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次设计营造多层次课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m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独特理解,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在阅读教学中很难贯彻和体现的。课标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对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只有多层次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营造多层次课堂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自己原有的能力水平基础上有所收获,学有所得。 全文查看链接   第二、在整个课堂环节设计中我采用了反复诵读的方法,以读导品、以读导议、以读导悟、以读导评,全面品味苏轼。整个的课堂教学共设计了“七嘴八舌话苏轼”、“吟哦讽诵品苏轼”、“集思广益议苏轼”、“博采众长悟苏轼”、“三言两语评苏轼”等几个主要环节,都以学生活动为主。选取了苏轼内容涉及了苏轼的相关文学常识、词的相关文体知识、苏轼课外词作赏析等不同层次的知识,通过听读、赏读、品读、配乐诵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有层次的理解诗词的内容、掌握诗词的格律,把握作者的情感,掌握非读无以解诗的诗歌学习方法,展示了学生诵读古诗的能力、归纳、概括能力、触类旁通的能力、诗词赏析等不同能力。这样的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堂课上均有所收获,能力强的学生通过对苏轼诗歌的吟咏讽诵,触类旁通,既了解了苏轼的不同风格的诗歌,又能够将诗歌与苏轼的生活经历相联系,在感受诗歌的文字魅力之余,体会苏轼的生活态度与人格魅力。在“博采众长悟苏轼”的环节教师又推荐了苏轼的《前赤壁赋》、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方方的《喜欢苏东坡》、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文章或书籍,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对苏轼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程度较差或对诗歌不感兴趣的同学至少可以通过复述或聆听,复习、巩固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提高自己的诗歌鉴赏能力。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数列是高中数学一块重要的知识点,常以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加以考察。同时,它又可以作为载体,和函数、三角、导数、解几等知识综合考察学生的能力。而解决数列问题的关键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下面我们就例题一起来研究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常见求法:  一、观察法:根据数列前几项找出每一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式,从而得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此方法一般适用于填空题
【摘要】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突出亮点之一是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中屡见探索性问题,许多学生感觉求解这类问题很困难,因此,我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的有关问题为例,进行归类研究,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难度。  【关键词】探索规律型 探索结论型 探索条件型 探索存在型    一、探索规律型    对题中给出的条件,通过计算、观察、类比、分析、猜想等方法概括归纳出一般规律,再
【摘要】本文从语文教育的发展现状、时代的需要、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需要出发,分析和论证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开放性教学的依据、必要性和意义;在系统论、构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语文开放性教学的内涵及方法,探索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的新思路。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 开放性实践研究    一、走出语文教学误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语文教学明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数学教学环节中,检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反馈教学情况,让学生了解自已掌握知识的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使数学试卷评析获得效果一
摘要:在数学概念形成、理解、比较与应用中,置知识于系统中,建立知识横向、纵向之间的关系网,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法、公理化系统    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发现数学的美,为数学本身的魅力所吸引,就不会感到数学是枯燥的,这才是学数学的沧桑之路。  数学的美,是它的高度严谨和合理而达到的和谐,一种令人神怡的内在和谐。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统一正是数学内在和谐的表现。  寻求联系、统一的过程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引入到我们的教学中来,而“学案教学”就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什么是 “学案教学”  “学案”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地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是集教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充分整合后的校本课程。而 “学案教学”则是以学案为载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除工具性外,还具有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必然比其他学科要丰富多彩,含有灵活多样、清新优美的美育因素的审美教育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所以说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将促进语文智能的发展,辅助语文教学完成德育任务。可以说,语文教材就是美育教材,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下面笔者
【摘要】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也就是说,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使人受益终生。  【关键词】教学方法自学类比评价对比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挑战就是要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那么,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教会学生还是教学生会学?
【摘要】化学计算主要是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化学反应的规律,在化学计算过程中迁涉许多数学知识。  【关键词】数学函数 高中化学 应用举例    如果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特别是数学函数知识解决化学计算问题,既能充分体现化学与数学的综合应用,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现就此举两例说明其解题方法,供参考。  一、函数表达式和函数图像在化学计算取值范围问题中的应用  在化学反应的过量计算中,要以
摘 要:不等式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证明通常不太容易。本文探讨了如何巧妙利用微积分中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些不等式的证明问题。  关键词:微积分; 不等式; 中值定理    1 引言  初等数学中不等式问题涉及知识面广、方法灵活多变, 一直是数学学习和教学的难点。 微积分理论是高等数学的基础, 同样也是研究高等数学与中学数学关系时不可或缺的部分。 它除了对中学数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外, 还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