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中学生角色的转换

来源 :学周刊·学术研究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f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从学习的主体逐渐转向了学习的客体,学生机械、盲目做练习的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学生智力、能力的发展。
  通过对新课标理念的学习,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地位必须改变,使他们真正站在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作用。要让他们乐学、善学,逐渐成为学会合作、交流,并善于从事社会活动的有朝气的中学生。
  
  一、从教学入手
  
  1.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潜移默化地实现学生角色的转换。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以问题的形式提出预习提纲,让学生课前预习。注意语言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然后分小组进行,各组之间解决问题,将不能解决的或有分歧的问题写在黑板的预习栏,每节课由一个组负责。
  课上以问题作为探索知识的主线,以教师的导、学生的议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以教师设置的问题为巩固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再升华。每周评出课前预习优胜组、课上解决问题优胜组、知识运用优胜组。
  渐渐地课上学生的参与会越来越积极,课后与教师谈论不同见解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仅让他们学会了自己预习、列预习提纲、写小结、出自测题,而且还找到了结组评价、互测的好办法。
  2. 精心设计学生参与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全方位地体验数学,在数学的殿堂中遨游。
  数学活动能让人从心灵深处得到感悟。有的教师总怕活动中学生开小差,其实不然。只要课前精心设计,策划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预测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很愿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给他们带来的乐趣。而且从中能增强他们合作交流的意识及良好品质的形成,久而久之,学生在活动中会形成各种数学能力。
  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投入了,对知识的应用也更灵活了。数学活动不仅能带给学生乐趣,还能使他们学会合作,体验到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数学知识的掌握理解更深刻、更彻底,逐渐地将被动的数学思维转化成主动求知型的数学思维。
  
  二、从课余活动入手
  
  1. 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课题研究,安排各种调查、搜集活动。
  学生对课余活动很感兴趣,他们在课下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但都能很好地克服。
  给学生设计课余活动的内容,使他们从电视剧、网络游戏中走出来,既增强了与人交往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坚韧不拔精神,又能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深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2. 展现数学才华,合作办班级数学小报。
  由小组共同讨论对数学的感悟、告诉老师的心里话、自己发现的数学趣题等等,都可在小小的教学小报上一吐为快。有感而发、有思而写,即使是一些牢骚或者不成熟的观点、看法,也是真情的流露、数学思维的升华。小报成了同学们数学交流的园地,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数学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下,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相信他们的能力,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主人。在共同的合作交流中,他们会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做得有声有色。
其他文献
学校德育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人、财、物、事、时的作用,有效地组织学校德育工作,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过程。学校德育工作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任务。学校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中最具综合性、方向性的管理系统。要做好德育工作,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用什么样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教育年轻一代,是关系到培
期刊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载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论文﹑鉴诗﹑评人﹑赏物都要移情入文,以情品文。因此,语文教师应抓住语文学科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的主体情感与文中客体情感互融﹑互动﹑互补,从而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  为了激起主体情感和客体情感的共鸣,教师应诱导学生感悟客体情感。    一、激趣引动激情    趣味是激情的前提,是求知的先导。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应以牵动人心的导语、声情并
期刊
社会需求和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语言交流的重要性。为更好地体现英语新课标提出的“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一直寻求着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让英语课堂与生活融为一体,用生活理念构建英语教学大课堂,把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英语的沟通、交流作用。  我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生活化教育”,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也说过:“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教师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离不开教育。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期刊
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覆盖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选语言素材具有时代性,具有话题广泛、与日常生活关系紧密、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  但是目前在进行课文教学时,课文只被当作一篇学习语法知识和词汇用法的材料,很少被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的寓意等,从而导致与文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也常常被忽略,学生只是记一些语法、例句、词语的搭配用法,理解文
期刊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普及,德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是胡锦涛同志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科学定位。现在,学校德育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灵魂,它的成败决定着我们国家今后的命运,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所在。  思想品德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一门与智育相统一的德育课。中学生要通过思想品德课比较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接受思想
期刊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标在教学目标和要求中规定高中两年达到的八级阅读目标是:除课文外,补充阅读量应达到10万字左右,能以每分钟70-80个词的速度阅读略低于所学语言的材料,生词率不超过3%,理解正确率达70%。基于新课
期刊
摘要: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要求。在了解学生审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审美体验是审美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审美 审美教育 审美体验 语文教学 审美能力    美育是提高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它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把美育说成是“一种心灵的体操”。的确,通过美育,可以启迪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
期刊
摘要:在最后三个月的复习中,根据高考命题的特点首先确立专题;其次要构建知识体系。最后要查漏补缺:检查出自己的漏洞后,就可以确定自己在今后有限的时间里学习哪一部分,怎样学。最后有针对性地训练。  关键词:确立专题 构建体系 查漏补缺 针对训练    距高考不足三个月的时间是决定命运的三个月,想要在这最后三个月复习中取得好的收益,必须设计出最佳的复习方案。下面笔者就历史复习方面的具体情况给大家说
期刊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统称为“三个二次”。“三个二次”问题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年高考试题都毫无例外地进行考查,而且近年来也呈现常考常新的态势。下面我们就从创新试题的角度,对“三个二次”问题分类解析。    一、“定义”创新    即对“三个二次”相关问题给出新定义,这里包括新概念、新符号或新法则等。比如前几年创新定义的“不动点”等问题,就很有代表性。解决这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