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遥远的清平湾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I0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创作于作者结束知青生活回城十年之后的1983年。这是他在病榻上写出的一篇牧歌似的散文化小说。用史铁生的话说,“创作清平湾是因为病着,因为真心想念”。小说以牛起笔,娓娓而谈,字里行间,一种宁静悠远安然流淌。以常人理度之,史铁生在这场知青运动中付出的代价最为沉重,他在插队时得了重病而后下肢瘫痪,他有理由对农村这段生活怀有不满、逃避、抱怨甚至不堪回首的痛楚,他可以高声的去埋怨,批判,然而在清平湾小说里,读者看到的却是田园式的古朴清纯的宁静和一种追忆往昔的浓重思念。而当时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知青文学正沉溺于“水深火热”、“饥寒交迫”、“被迫给贫下中农做老婆”一类的控诉之中。最有资格控诉的史铁生却以深刻的思考和痛苦体验,用沉重、温馨和充满阳光的笔触,写下了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几回回梦里回延安》的创作札记,道尽了北京知青与陕北农民息息相关的命运和浸透在苦难生活中的巨大温情与铺天盖地的关爱,如天边隆隆作响的春雷,震撼了当时已经初露颓废端倪的文坛,引领知青文学走向了健康温暖的广阔天地。
  所以在这篇文章的清新古朴的牧歌式情怀的背后支撑的是作者史铁生本人强大的生命韧性,他谈及写作对于他的意义,很多年后史铁生总结道:那是苍茫左右时,唯一可以走的路。路无法再用腿去趟,只能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也让一颗世间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史铁生曾说他其实未必适合当作家,是命运把他弄到这条路上来了。这条路他走得不明不白,所以不得不唠叨;走得孤单寂寞;不由得四下里张望;走得触目惊心,不由得向着远方祈祷。他因为恐惧而更加向往爱,在病倒后的日子也经历了暴怒恐惧的人生挣扎和深沉的绝望,可是只要活下去,就必须有自我开导的勇气与智慧,有自我修复与自我和解的能力,所以,史铁生好朋友徐晓目睹着史铁生从激愤变得平和,从偏执逐渐宽容“他刚得病那几年,有人嘲笑他的腿,他说他恨得想抱着炸药包冲过去,和那些人同归于尽。以前如果因为什么事征求他的意见,他总是竭力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比如他认为爱情只有一百分或者零分,对其他的恋爱观念他都不以为然。”“后来他的思想方法变了,他认为任何观念都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重要的是符合双方的意志,强加是最错误的。他变得很现代,但他自己的行事方式又是最传统的。”但是最后,他决意好好活下去,因此,强大的生命韧性教会他向死而生,他终于在挣扎于绝望后归于平淡坦然,达成自我和解与修复,并继续在探索生命的道路上前进。
  而他的韧性则贯彻到行文风格中去,史铁生似乎没有刻意地去描摹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在平平淡淡的叙述中展开一幅幅生活场景,让这些人物在清平湾的黄土地上平静地喂着牛、唱着歌、弹着三弦琴、憧憬着大城市,过着平常的日子。但是这种平淡闲散的背后却是一种生命的张力,那些贫穷生活,艰难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更加彰显人性的坚毅与伟力,他们在那片古老贫瘠的土地上耕作,生活,爱着,恨着,苦着,快乐着,难得热闹一回的事情就是两个瞎子来说书,虽然把李玉和、伍子胥、主席语录、姜太公都搅到一块儿,什么也听不清楚,可人们还是爱听那调调,喜欢那个气氛。陕北说书是弹着三弦、哀哀怨怨地唱,如泣如诉,人们就被这调调吸引了,似乎抒发了胸中那么一股子闷气。这是生命厚重的底色与原始的力量,即为一种不能磨灭的对生活真切的感知,对生活保持痛感,快感,苦难感与永恒的希冀。
  所以,作者在这里传达出我们民族精神里的坚韧朴素,用精神的力量战胜生命的苦难,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岁月蹀蹀躞躞走过,历史踉踉跄跄而过,经历繁华与战乱,见证荣光,饱受战火,也曾千疮百孔,但是最后总能劫后重生,再次脱胎换骨,就在于这种民族精神里的韧性,那种面对苦难的自持力,它有时以不动声色的模样出现,却总让人感受都背后的深意。
  最好的就是黎戈所說的,当飞翔的翅膀被折断,被命运,穷窘,漂泊,疾病击落后,及时经历踉跄,失态,乞怜,最后仍能凭借来自生命骨骼的硬度支撑灵魂的重量,维持生命的形状,硬净,方正,有尊严的老去,这才是让人动容的美。
  而史铁生的一生,也恰如这般。
其他文献
案例背景:  皮亚杰指出:“规则内化是在玩伴自由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在培养幼儿自主性的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的规范意识。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规则的出现来源于问题,问题的解决过程也就是规则的制订过程。当规则慢慢变成幼儿的自觉行为,一切活动都会变得有序,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也逐渐养成了。  案例描述:  餐后自主游戏结束了,绘画区里画过的纸乱七八糟的放着,地上还有几个断了的油画棒和油画棒上撕下来的
期刊
暑假里,我精心阅读了《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当阅读完整本书,再一次让我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阅读给孩子们带来的力量。我已被韩老师深深折服,虽然她的课堂看似“风平浪静”,但在她的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却是“波澜壮阔”。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他说: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越是应当多读课外书。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为读
