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 X教研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构建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issy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研究是基础教育获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教研模式,是保证教学研究有效开展的前提。教研部门要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保证最基本的教研方式,探索适应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新型教研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 1 X;教研模式;基础教育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研转型已经成为区域教学研究的大趋势。如何转变教研方式、构建新的教研模式,更好地为区域教育服务,破解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难题,是教研部门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在区域的发展变化中探索了一系列适应区域环境的教学研究新范式,为使这些教研方式更好地发挥组合作用,有必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科学规划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体系构建。
  金普新区辖区内共有小学57所、初中2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涉及中小学教研员47人。近年来,金普新区为适应区域快速发展的需要,探索了片区式教研、基地化教研、主题式教研、选择式教研、定制式教研、联合式教研、双周大教研等多种教研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许多教育难题。但随着区域的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诸多的教研方式也给教研员和中小学校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教研员角色复杂、身份不清、职责不明,与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对接不畅。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金普新区决定对原有的教研方式进行有效整合、系统规划,构建1 X教研模式。
  二、模式解读
  1 X教研模式的基本构想是:总体上,保证一种基本方式,探索未知维度范式;内容上,坚持一种基本内容,探索未知教育要素;形式上,建立一个基本组织,探索未知组织形式;角色上,明确一种基本分工,探索未知角色意识。
  (一)总体要求
  1.常態教研是指教研员所负责的区域常规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的指导。
  2.新型活动包括学科教师培训、教育科学研究、课程规划设计、专题项目计划等。
  学科教师培训是指研训管理办公室分配给教研员的学科培训授课任务,按要求结合教研工作来完成。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学科教师中的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学科专业部分,要在教研的过程中进行专业指导。
  课程规划设计是指各学校在制定学校的整体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研员要对涉及学科内容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落实情况进行专业引领。
  专题项目计划是指学校在进行专项研究的过程中,对涉及学科内容的问题要主动介入、参与研究。
  运行过程中以常态教研为主线,穿插其他工作的安排。
  (二)研究内容
  1.课堂教学是指区域的学科课堂教学管理与指导,包括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内容。
  2.新型内容包括备课、作业、评价等内容。
  备课。教师备课以学校备课组为主,教研员要对各学科教师的备课进行统一管理与指导,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基本范式。
  作业。各学科要对各种形式的作业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包括课堂作业、课后作业、家庭作业,书面作业、口头作业、操作作业、行动作业,即时作业、长期作业等。
  评价。组织教师开展评价研究,落实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研究落实学科评价双向细目表,研究评价反馈方式,实行学业评价达标制。
  运行过程中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题,结合其他内容的研究同步进行。
  (三)组织形式
  1.学科管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的要求,小学配备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劳动)、写字等学科的教研员,初中配备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劳动)、写字等学科的教研员。划分小学、初中、艺术与体育3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小学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4个学科组,初中部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综合实践活动6个学科组,艺术与体育部包括音乐、体育、美术(写字)3个学科组。其中,一门学科配备多名教研员的,实行分年级管理的方式。
  2.新型方式。新型方式包括片区管理、基地管理、专项管理等多种管理方式。
  片区管理。为了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加强对学校常规教研的管理和指导,将区域所属的中小学划分成相对均等的几个片区,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片区的常规管理,保证每个学期都能实现对学校的现场指导。
  基地管理。根据区域学校地理位置分散、相对距离较远的特点,把所属学校划分成相对集中的几个区域,每个区域确定一所学校作为基地学校,对于涉及全员参加的教研活动,教师可以就近参加。
  专项管理。除按学校均质分组、地域分组外,为了培养典型、带动全体发展,根据不同专项的内容要求,选择一部分学校或教师,组成专项研究团队,不受片区、基地的限制,实行专项管理。
  运行过程中以学科管理为主导,交叉安排其他组织形式。
  (四)人员角色
  1.学科年级。教研员的常规分工是负责一门学科或一门学科中的某几个年级。对于一些常规工作,不再明确角色分工,每名教研员都知道自己应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2.新型角色。新型角色包括全年级管理、全区域管理、全学科管理等多种管理者角色。
  全年级管理。在实行片区教研的方式时,人员交叉编组,一个小组中一门学科只能有一名教研员,这时教研员要实施全年级管理的方式,不再划分年级,对片区内的本学科教研进行全方位管理。
  全区域管理。在实行基地化教研的时候,只是把辖区内的学校分成几个不同地域的基地,但同一门学科的不同基地,都由同一个教研员管理。
