汉语思维教学方式
汉语本身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教时,要结合汉语的特点,将讲的内容清晰明了的传达给学生。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古诗或文言文内容时,要充分的让学生理解当时诗人创作的背景以及创作的情感,让学生可以融入到诗人创作的环境中,从而引发感慨,使学生对其所表现的情感更加明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当代环境背景的思考,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能性。
(3)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美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或古诗文这种难懂的语文文化时,可以结合一定的外在手段进行讲授。例如结合多媒体或者历史案例,进行教学模式的展开。教师在讲授古诗文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与之相关的视频,从而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当教师再讲到这首古诗文的时候,学生想起当时的感受,就会更加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此期间,学生要引导学生发现古诗文的魅力,进而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的传播
三、案例分析
以近十年高考试题为例。
近十年的高考蕴含大量优秀传统文化的真题,据分析2008年-2014年的高考真题中,所含传统文化的占分为45分左右。其中2011年,高考真题对传统文化的真题占分达到70分。国家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对高中生的熏陶和影响,同时也注重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最近一次的统计发现,高中阶段对语文的考核中,传统文化的真题分值达到107分。此外,在这些真题选题的方面,主要注重个人的发展与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其中还包括对家国情怀的理解。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文化渗透。
四、结束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教师要结合语文的特殊地位与自身所处优势,进而发展高中生对文化的喜爱。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当代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的传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有条件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一些文化活动的举办,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奠定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欢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曹子涵.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J]. 赤子,2018(26):255.
[2]许红杰.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世界(师之窗),2018(Z2):60-61.
[3]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
关键字: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历史悠久,在各行各业都有所体现,一个国家的文化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精神和思想水平。作为未来一片光明的高中生来说,学习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层面的价值,对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此外由于国家对教育的实施提倡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发展,加深语文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利于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的积极学习,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中华文化的独特的魅力,从而加重学生在其他学习领域的发展,增加学生自身的价值。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学现状
由于时代发展迅速,人们生活节奏较快,很少有人会停下脚步去欣赏和体会传统文化的伟大和精彩,就连经常学习语文的高中生也对于一些“快文化”更具吸引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各方面进行具体的叙述现存在高中语文课堂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些问题。具体内容如下:
(1)传统文化教育缺失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有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成绩,往往会减缩对语文学习的时间,更有甚者直接在语文课堂上写别的学科的作业,更别提对于语文中所涵盖的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且高中教师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只针对高考设立的考点进行教学,为了节约时间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授。除此之外,由于社会时代发展较快,一些“快文化”和外来文化冲击了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力,由于外来文化更符合大众的日常生活,因此更受高中生的喜爱,导致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2)学习兴趣不高
传统文化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体现的方面也只是令学生头疼的文言文与古诗词部分,由于这两部分与高中生的生活相差甚远,又涉及到古老的情感和折射意义,因此高中生在理解和记忆方面都感到无比的头疼,影响学生对其的深刻理解,影响学生对语言的培养,降低高中生的思想意识。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中包含许多的情感和道德品质,例如尊老爱幼,自强不息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品质。高中生通过对这些品质的感悟,可以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思考,讓高中生养成良好的品行,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高中生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学思想,从而发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提升高中生自身的价值观念。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方法
(1)深入挖掘语文课材中传统文化的内涵
高中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语文教授时,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高中生自我意识已经形成,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的将涉及到的课本知识所含的传统文化授予给学生。高中语文教师也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主动发现语文文化的魅力。
(2)科学运用汉语思维教学方式
汉语本身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教时,要结合汉语的特点,将讲的内容清晰明了的传达给学生。高中教师在对学生讲授古诗或文言文内容时,要充分的让学生理解当时诗人创作的背景以及创作的情感,让学生可以融入到诗人创作的环境中,从而引发感慨,使学生对其所表现的情感更加明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当代环境背景的思考,增加学生主动学习的可能性。
(3)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美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或古诗文这种难懂的语文文化时,可以结合一定的外在手段进行讲授。例如结合多媒体或者历史案例,进行教学模式的展开。教师在讲授古诗文之前可以先播放一段与之相关的视频,从而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当教师再讲到这首古诗文的时候,学生想起当时的感受,就会更加理解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此期间,学生要引导学生发现古诗文的魅力,进而促进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的传播
三、案例分析
以近十年高考试题为例。
近十年的高考蕴含大量优秀传统文化的真题,据分析2008年-2014年的高考真题中,所含传统文化的占分为45分左右。其中2011年,高考真题对传统文化的真题占分达到70分。国家逐渐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对高中生的熏陶和影响,同时也注重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播。最近一次的统计发现,高中阶段对语文的考核中,传统文化的真题分值达到107分。此外,在这些真题选题的方面,主要注重个人的发展与人道德素质的培养,其中还包括对家国情怀的理解。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文化渗透。
四、结束语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教师要结合语文的特殊地位与自身所处优势,进而发展高中生对文化的喜爱。高中语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结合当代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的传播,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有条件的语文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一些文化活动的举办,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奠定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欢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曹子涵.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J]. 赤子,2018(26):255.
[2]许红杰.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语文世界(师之窗),2018(Z2):60-61.
[3]王敏.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