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探究”为核心学习行为的初中物理课堂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行为”是指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有目的的探查活动和体验行为,基于“探究行为”设计和评价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可为落实培养目标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基于此,2009年至今,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先后开展了“学生科学探究行为的评价”和“初中物理‘行为课堂’的构建”两项江苏省重点规划课题研究,立足课堂实践,着力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學习行为的初中物理课堂生态。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课例稍作阐述,以与同行交流。
  一、解读教材,以探究活动的方式设计学习任务
  教材是课堂学习的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体现方式一般表现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基于“探究行为”设计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准确把握课标要求,明晰教材中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目标,以探究活动的方式设计学习任务。具体见笔者设计的“浮力”教学流程(见图1)。
  二、设计“思维载体”和“资源载体”,凸显学生的探究行为
  剖析探究的特质。探究应该是基于问题、借助一定的手段去发现和建构规律的过程,所以,“探究行为”的设计重点应该是以问题为核心的“思维载体”和以实验为核心的“资源载体”的设计。
  1.思维载体的设计。
  认知心理学认为,“行为”是“思维”的体现,“行为”又可以促进“思维”的创新,“行为”与“思维”结合的纽带就是“有价值的问题”。为使思维活动既连贯又不乏跃迁,应根据学习目标,将问题整合成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或问题群。
  案例2 “力”的复习简要流程设计
  学习目标:
  1.利用归纳法得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基于测量分析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
  3.基于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方法,设计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分析常见的事例或实验,体验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存在,进而能在实际情境中判别力并会用示意图表示。
  教学流程:
  环节一:基于现象的分析
  出示三幅图并配一段视频(截图见丁),请学生讨论并顺次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乙、丙、丁中各找到一种力,并描述“什么是力”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2.分析图甲,说明重力的特点,并画出这个力。图丁中王亚平老师是否受到重力作用?
  3.分析图乙,手拉弹簧时,手受到的力是如何产生的?画出这个力。
  4.分析图丙,当绳索拉力为3N时,如果木块没动,请画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如果木块被匀速拉动,请画出这个摩擦力;思考木块被加速拉动时,摩擦力大致的范围。
  (设计说明:此环节是针对第1、4组目标设计)
  环节二:基于实验探究的分析
  实验1:取质量相等的四只钩码(每只50g)和弹簧测力计一只,提出如下问题:
  1.如何设计实验说明“弹力大小与形变的关系?”
  2.如何正确地测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请学生上台演示,其余同学评估操作)
  3.如何设计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请设计数据处理方案。
  实验2:取木块、木板、毛巾、棉布、弹簧测力计、砝码,提出如下问题:
  1.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请学生上台演示,其余同学评估操作)
  2.如何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如何改变接触面压力的大小?
  4.怎样研究其中某一个因素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5.如何改进你的方案设计?(请学生上台演示,其余同学对具体方案实施评估)
  6.你还能想到采用何种方式减小木块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设计说明:此环节是针对第2、3组目标设计)
  2.资源载体的设计。
  物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凸显学生的探究行为,应该倡导把实验作为核心的课程资源,让实验教学成为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和体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引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
  案例3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实录(片段)
  活动1:让小车动起来
  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辆静止的小车。如何让小车动起来?
  生1:用手推,用力拉。
  师:怎样才能让小车一直运动?
  生2:一直用力。
  师:咱们再做一组对比实验,先让小车车轮朝上(图甲),再让小车车轮朝下(图乙),用大约同样大小的力拉车并思考以下问题:1.拉力消失后,小车立即停止运动了吗?2.哪辆小车运动的路程更长?原因可能是什么?
