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见新意,发展中有波折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了高三,愿意写记叙文的学生越来越少。原因何在?记叙文制胜在精巧的构思、具体生动的描写、真实且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前两点是写作技巧方面的标准,第三点则是从选材上提出了要求。其实,大部分学生“拒绝”写记叙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素材。那么,如何在记叙文写作中选择触动心灵的素材呢?
  一 有生活气息,熟悉又陌生,平凡中见新意
  我们的生活是不竭的素材宝库,但我们总视而不见。脱离了现实生活的作文,即使语言华美,内容也必然干瘪。因此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我们会要求学生练习观察日记的写作。
  写一些我们经常忽略的人,如小商小贩(修车、修鞋、缝补的,卖菜、做早点、送外卖、售杂货的)、家庭主妇、上班族、老弱病残、流浪乞讨者等。
  写一些容易被我们遗忘的角落,如报亭、拐角、小巷、街道等。
  选择一个角落,或一件物品,或一个场面,细致观察、反复咀嚼、用心品味。
  抓住观察对象,写外观,描神韵,记言行,合理想象,每天写不少于200字的观察日记。
  比如,曾经不被大家注意的一只校园流浪猫就成了学生笔下的主角。
  它迈着轻盈的步子,在走廊里来回巡视,最终来到了二楼的尽头。这间教室的灯光似乎比别处亮些,在夜里,映得它灰色的眼睛像星空下的湖泊,泛着莹莹的光。它悄无声息地跳到窗台上,在窗台上蜷起尾巴,端端正正地坐下。靠窗的几个同学发现了它的身影,正偷瞄着它窃窃私语。高贵的“校猫”只纡尊降贵地瞥了一眼,便不苟言笑地转过脸。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继续往前“走一步”了。同样的人或物,今天与昨天有何不同?天天见到的煎饼摊有没有在哪一天让你产生新的感受?比如,学生观察街边小店里卖炒栗子,有一天,突然想到“石子儿还是那个石子儿,只可惜,栗子已经不是那个栗子了”,让原本质朴的素材一下有了思考生命的况味。
  另外,那些本无关联的事,是否因你而发生了联系?比如,南京市2018届高三一模作文主题是“众口难调”,一位学生巧妙地将外婆理家和自己组织班级活动两条线串联起来。两者都是生活中熟悉的平凡现象,可是两者一结合,就产生了美妙的效果,外婆的生活智慧启发了困境中的“我”,伴随着“我”的问题的解决,作品的主旨也凸显出来。这篇记叙文让我们感觉熟悉又陌生,平凡的小事中充满新意,就像小葱拌豆腐一样清清爽爽。
  二 拒绝平庸,不落俗套,充满趣味
  那些老掉牙的材料很难调动读者的情绪。比如,写到亲情,就是母亲在瑟瑟寒风中等待自己下课:写到饮食,就是写奶奶如何包饺子:写到困境的突围,就是写自己某次考试失利,同学的劝慰让自己走出阴霾。这些事例不能说没有价值,但确实老生常谈,很难让人产生阅读的惊喜感。如果我们在叙写一件事时,能够写出它的波澜起伏,自然也就更容易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了。
  如下面这段文字:
  每日清晨,在那条名为校门口的小巷里,我总能看到一对中年夫妻。女人坐在老式缝纫机前,双脚不停踩动着,蹙着眉头,透过厚厚的镜片紧盯着细针,细针旁粗糙的手掌按压着布料敏捷地移动着,岁月的劳苦由飘垂下的白发叙述。
  而男人呢,则日日慵懒地躺在板车上,丝毫不顾那边一刻不停的脚踏声,闭了眼只管睡觉,或悠闲地剥着橘子吃。我每每看了义愤填膺。
  有一日,我起得很早,出门时恰巧遇上那个男人戴着安全帽,提了一袋橘子,从那片布满黄色围栏的工地里出来。靴子上沾满了泥,洗得发白的夹克衫上布满了白灰,他和两三个工友告别,望向巷子时疲惫的脸上竞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巷子里,来到了缝纫机旁。女人看见橘子惊喜地笑了,又心疼地拿起毛巾为男人擦拭额上的汗。
  男人又像往常一样躺到板车上了。
  这段文字一波三折,阅读第一段和第二段,我们很容易像小作者一样“陷入”义愤填膺中:女人如此辛苦,而男人竟然不闻不问,还悠闲自在地躺着吃橘子,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如果事件到此结束,或者仅仅写这一面,作文一定是单调的。故事的趣味在于事件有了新进展,原来我们观察到的未必是生活的全部。尤其是最后一段,虽然只有一句话,但是小作者所有的情感、立场都一目了然。“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既是写作技巧的要求,也是素材选择的要求。