  全学科管理。原则上每一门学科都应该有专业的教研员管理,但在实行片区教研的时候,综合实践活动组成员不能保证每一组里每一门学科都有专业的学科教研员。这时候,就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管理,实施多学科的功能,如小学的道德与法治、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劳动),初中的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信息、劳动)等学科。
  运行过程中以学科年级为主体,同时扮演多种成员角色。
  三、操作范式
  1 X教研模式,旨在充分发挥教研团队的教研组织、管理、指导能力,最大限度地为区域中小学教育服务,有力地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优质发展、个性发展。
  具体操作范式为:一个主线项目加几个其他项目,主线 主题 主导 主体。
  以每学期4个教研月为基础,围绕主线,每月一个主题、一个主导、一个主体。比如,三月和九月,以部门组织为主,以备课指导为主,以基地研究为主,以学科年级为主;四月和十月,以片区组织为主,以上课指导为主,以片区教研为主,以全年级为主;五月和十一月,以学科小组为主,以作业指导为主,以典型指导为主,以分年级为主;六月和十二月,以独立教研为主,以评价指导为主,以全区域为主,以分专题为主。每月穿插安排其他形式与内容的教研活动,包括双周大教研活动的指导、组织题库建设、专项任务、项目活动等。
  1 X教研模式,强调以“1”为主,多种方式、多项内容、多个主体并存,以一个学期为单位,完成各项教研任务,与“教研规程”“教研守则”“一册三表”配合使用。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四个因素: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语言能力的培养既是基础,又是核心。利用信息沟及基于课文的情节重构,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动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语言能力;核心素养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角度来描述的。对于小学英语教学而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更
背景  2018年9月份,全国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本小学、初中语文新教材;今年9月,高中语文新教材也将出炉。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表示,新教材投入使用,就像一部作品面世,有哪些成功与不足,是好是坏,交给读者去评判,要看读者接受反应情况如何。“语文课”对个人成长影响有多大,教材编写的使命就有多大。老师、学生、专家和作家们对当下的语文教材印象如何?本期“非常观察”栏目特邀著名记者舒晋瑜女士主持,由她邀请
背景  “普鲁斯特问卷”,顾名思义,与著名小说家普鲁斯特有关,问卷由一系列问题组成,包括人的生活、价值观及人生经验等内容。普鲁斯特并不是这份问卷的发明者,但这份问卷因为他特别的答案而出名,并在当年时髦的巴黎沙龙中流行。普鲁斯特在十三岁和二十岁的时候分别做了一次调查,答案有很大不同,后来研究普鲁斯特的人士还以此为依据来分析一个作家成长的变化。既然是向中国青年作家提问,问卷发起人李蔚超女士做了更靠文学
一  舒晋瑜:请谈谈您对网上教学有何看法。  张清华:面对屏幕上课的时候第一次感到了“茫然”。对于慕课等网络教学,我一向持保守态度。知识谱系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现场感、现实感。如果教学成为技术性的重复劳动,大学的意义何在?所有上课都应是一次性的精神劳动,肯定是崇尚创造性、不可复制性的课堂。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的精神交会,没有和学生之间的目光与心领神会的交流,只是隔空喊话,不可能有灵感的迸发。  刘川
《江南》是我的福地,我的首部长篇《小别离》有幸首发于《江南》,随后被多家报刊杂志转载,也引来了影视版的打造契机。  而同名电视剧《小别离》,因题材强劲的现实感,以及黄磊、海清、TFboys等明星阵容,已成为2016年的“话题剧”之一。  《小别离》的写作与发表,让我感受到文学与当下所能产生的共鸣,也开启了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媒体人,转型文学创作后的创作思路、取材方向和写作节奏。  “当下感”“信息量”
[摘 要] 数与运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具备基本运算技能的学生以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则成了数学教师们的首要任务。然而,在计算教学过程中,算理的理解则是学生们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的重要前提。低年级的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具体操作实践来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算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直观;算理 
[摘 要] 准确把握教材是组织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也是一切学科教学活动的根基。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研究教材的脉络体系,挖掘教材的设计意图,恰当地利用和拓展练习,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组织有效学习。  [关键词] 教材;有效学习;小学教学  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即阅读、理解教材,体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的呈现特点。因此,准确把握教材是
★13票  《滞留于屋檐的雨滴》  《江南》2017年第3期 作者:叶兆言  任芙康:小说极像一则替人代言的家史小传。静静的叙说,看起来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但分明传达出风起云涌的时代回声。  李国平:叶兆言近年的中短篇都非常好,例如《白天不懂夜的黑》《玫瑰的岁月》,耐读,富有生活质感,又体现着他一贯的审美风格。《滞留于屋檐的雨滴》亦如此。小说在时代的变动中、生活的戏剧中写尽了一个人的命运起伏
一、 兄弟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16岁的宁波少年张继光提着一只竹箧,乘坐招商局的新江天轮,登上十六铺码头,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上海寻梦。二叔早几年到上海,此地关系活络,介绍他进同乡开办的何祖记营造厂谋了个差。这少年人聪明,又吃得苦,“上茶会”、“灵市面”,样样在行。三年满师,又得贵人(本地一个叫杨斯盛的水木行前輩)相助,自己开了一家小厂——协盛营造厂。  没几年,生意愈做愈大,在虹口和
[摘 要] 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必备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手段。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具体历史情境、还原真实历史现象,变抽象为直观,化虚拟为现实,化静态为动态,使历史课堂充满趣味性、新颖性和娱乐性,更加有效地启迪学生的思维,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实现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有效性  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