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意外生成的处理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学生生成错误知识点的现象。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能直接给予否定,因为它毕竟都是学生自己生成的学习结果。教师应该采用睿智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客服这些困难。
  一、学生回答“雷人”,教师“圆场”转换
  班级中总是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会说出一些比较雷人的答案,这些答案有时是学生不经意间回答出来的,有的是学生故意回答出来的。不论什么原因,都会给整个课堂带去不良的影响,甚至会扰乱课堂秩序。当教师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不要着急批评学生,而是应该寻找学生答案中的巧妙点,帮助学生“圆”过去。
  比如在讲授课文《繁星》时,教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半明半昧’中的‘半昧’应该如何理解?”这位同学平时说话大大咧咧的,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张口就说:“愚昧”,弄得大家哈哈大笑。眼看课堂秩序就要被中断,教师急中生智,说道:“他说得不错,大家笑什么?”这句话说出来,连这位同学都感到惊讶,教师继续引导道:“‘昧’这个词语首先能够让人想起的就是愚昧,所以他说的话没有错误。
  但你再想想,愚昧的昧还有哪些意思,具体到哪个意思最适合这个‘半明半昧’?”这位同学想了想说道:“愚昧、昏庸。”教师:“非常好,这两个解释比愚昧更好一些。那么你能不能再想一下,这个‘半明半昧’是在形容什么?‘愚昧、昏庸’两个词哪个词更适合‘半明半昧’这个词语?”受到教师的鼓励,该生反复看了几遍詩句,说道:“是在形容天空,因此我觉得昏庸更适合这个‘半明半昧’,而且应该是昏暗的意思。”教师满意地点点头。学生随口一说经过教师的急中生智,很好的“圆场”,同时也引导学生最终说出正确的答案。
  二、学生不同观点,教师“引导”吸收
  当班级中有同学提出与其他同学答案不一致的观点时,教师千万不要着急否定他,而是应该耐心听他的回答,并努力帮助他分析答案,引导其他同学一起思考他的答案,努力寻找到答案中的亮点,从而让更多的同学认识到该生答案中的可取之处。
  比如在讲授课文《往事依依》时,当教师讲到:“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时,教师询问这句话的意思,最终学生确定一个答案:“主人公在学生时代非常喜欢读书,他将读书作为自己平时最大的爱好,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爱读书的好学生。”
  当教师要带领学生继续学习课文时,有学生说:“老师,我觉得这句话不对。”大家一愣,该生继续说道:“我现在也是学生,我并不觉得读书有太大的意思。我父母每天都在外面做工程,虽然文凭都不高,但却很赚钱,所以我觉得读书并不是很重要的,重要的是自己选择的路。”学生的这句话从更深一层的含义去理解了这句话,其实是非常好的,但是对很多同学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师说道:“嗯,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观点,而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确实更加深入,非常好。其实对于读书的重要性与否并不是一个人能定的。我只能告诉你,书是前人的经验教训,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须要吸取教训对不对?”学生:“对的。”教师:“既然这样,你说读书有没有用呢?大家也可以一起思考并讨论一下吧。”教师正好借助学生的这种观点引导大家进行辩论,将课堂内容进行得更加深入。
  三、学生错误习惯,教师“探路”记忆
  在实践教学中,一旦当教师发现某位同学在课堂上将一个汉字写错时,并受到大家的嘲笑时,应及时采用一些措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其认识到汉字正确的书写方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实际书写能力。
  比如在讲授课文《刻舟求剑》时,教师在第二次课上让同学们到黑板上听写生字。当教师说道“涉江”这一词语的时候,有学生直接写成“摄江”,当学生下去后,大家纷纷笑话他。面对这样一个突发的问题,教师并没有笑话他,而是说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学生:“应该是‘渡江’的意思吧。”教师:“非常好,我们平时说‘渡江’,都用‘乘船’就可以了,但对于一些文人往往喜欢使用一些优雅的词语,这个‘涉江’进一步将渡江的方式表述出来。既然是过江,应该用身体的哪个部位去过呢?”学生思考后说道:“用脚。”教师:“对啊,因此这个‘摄’应该改为‘涉’。”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引导,既能替学生挽回面子,又能让学生记住这个词,因此是非常有效的。
  总之,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难免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其中有一些问题是课堂中突发的,它不受教师和学生主观控制,相反属于一种突发的问题。教师应不断地进行专业技能的修养,课下积极备课,同时还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日常行为规律,只有对学生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也才能更好地保证课堂教学完整、顺畅的运行。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茗海中学(226406)
其他文献
“分层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应用最广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试卷评讲的过程中,无论在什么学段、什么类型的试卷,也无论学生个体或者整体的具体情况,只要是试卷评讲,言必称“分层教学”,认为唯有这样 ,好中差三类学生才都能够“各取所需”,才能达到“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的最佳效果;更主要的是大家几乎都一致认为这样的试卷评讲方式,能够使师生双方都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
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如此,组织语文教学亦如此。问答式教学是语文课堂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在
选用3种沥青混合料加热方法进行试验,并将其与即拌即用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技术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加热时间短,材料受热均匀,且加热后的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非
在螺旋霉素发酵中添加不同种类植物油时,发现不同种类植物油对其效价的影响不同,河北油(简称大豆油)的效果最好。为了解释不同种类植物油对螺旋霉素发酵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G
学生学习诗歌可以美化心灵,健全人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加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及语文综合能力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几方面的总结与探究。  一、加强朗读训练,激发学生想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首诗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做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生动课堂建设是重中之重,只有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活动的生动性,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一直致力于生动课堂的建设,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更加积极投入,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以充分的准备打造生动课堂  课前的准备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师要积极做好指导,要求学生自主开展预习和精心准备,才能保证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