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互动,更精彩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本应该是一门能够使学生充分产生兴趣和好奇心的课程,教学改革的中心也应该放在如何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上.对于教师来讲,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能够洞察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并且经过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情境,从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的物理教学课堂却在面对大量的矛盾和困惑的时候没能够形成合理的共识,也没有达成实施课程标准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如何进行更有利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师生互动就成为了教师们必须要研究的课题.

一、强化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加师生交流机会


  在初中新课改的实施规划中提出: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提升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这样的前瞻性的规划中可以得知,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重在综合素质,不仅要在知识的专业水平上,而且要在实际的个人素养上保持较高的水平.初中作为学生成长阶段的重要时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这个阶段处于十分重要的关键时期.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理论和实验的结合才是课程的主流,而做实验就成为了物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对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例如,《浮力》是苏教版八年级物理课程的重要章节,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浮力》涉及的物理知识较为广泛,如液体密度、压强等,要想让学生正确认识浮力,全面理解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阿基米德定理,教师就必须精心設计浮力实验教学环节,尤其注意学生实验的合理分组,通过实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与老师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浮力知识,提高浮力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创设良好的互动环境,提升学生互动积极性


  在新课改标准的引领下,要合理科学地运用师生教学方面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进行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教师在实际实现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很好地将学生带入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从而和教师形成共鸣,从本质上加强师生交流.
  例如,在苏教版初中物理中对于“物理学”这个概念的探究课程中,教师在正式介绍物理学的内涵之前,就应该先通过多种手段,比如多媒体物理知识展示、物理学小实验等形式将学生代入到物理的大环境中,通过一系列的小环节使得物理学真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向老师提出相关的问题,也就形成了很好的师生互动效果.

三、拓展课堂的互动方式,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初步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新模式之后,教师还应该思考更多的具体到每一节课中的师生交流互动形式.可以主要采取以下的几种常见的措施:质疑问答形式,讨论交流形式,实验探究形式.质疑问答式主要强调学生在遇到教师讲课中的疑问或者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时候能够及时和教师交流沟通,将疑问或者见解很好地表达出来;讨论交流形式的内涵在于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开放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自由权利,包括和教师的直接讨论,通过一系列的讨论加强师生交流;实验探究式就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真正的实验去探究一些繁杂的问题,用实验结果证明结论合理性.
  例如,在《物质的密度》这一节的学习中,不同物质的密度的数值上的不同无法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的实验来展现,比如油和水密度的比较实验,酒精与油的密度实验,通过这些简单的小实验,就可以将知识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在实验中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的教学需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才是最有利于提升学生素养并且能够让学生快乐学习的课堂形式.这也着重体现了《物理课程标准》重以人为本的教学根本思想.如果广大教师能够对这样的教学新模式加以积极运用,对于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将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也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今后的物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气氛更加活跃轻松.
其他文献
化学是高中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45分钟内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如何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呢?教师要明确高效指的是高质量、高效益,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在课堂学习中提高解决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投入最少的精力、物力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取得最高的教学成果,最终实现共赢的目标.  一、体现学生的
摘要:能量守恒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在一道两个带电小球碰撞的试题中,碰撞前后的系统的电势能和动能均增加.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互能 自能 能量守恒  例:如图1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M、N两点各放一电荷量分别为 q和 2q的电荷,有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给A和B以大小相等的初动能E0(此时动量大小均为p0)使其相向运动刚好能发生碰撞,碰后返回M、N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
这是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一个真正的养猪专业村:壶关县五龙山乡东归善村。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就开始养猪,家家都养猪,户户有猪舍,在中国的北方地区该村曾享有“人均三头猪,户均一猪场”的美誉,农户养猪的历史始终没断线,20多年的养猪历史,东归善村的养猪户伴随着猪肉价格的跌跌涨涨,一路走来,见证了20多年的猪市沉浮。郭先庆在东归善村养猪不算最早,也不算多,但名气很大,从19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公布,在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部分指出:“建立学生发展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实际上,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化学的学科教学也一直遵循着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即按照一定的课程和文化的价值标准,对化学课程进行价值选择.课程文化自觉命题的提出,对和谐课程文化建设和科学课程发展观的建立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是重中之重,将对比法应用在高中生物课堂上,能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知识对比中,寻找知识点上的异同,从而使学生对生物概念理解更加透彻,知识认知范围愈加广泛.因此教师必须要正确看待对比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将其合理地融入到高中生物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学习对比环境.  一、同一章节中相似概念的对比  在高中生物知识点记忆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知识
有效教学活动的完成依赖于多方面因素的有效整合.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现,依赖于整个教学环境中各个要素的通力合作,如学生的主动性.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了一些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就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一种自然表现出来的学习上的习性.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便会以情不自禁的方式持续下来,犹如物理学中的惯性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形成学习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主体位置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因此各个学校积极进行各种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导学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這种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质量.本文笔者就将对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做出一定的讨论.  关键词:导学案高中数学教学  导学案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编辑相关的学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数学问题计算量较大、且条件复杂,将这些复杂问题简单化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比如,数学人教版选修3-5中提到,可通过拉伸或压缩椭圆,将其转化为圆.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可以纵向拉伸或横向压缩成圆,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可以横向拉伸或纵向压缩成圆.  1.拉伸、压缩图象的基本原理(纵向拉伸或压缩至原来的n倍)  因为不仅椭圆,所有的点、线、图形都要等倍压缩或拉伸,所以可以理解为整个坐标系平面
冬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有时并伴有大风、雨雪天气,给畜禽的生长发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稍有不慎,会造成较大的损失。那么,畜禽冬季饲养该注意哪些技术呢?  1、保温健康畜禽生长的合适温度在20℃左右,冬季畜禽舍的温度一般最好保持在16~24℃为好。对于雏鸡,1~3日龄的舍温保持在35℃,1周龄的舍温保持在35~32℃,1~2周龄的舍温保持在32~29℃,2~3周龄舍温保持在29~27℃,3周龄~4周龄舍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探究.  一、将“测量”“验证”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在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实验通常以测量实验或者验证实验为主.这类实验对于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实验的自主性没有太高要求.进入高中以后,学生会碰到越来越多的对于能力要求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