  学生两人一组完成实验,小组讨论并回答:
  1.拉力消失后,小车并未立即停止(甲可以从细线的弯曲上看出);2.乙小车运动的路程更长。原因猜想:所受摩擦力比甲小。
  师:如果没有任何摩擦呢?运动的乙小车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生3:能。
  师(小结):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现象似乎给我们这样一个经验,只有施加了力,才能使物体运动,要使物体持续运动,只有持续施加力,如“推车车动”“风吹树摇”“风停树静”,似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上述的探究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
  在设计实验教学时,教师要关注以下两点:一是不同学段探究能力目标的层递性,其中八年级更加注重观察和描述、提问和猜想、操作与信息收集、交流与合作,九年级除继续关注以上四项外,逐步关注设计实验、信息处理、分析概括并提倡评估。二是不同实验类型探究能力目标的侧重点,其中演示实验侧重提升观察品质和分析能力,学生实验的探究过程更加深入且能力目标更为全面。
  三、在实际探究中寻找问题的生成点,组织评估交流,提升学科思维品质   探究的课堂应该是灵动的课堂,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涵盖学生所有的表现。教师具体授课时,要善于捕捉学生实际探究行为表现中的有价值之处,利用评估和交流让思维的火花相互碰撞,以促进学生发展。
  当时,筆者心中暗喜,正愁没法解决本课的一个难点:如何分析该实验中存在的误差?于是,立即组织了下面的评估活动:
  先请部分学生汇报数据,当绝大部分学生的数据与上表不一致时,请该组学生拿出了这组数据,并请其余学生评估。基本上,学生都认为是电流表读数出错。
  笔者请该组学生在黑板上把自己的实验电路画成电路图(图乙),再次组织评估。于是大部分学生认为接法错了,应该采用图甲。
  笔者提出第一个问题:甲、乙电路的接法中,电压表、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甲图中电压表所测为电阻两端电压,而电流表所测为电阻和电压表的电流之和;乙图中电流表所测是电阻的电流,而电压表所测是电阻和电流表电压之和。
  笔者又请其余学生再按照乙的接法进行实验,所得数据基本与该组相近,从而排除了电流表读数出错,认定是由于该实验的设计带来的误差。
  于是又组织学生对该实验进行了有关实验误差的探讨。明确该实验存在误差的一个原因就是无法真正做到电压表、电流表均只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笔者提出第二个问题:那为什么采用图甲,与所得“欧姆定律”结论更贴近?关于这一问题,请学生在学完下一节后再给出意见。
  可见,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注意观察学生的探究行为,抓住问题的生成点,组织评估与交流活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同时也为学生的学科思维发展拓宽了空间。
  四、构建基于探究行为的课堂教学评价的生态系统,以评价促进学习
  课堂评价有三个关键要素,即清晰的学习目标是前提,科学的评价标准是杠杆,适时的反馈与指导是保障。换言之,教师首先要有“课程标准”的意识,要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内容标准”转化为教学中的“质量标准”,转化的途径是依据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文本,确定清晰的、可测量、可界定、可评价的课时学习目标。没有课程标准参照的教学无异于失舵的船,没有学习目标参照的评价更像是没有刻度的仪表盘。
  课堂教学评价应该由“基于标准”的测量和与学习过程相伴的“基于学习目标”的及时性评价共同组成。关于测量技术,可以采用“习题选择”和“任务设置”的方式进行,以“浮力”教学中“阿基米德原理”的研究过程为例,要完成该原理的探究,必须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浮力,知道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这个浮力,这里不仅有知识上的要求,同时也有操作技能上的要求。而要评价这两点,我们必须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探究任务,以显现学生的探究行为,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授课时笔者直接利用课后思考题设计了一组探究(具体参见“《浮力》教学实录”中的课堂评价活动)。关于及时性评价技术,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够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课堂生态,以问题作为指引,然后再设计一定的情境,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实验、研讨或思维的交流活动解决所设置的问题,此时学生所体现出的就是探究行为,而在解决过程中组织好师生评估,这就是一种质性评价过程。只有跳出特质论的窠臼,从研究特质向研究过程转变,强调能力与过程的动态且可控制的相互作用,才能切实起到以评价促进学习的目的。
  综上所述,构建以“探究行为”为核心学习行为的初中物理课堂,重点是考虑探究行为发生的载体,着眼于“探究行为”设计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科思维”组织课堂教学,并以评价促进学习。具体的课堂操作技术路径如图(见图5)。
其他文献
采用活血化瘀、消症散结、理气通络之“盆炎1号方”内服外敷,配合氨苄青霉素和甲硝唑静脉点滴,治疗妇科慢性炎症,输卵管阻塞不孕症患者24例,痊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7%。
河南中医学院药学院位于郑州市金水路与东明路交叉口,美丽的金水河西畔,是河南中医学院的二级学院,始建于1959年,是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兴办最早的两个中药系之一,根据专业发展和
孙中山在以广州为策源地所进行的包括成立中央银行在内的一系列金融实践活动,是中国金融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金融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目的]对福建金线兰多倍体进行诱导和倍性鉴定。[方法]以福建金线兰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分别用浸泡法和涂抹法处理福建金线兰试管苗不定芽,进行多倍体诱导,并在显微镜
初中阅读教学的关键有两个:一是要找准课堂教学的“着力点”;二是要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找准“着力点”,就是首先要解决好“教什么”的问题;设计出好的语文活动就是解决好“
《五柳先生传》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如果"不求甚解",八年级学生大致能了解文字内容。但要深度理解课文,尤其是比较深刻地理解陶渊明的写作意图,学生仅仅依靠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教材中的人性光辉,用人文关怀淘洗学生的心灵,给予学生兼顾性别的人文看
一、用心为学生发展奠基  近几年来,在大部分农村初中为考高分、争中考升学率而苦熬时,丰县师寨初级中学领导班子在付伟校长的带领下开拓思路,走出了一条“点亮学生心灯,闪亮学校特色”的发展之路。  艺体教育的开展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开发学生的智力、强化学生的自信、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包括学业成绩在内的总体素质。正是基于这一点,付伟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充分发挥艺体
[目的]分析二甲胺-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表征。[方法]以丙烯酰胺、二甲胺和甲醛为原料,以亚硫酸氢钠和过硫酸铵作为引发剂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采用正交试
学生在实际的阅读体验中,大多能感觉到微型小说结尾的艺术魅力,但大多也只能停留在表象,他们关注的往往只是情节的逆转,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主旨的升华未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