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携手幸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为幸福在远方,细细品读了《浙中教育家的教育智慧》才发现,所谓的曾经就是幸福。平凡与卓越的距离并非遥不可及,品读教育思想,体味教育策略,领悟教育真谛,教育的风雨征程中,你我同行。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核心在于爱心。教师是爱心的播种者,精神的守望者。不是每个孩子都优秀,但他们都有一颗渴望成功的心;不是每个孩子都懂事,但他们都有一份渴望爱的需求。爱心是教师的基本底色,学会真爱,在学生最不值得我们爱的时候,恰恰是最需要我们爱的时候。作为教师,应有太阳的姿态,不管学生是参天大树,还是田间小草,都要让他们得到阳光普照的权利,在心中搭建一片爱的绿荫。何玉骢认为:教育要以“爱心、爱人”为根本的出发点,然后发展、转化为“爱生,爱每一个学生”,这是当教师起码的品格和十分高尚的精神境界。学生既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朋友,同时还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在教育的大家庭中互相关爱,共同进步。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心正”,只有不偏心,才能将爱的种子真正播撒到每位学生的心田。每个孩子都是美丽的天使,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才,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后进生,都应一视同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随身携带一包纸巾,当学生结束剧烈的体育活动时,为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当她遇到烦心事而苦闷落泪时,为她拭去眼角的泪水;当他因大意碰撞而流血时,为他擦去伤口周围的异物。准备一把伞,在盛夏为孩子遮阳;在春秋,为孩子挡风;在冷冬,为孩子挡雨。细微之处透露出对孩子的关爱,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期待。我们的周围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做到“眼亮”。眼观六路,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细节,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当平日里从不发言的学生主动举手时,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给家长发短信告知喜人的表现。当常写错别字的学生第一次听写全对时,可发表扬卡或加油星以示鼓励,与家长共同分享教育的快乐。当孩子犯错时,了解其内心的想法及事情的原委、经过,抓关键,寻找突破口,再对症下药,以诲人不倦的态度取代责骂和批评,最终达到循循善诱的目的。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真谛在于育人。培养“聪明的孩子”与培养“智慧的学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聪明的孩子是一流的考生,智慧的学生是一流的学生。爱因斯坦认为: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一个和谐的人,一个智慧的学生,他所拥有的不仅仅是渊博的学识,还具有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体魄等。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没有目的的手段,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和目的。因此,教学与德育互为补充,密不可分。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词、句、文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理解书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礼貌对待他人,爱护文具用品,保护小动物等,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形成自然多元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教师在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还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细微的流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健全的人格。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小学英语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深化教学内容,幫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要点,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形成优良的品德及高尚的情操。
  精彩在远方,征程在脚下。借鉴教育名家的教育智慧,怀揣梦想与希望,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在人杰地灵的八婺教坛上,你我共进。
其他文献
从事教学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體会:教无定式,学无定法。语文教学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即使是同一人,因时间、受教育对象及外界因素等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教法。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呢?应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因人、因时、因地、因景、因情等因素而决定教学方法,不可能有一个死公式、死套路,课堂教学应该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随机应变的。但是,在纷纭复杂的教学过程
期刊
单元整合式教学是将每个单元的语文课文共同具有的细碎化知识,按照板块的形式进行整合,结合相关的主题阅读及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不仅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而且注重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量的提升,从根本上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针对各学段的不同教学内容,我从阅读积累和习作运用方面进行了整合研究,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语言材料,能够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有自己的学习经验,将来能够凭借这些能力和经验进行更持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到学生们在朗读能力上一届不如一届。看看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呱呱叫,但是只要一点名让他朗读课文,任凭你是英俊潇洒的男生还是俏丽灵秀的女生都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读起来是磕磕巴巴,风采全无。  究其原因,却原来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考试只考字词、阅读、作文而从来不涉及朗读,所以为了不耽误工夫,考个好成绩,干脆省了这道“手续”。岂料想,这才叫误入歧途,害得学生们读起文章犹如行走在崇山峻岭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学生必须自己主动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实践探究,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之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學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拓展视野、传承文化、开拓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欠缺有效的课前指导、教学形式单一、课后迁移不够重视,导致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激发兴趣,强化指导,培育习惯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享受。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文言文阅读,营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让
期刊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其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们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打破了古典小说以叙述情节为主的模式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一、多姿多彩的叙述手法  鲁迅的小说表现
期刊
“部编”教材较之以前的教材有了巨大变化,期中对于阅读的要求有了新的要求,鲜明的“三位一体”(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教学结构让学生“多阅读,广泛的阅读”给实际操作的我留下深刻印象。就像本次教材编者温儒敏先生说的那样“希望能‘治一治’语文教学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通过教材的编排真正让“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形成体系,让语文课更加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重视向课外阅读延伸,在系统操作中贯彻实施课标提
期刊
不知不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已经很多年了,我始终记得自己是因为热爱语文教学才选择了这个职业的。然而升学的压力,反反复复的考试、排名不仅压得学生,也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我也渐渐陷入了语文无用的困惑中,在应试技巧和押题能力上疲于奔命。  今年,我来到了一个以前从未接触的世界——民工子弟小学。那里真是意想不到的——美!我仿佛到了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了。那里的孩子也是意想不到的淳
期刊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创作于作者结束知青生活回城十年之后的1983年。这是他在病榻上写出的一篇牧歌似的散文化小说。用史铁生的话说,“创作清平湾是因为病着,因为真心想念”。小说以牛起笔,娓娓而谈,字里行间,一种宁静悠远安然流淌。以常人理度之,史铁生在这场知青运动中付出的代价最为沉重,他在插队时得了重病而后下肢瘫痪,他有理由对农村这段生活怀有不满、逃避、抱怨甚至不堪回首的痛楚
期刊
“自主探究”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教学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最重要的四大“基本理念”之一。因此,自主探究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取代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对广大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无疑提出了较高要求和崭新的挑战。对于自主探究式学习,有的教师认为是很深奥的、只有科学家才能干的事;有的教师认为探究学习很简单,只是让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