  再如,2014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青春万岁》让读者记忆犹新。小作者没有像大部分考生那样就青春说青春,而是拒绝平庸,先写“老爸老妈都老了”,接下去写“他们心中的火还没有熄,他们未被生活磨平”,点出了青春万岁的主旨。“那是多么动人的一幕:光河里,旧书里的碎屑逆着光纷飞。老爸不知疲倦地,一首一首地读着朦胧诗,像演讲的青年。老妈蜷着腿,抱膝,目不转晴地盯着老爸,像听吉他的姑娘。”没有俗套的口号式语言,而用细腻传神的细节描写传达出父母心中不灭的青春精神。
  素材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如果我们能做有心人,慢慢地构建起自己的素材园地,不仅有益于记叙文的写作,对议论文写作的帮助也不可估量,而这,都在“用心”二字上。
  不退
  南京师大附中高一 顾宸语
  “咚——”
  我的拳头砸在琴键上,立刻传来一个古怪而难听的音符,随后手指“撞”在琴键上,一串杂乱无章的音符响起,透出一丝烦躁。
  深吸一口气,再弹那已听得发腻、弹得却并不好的考级曲,不一会儿,又错了一个音,于是又是“咚”的一声。
  手在琴键上面胡乱按出几个音,又无力地垂下来。
  闭上眼,耳畔传来万马嘶鸣。一支已经连续几个日夜疾奔的疲劳之师走进了山谷,眼前突然浓烟滚滚,不一会儿,一个洪亮的声音传来:“末将在此恭候您多时了!”山坡上飞沙走石,几千人马齐刷刷从隐蔽处冒出来。
  放眼望去,黑影密密麻麻排满山野,形成压迫之势。
  一支疲勞之师被包围,该当如何?   一排排密密的音符,一根柄,一根尾巴,一个黑点的头,它们长着一样的脸,冷冷地逼视我。音符聚集处,我总出错,我肯定我看见它们恨不得抱在一起嘲笑我。
  那是最痛苦的时候,明明脑巾已万分熟悉乐曲的旋律,但动手弹时,连流畅都做不到。
  就差一点儿,差一点儿就成功了,我想。
  就差一点儿,差一点儿就突围了,疲劳之师的主帅也这样想。若奔出这片山谷,便有法子躲开敌军了。
  等等——
  敌军围困我,为何留出这条后路……我若退去……
  “不能退!”心里有个声音坚定地说。一退,必然士气殆尽,溃不成军,再无重振之可能。
  欲破困境,唯有血战!
  “儿郎们,杀!”
  一个音一个音磨,一节一节磨,一行一行磨,硬着头皮反复练,耳畔终迎来溪水流淌。音符似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孩儿,蹦跳间有说不出的活泼美好。
  指尖轻敲出流畅的韵律,那是在无数次痛苦抓狂后,那是在无数次是否放弃的徘徊后。我终究放不下数年的努力,放不下对钢琴那纯粹的喜爱,我也害怕若在这件事上退缩了,今后再难做好什么事。
  所以,我只能咬着牙练,一次次,一天天,一月月……
  我看着手指似微波泛起又落下,听着琴音如泉水叮咚,那一排排密密的音符与我一同微笑起来。
  “将军血战不退,杀出山谷,而后重整军队,统一中原,令国家强盛、人民安定。一切皆缘自那一战之勇。”
  拿到钢琴考级证书的那天,天空澄澈如洗,白云悠悠。
  名师点评
  这篇记叙文很有新意,双线交织,避免了落入俗套。文章把日常熟悉的普通生活写出了“陌生感”,而且很好地契合了“在困境中突围”的主题,小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体现。
  (吴菊萍)
  等待
  南京师大附中高三 刘靖齐
  等待虽然漫长,但让感情变得弥足珍贵。
  一次,外公外婆去超市,外婆走累了,于是约定在超市门口等外公。外婆记忆力不好,外公一再嘱咐她一定不要走开,走出老远还频频回头看。
  可等外公从超市出来,门口却没有外婆的身影。外公顿时紧张起来,一边用目光搜索着人群一边自言自语:“人呢?难道进超市找我了?”想到这里,外公不敢耽搁,转身又走进超市。七十多岁的人,动作不再矫健,此时却三步并作两步进入超市四下寻找。他紧盯着四周的一张张脸,可都是陌生的面孔。他快速思考着,忽然有了主意,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随即翻找身上的口袋。可笑容很快消失了——没带手机!外公懊恼地离开超市,急急往家赶。
  他刚进家门,就听妈妈高呼一声:“爸!你总算回来了!妈刚才来电话说你人不见了,她还在老地方等著呢。你回个电话吧,我们都打算报警了。
  外公听后又惊又喜,立马抓起老人机拨号。电话刚一通,他就大声喊外婆的小名,那声音大得整栋楼都听见了。
  原来,目送外公进超市后,外婆就站在原地等着。可半小时过去了,还不见他出来。外婆急忙打电话给外公,结果发现外公的电话落在家里了。外婆只能继续等待。哪知道,阴差阳错,他俩就是互相没看见,一个等待.一个寻找。
  前些年外公住院做手术,外婆不吃不喝地在手术室门口站了七八个小时,外公痊愈出院后,无论他走到哪儿,外婆一定跟到哪儿。可以想象外婆接到电话前的心情,一定和站在手术室外等待一样,带着煎熬的滋味与种种可怕的臆测。
  外公终于联系上了外婆,电话那头外婆由焦虑变成放松,又从放松迅速转变成气愤。她气哼哼地挂断电话,而外公又乐呵呵地打过去,世界又美好了!
