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JIAJUN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学习诗歌可以美化心灵,健全人格,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加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及语文综合能力等。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诗歌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环节,在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几方面的总结与探究。
  一、加强朗读训练,激发学生想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朗读训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一首诗歌,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品读,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主要从如下三方面展开:
  1.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意
  请学生在读中融入情感,联系生活感受,从而加深对诗歌的解读和体悟。比如,在泰戈尔《金色花》这首诗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感知诗歌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用几个词概括一下,再让学生试着用自己感觉到的孩子的语气去读。如,引导学生在读“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时,表现出惊喜,责怪的语气。在读“我不告诉你,妈妈。”时,表现出调皮、撒娇的语气。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想象,去设想这是在一个什么情境下一个孩子表达对母亲的热爱、眷恋,头脑要出现相应的画面,去感悟母子之间那种真挚情感。
  2.读出诗歌的音韵节奏
  比如,在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诵读中,我挥动手臂表达节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控制语速和语调,读出了节奏,在此基础上,我再和学生一起找出韵脚,将韵脚的字音适当拖长,根据各自不同的理解读出重音、反问等语气。
  3.组织学生开展朗读竞赛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乐于表现,好胜心强,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我适机组织开展朗读比赛,让学生表现自我,感受诗歌的魅力,比如,在执教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朗诵竞赛,评选出能够最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语调的朗诵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更加用心地投入到诗歌学习的情境中。
  二、强化背诵积累,汲取诗歌养分
  在诗歌背诵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鉴赏诗歌之美,积累大量字词佳句,对于提高写作能力、阅读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背诵,我主要应用三种方法引导学生背诵。
  1.分解法
  在引导学生背诵诗歌时,教师按着诗歌的题材、形式特点等,来进行划分,比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杜甫的《绝句慢兴九首》等是属于借景抒情诗,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的《蜀相》等是咏诗怀古。通过划分加深了学生对诗歌的印象,促进记忆。
  2.联想记忆
  对诗歌的名句,先不要求学生去背诵,而是学生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设计话题,让学生分类归纳整理,加深对诗歌名句的印象。比如,描写好友送别的诗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描写春天的诗句:杜牧的《清明》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等。
  3.把握修辞手法
  古诗中常出现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了诗歌韵律感,都来朗朗上口,如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对偶),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修辞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背诵。
  三、加强练笔训练,实現学以致用
  在诗歌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练笔训练,是对学生学习水平能力的促进,练笔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效性较高的主要有如下几种:
  1.仿写练习
  仿写是要求学生根据要求,模仿写作一个类似范本的诗句,在具体的练笔过程中,学生尽可能模仿范本中的句式、修辞、思想情调等,仿写练习虽然是“照葫芦画瓢”,但仍然留给了学生四维空间,可以根据要求自由发挥,仿写是一根拐棍,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诗的感觉。
  2.改写练习
  改写就是以原作为依据,适当改变原作的体裁、结构、表现手法等的写作,改写对于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学习了《十五夜月》这首诗后,让学生改写为一篇散文,学生在忠于原作的基础上,以优美的意境,精练的语言,在充分表现了原作诗意的同时,又增补了情节。
  3.诗歌创作
  能够独立创作出富有质量的诗歌,对初中学生来说不是易事,他们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付出不懈的努力。
  综上所述,我们初中语文教师在今后的诗歌教学中,要不断总结和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为诗歌教学的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浸潤于诗歌的芳泽中,为初中时代的学习生活增添美丽色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双楼初中(226600)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课堂应该是老师和学生,课文和师生之间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作为教师,应该深入到课文之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将自己置身于课文之中,拓展想象,感悟其中的思想。师生与文本以及文本作者之间要“良好的相处”,这样有利于学生快速地拓展思维,让心灵和情感能够得以充实和提高。  如今,新课程已经深入到老师的教学之中,教师学习了新的教育理念,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从而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身处地
“分层教学”是《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应用最广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尤其是在试卷评讲的过程中,无论在什么学段、什么类型的试卷,也无论学生个体或者整体的具体情况,只要是试卷评讲,言必称“分层教学”,认为唯有这样 ,好中差三类学生才都能够“各取所需”,才能达到“后进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优等生吃得好”的最佳效果;更主要的是大家几乎都一致认为这样的试卷评讲方式,能够使师生双方都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
两千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大国如此,组织语文教学亦如此。问答式教学是语文课堂运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在
选用3种沥青混合料加热方法进行试验,并将其与即拌即用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微波技术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热,加热时间短,材料受热均匀,且加热后的混合料各项性能指标非
在螺旋霉素发酵中添加不同种类植物油时,发现不同种类植物油对其效价的影响不同,河北油(简称大豆油)的效果最好。为了解释不同种类植物油对螺旋霉素发酵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