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语文之美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che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提升的过程,是审美享受的过程,我们应该在语文课堂上尽力让学生享受语文之美。
   一、享受语文之美,首先是享受语言之美
   我们使用的教材选用的大多是各家之作,作品的语言大多是精美的,有的美在简洁,有的美在丰腴,有的美在修辞,有的美在色彩,有的美在意境,有的美在哲理。教材的语言之美,不用我举例打开课本俯拾皆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言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教师的语言,无论是导入语、讨论语、讲授语、提问语、高潮语,还是结束语,都应该精心准备,让学生从教师的口语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享受语言之美。
   有位老师设计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导入语是这样的:“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更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刻至今历历在目。’’这样的导入语就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它让学生领悟了朋友的内涵、友情的珍重。
   优秀教师的课堂语言更是各具特色,异彩纷呈。有人曾评价魏书生老师的教学语言:“他总是稳健自信地娓娓道来,似涓涓细流泠泠作响,如知心好友默契恳谈。他决不以咄咄声势逼人,也不慷慨激昂,语惊四座。他的语速适中偏于“慢板”,由于他言不虚浮,用语精简,使得推进稳中有快,与听者的思维流程、生理呼吸,恰恰扣板。加之他不时以幽默语言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使人听起来舒服自然。”
   二、享受语文之美,其次是享受朗诵之美
   朗诵是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人们常用书声琅琅形容校园环境,而如今,有些教师急功近利,担心学生读书浪费时间,而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使学生失去吟诵、感悟的审美过程。
   正确的朗读是视觉与听觉、情感与思维的全方位投入,它使人们体验到优美的韵味,把握住流动的气脉,产生出妙不可言的感觉,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达到“言似出于吾之口,三、让评改成为学生体验成功的乐园
   教师在评改中往往又是批评多于鼓励,有时甚至把学生的作文评改得体无完肤、面目皆非,致使学生失败的感受多,成功的体验少,大大挫伤了写作的积极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每个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有一种渴望,让别人认同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评改作文时要多鼓励,少批评。
   学生作文大多数是平平常常的,但是在平平常常的习作中也不乏得意之笔,有时是一个词句的妙用;有时是段落的巧妙安排;有时是开头开得好,有时是结尾结得妙……因此,教师在作文评改中首先要找出文章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说说为什么?例如,李玫同学的习作《借贴纸》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刚从维维那儿把贴纸拿来,就被老师发现了,她眼睛一眺,我心一跳,胳膊把小盒一碰,“哗啦”一声文具撒了满地……”在评论这篇习作时,我说这里“一眺”“一跳”“一碰”用的很好,写的很满意,表现出了教师和学生的动作和心理,大家也一致用掌声通过。这样成功者的自豪和喜悦自然给小作者增强了信心。
   轻松作文,是把教师和学生从“作文困扰”中解决出来的有效方法。只要我们从上述几个方面多下功夫,就一定会让学生大胆地在轻松愉快中写出好的文章来。
  
其他文献
我班上有一名叫张风的男同学,成绩优异,人缘特好,深受老师们的喜爱。在后来的班委选举中,他当仁不让成为了班长。那时起,我们班的纪律、学风羡煞了其他班。日子在风平浪静中悄悄过,只是偶尔有同学告张风的状:欺负某女生或某男同学、上课开小差……我想管理嘛毕竟会有些人不满的。后来告的人多了,我私下找他谈了,告诉他注意影响,但每次都有些轻描淡写。   第二学期,我请了产假,就由另一男老师接替了班主任工作。在我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加快了中考改革的步伐。新中考理念必然引导新复习理念的构建,中考语文复习引入语文教育新理念已呈大势所趋。新复习理念的构建与复习新理念下的复习训练题设计是语文教师必须要思考研究的问题。    中考新理念下的复习新理念:   一、复习即是学习   基础板块的考察强调语文积累和文化沿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从发展的角度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写作设计方面。形式上中考作文
期刊
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更好的适应课程改革,提高新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应该有一些改革措施。   首先,我们必须迅速培养反思意识,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不断反思,敢于反思,及时反思,长期反思,使自己不断聪明起来,成长起来,拥有以前的得心应手,找回如鱼得水的新感觉,对新教材胸有成竹,对新课程游刃有余,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有反思意识,更应该快速成熟起来,把语文教得更有活力,
期刊
下面仅就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辅助初中语文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养眼、生趣。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感受“文本”、想象、分析归纳、表述(口头、书面)、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情势就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时,笔者也分别去网上寻找课文中提到的各种云
期刊
新课程实施近一年,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一种与往不同的教学意识突现出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得到自由、充分地舒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寓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师生探索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交流过程,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活动。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期刊
新课程改革倡导新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学习素养,培养扎实的语文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养成创新、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习惯。   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提
期刊
人文性的建构已成为语文教育者的共识,大家都在致力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力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领悟,然而,这又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笔者认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方能较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建构。   一、转变语文教学理念是人文性建构的重要前提   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孙绍振认为,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教材只是一部分,甚至是很小比重
期刊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的今天,我们要如何才能为社会培养这种创造型人才呢?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第一、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学生对发明创造的爱好    兴趣和爱好,是发明创造最重要的因素。做每一件事,连兴趣都没有就更谈不上爱好,没有爱好也就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一个人最怕的就是没有理想目标,没有目标的人,一生中将会一事无成。对小学生和初中生,谈理想,他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构成教学活动有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容易成为以教材为本;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容易成为以教师为本。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是一个突出的现象。    发展是硬道理。教育的硬道理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不是教师的灌输过程,而是学习者的自我建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
期刊
素质教育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能写出好文章并能进行修改。这是语文素质提高的重要体现。   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互改,取长补短,促进互相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修改作文的好处不言而喻,其过程实际上是使知识与思维合乎规律的过程,也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和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认识深化过程。本着以上指导思想,我在指导学生作文修改上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