期刊
从事教学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體会:教无定式,学无定法。语文教学这一特点尤其突出,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即使是同一人,因时间、受教育对象及外界因素等的变化,也会有不同的教法。那么,语文课堂教学有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呢?应该说,在教学过程中应因人、因时、因地、因景、因情等因素而决定教学方法,不可能有一个死公式、死套路,课堂教学应该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随机应变的。但是,在纷纭复杂的教学过程
期刊
单元整合式教学是将每个单元的语文课文共同具有的细碎化知识,按照板块的形式进行整合,结合相关的主题阅读及群文阅读教学策略,不仅注重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而且注重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量的提升,从根本上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针对各学段的不同教学内容,我从阅读积累和习作运用方面进行了整合研究,让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的语言材料,能够形成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有自己的学习经验,将来能够凭借这些能力和经验进行更持
期刊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地感到学生们在朗读能力上一届不如一届。看看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呱呱叫,但是只要一点名让他朗读课文,任凭你是英俊潇洒的男生还是俏丽灵秀的女生都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读起来是磕磕巴巴,风采全无。  究其原因,却原来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考试只考字词、阅读、作文而从来不涉及朗读,所以为了不耽误工夫,考个好成绩,干脆省了这道“手续”。岂料想,这才叫误入歧途,害得学生们读起文章犹如行走在崇山峻岭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能力,学生必须自己主动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实践探究,学会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上课之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學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拓展视野、传承文化、开拓思维、培养语感、陶冶情操。但当前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欠缺有效的课前指导、教学形式单一、课后迁移不够重视,导致文言文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 激发兴趣,强化指导,培育习惯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获得愉悦的享受。教师要引领学生开展文言文阅读,营造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让
期刊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其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们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优秀传统,同时又打破了古典小说以叙述情节为主的模式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吸收了外国小说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技巧,创造出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的小说形式。  一、多姿多彩的叙述手法  鲁迅的小说表现
期刊
“部编”教材较之以前的教材有了巨大变化,期中对于阅读的要求有了新的要求,鲜明的“三位一体”(教读、自读、课外阅读)教学结构让学生“多阅读,广泛的阅读”给实际操作的我留下深刻印象。就像本次教材编者温儒敏先生说的那样“希望能‘治一治’语文教学不读书、读书少的通病”通过教材的编排真正让“教读”“自读”“课外阅读”形成体系,让语文课更加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重视向课外阅读延伸,在系统操作中贯彻实施课标提
期刊
不知不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已经很多年了,我始终记得自己是因为热爱语文教学才选择了这个职业的。然而升学的压力,反反复复的考试、排名不仅压得学生,也压得老师喘不过气来。我也渐渐陷入了语文无用的困惑中,在应试技巧和押题能力上疲于奔命。  今年,我来到了一个以前从未接触的世界——民工子弟小学。那里真是意想不到的——美!我仿佛到了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了。那里的孩子也是意想不到的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