  很难说外公外婆之间的感情,爱情究竟占了多少。也许爱情的那部分早已隐藏在五十年后的苍苍白发和细密的皱纹间了,更多的爱来自长久的习惯与依赖。也许这就是让爱长存的秘密。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商品,不是演出,而是像花草那样自然生长,有一份对光阴的钟情与执着。
  人失所爱,易于速老。这大概就是外公外婆如此年轻的原因吧?
  虽然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名师点评
  这篇记叙文描写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全文充满温情,传达了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刚好看了生活一眼,生活就给了我们无限的爱意。
  (吴菊萍)
其他文献
周四,雨夜,晚自习。  其实课业并不轻松,只是临近周末,内心难免松懈。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彻底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了。这样一个平静微寒的夜,让我想起那些在外旅行的日子。地中海的阳光与热浪、太平洋另一边的层林尽染、美丽的极光……一切都在那一刻复活了,它们穿越数载光阴,涌进我的脑海。  我是个很爱旅行的人。虽然在用“旅行”这个词时,我常有种小小的羞赧——我觉得“旅行
2020年“五四”青年节当天,有两位“90后”冲上热搜:最年轻的卫星总师,“90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韦明川已发射两颗卫星;26岁女工程师葛钰因设计了我国首个高铁上盖工程获颁“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韦明川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卫星总师  韦明川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博士,他从小对物理和航天就有浓厚的兴趣。在哈工大读大二时,韦明川就萌生了“做卫星”的想法,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和几位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我看来,既要用“语言”又要用“行动”。  用文艺的“语言”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的时代之声。文艺作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巨大社会变迁下的中国普通人的命运;吴京的《战狼2》彰显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让世界感受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铿锵誓言;《流浪
和冰冲撞的威士忌  翻腾着,骤雨溅起  落下,黯淡成墨滴  闪电,焦味  打开匿名信上的火漆印  似曾相识的字迹  驱散胸口的窒息  出去,出去找你  我永远为你着迷  寻你,寻你  沸腾的水汽铺天盖地  我的缪斯,我的缪斯  你是否遵循那信上的约定  或是我依然未曾懂你  喘息,喘息  濃郁的深绿沉默如谜  我的魂灵,我的魂灵  能否引渡我回溯时间的丛林  难道得到就注定失去  骤亮的火焰升腾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文思泉涌、才情斐然,他们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同时,也有人别出机杼、妙笔生花,写出了许多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评语。“而”字评语  明朝景泰年间,江南有个王家湾,村中有位以教书为业的王先生。这位王先生酷爱读书,尤其喜欢用虚词。这一天,他给学生讲起了《论语》。  “子曰,”王先生拖长了腔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即训导尔辈,求学之道,而在乎温而习之,而只学而不诵
原文选段  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幻想着车辆能如闪电一般穿越障碍,瞬间抵达。我们常为交通堵塞感到焦躁不安,却从未想过几千年前,曾有一位思想家,乘坐着一辆简陋又缓慢的木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奔走在苍茫大地上,不知疲倦,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熟知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鲍鹏山在《风流去》中曾这样描述孔子:在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河边,孔子师徒又找不到渡口了,子路向河边的农夫问路,只得到“天下皆乱,举
事件回放<<<<  河南某景区自2018年1月起,将300余名失踪儿童信息印在10万张门票上进行销售。2019年1月,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看到这一信息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受此启发,该景区又面向游客推出了“寻亲通道”。一些网友认为,借门票寻亲成功率较低并有炒作之嫌。  时事鲜评  客观上看,“寻亲门票”的确存在炒作成分,但能让更多人看到并关注此事,怎么也算得上是一种公益行为。失踪儿童是每个
近年来,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慢慢地失去了“年味”,历史沉淀下的文化传统也逐渐被浮躁的喧嚣取代。不管是在生活层面,还是在思想观念上,年味似乎已慢慢消失。  何谓“年味”?年味其实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人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敬意。无论是制作红白年糕、备足福橘,还是贴福字、挂春联,都是这种文化自信外化的表现,即人们挂在嘴邊的“年味”。  既然年味意义如此重大,为何其近年来
推荐人语  与同龄人相比,潘芸珂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她似乎总是游离于嘈杂和喧嚣之外,  带着诗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她看来,文学不是外在的表演,而是深切的观照。正因如此,周围喜悦也罢,愠怒也罢,烦扰也罢,琐屑也罢,她就在那里,看似不冷不热,却不离不弃。  潘芸珂的文字天然地带有女性的细腻,却又不乏一点儿超越年龄的冷静、犀利,甚至狡黠。在字里行间,我们分明能看到她的自信和聪慧。写作是她的“希腊小
熏风四月到天涯,边城无处不着花。  莫谓塞外春来晚,转眼秋實满枝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