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事件回放<<<< 河南某景区自2018年1月起,将300余名失踪儿童信息印在10万张门票上进行销售。2019年1月,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看到这一信息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受此启发,该景区又面向游客推出了“寻亲通道”。一些网友认为,借门票寻亲成功率较低并有炒作之嫌。 时事鲜评 客观上看,“寻亲门票”的确存在炒作成分,但能让更多人看到并关注此事,怎么也算得上是一种公益行为。失踪儿童是每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件回放<<<<
河南某景区自2018年1月起,将300余名失踪儿童信息印在10万张门票上进行销售。2019年1月,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看到这一信息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受此启发,该景区又面向游客推出了“寻亲通道”。一些网友认为,借门票寻亲成功率较低并有炒作之嫌。
时事鲜评
客观上看,“寻亲门票”的确存在炒作成分,但能让更多人看到并关注此事,怎么也算得上是一种公益行为。失踪儿童是每个家庭的伤痛,许多失去了孩子的父母甚至终生在寻找孩子。在这个意义上,哪怕只有一次成功寻回亲人,我们都能感受到“寻亲门票”的正向价值。
许多网友对景区“炒作”的质疑,其实是对商业介入公益的质疑。在一些人眼里,公益本质上是“利他”的,就应该无偿、非营利,就应该“不掺杂任何商业利益”。而商业本质上是“利己”的,如果动机都有问题,还能做好公益吗?这样一种想法,源于对公益事业的认知偏差。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把履行社会责任分为两种,一种是反应型的,一种是战略型的。反应型的就是做個良好的“企业公民”,致力公益性捐助或减少污染;战略型的则是寻找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当前,绝大部分公司涉足公益事业都是属于战略型公益,希望通过公益增加企业美誉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及盈利。事实证明,“商业 公益”也可以显著提升公益效率,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但网友的质疑也不是完全没道理。当下的确有不少商业活动喜欢打着公益、悲情的营销幌子骗取消费者的爱心。如很多地方出现了旧衣物回收箱,这些回收箱究竟属于公益组织还是商业公司,我们不得而知;还有人玩出了“一元购画”“一元改变命运”等社交化公益,但信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令人难以判断。这些现象的产生,都说明商业介入公益的确会产生炒作乃至利益纠纷。但归根结底,问题原因在于公益的成色不够,而不在于跟商业结合。因此,“商业 公益”未尝不可,但前提是要保持专业,建立公开透明的公益事业运行规则,接受社会监督以及司法监督、行业监督等。
总之,不能因为要保持公益的独立性、纯洁性,就将商业拒之门外。目前,对失踪儿童的寻找渠道,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企业的力量。比如,公安部上线的“团圆”系统,就是以公安部全国打拐办的数据为信息源,通过覆盖国内几乎所有顶级流量App进行高效推送。将寻亲信息更全面地呈现在各种载体上,可以更好地扩大信息传播途径。(选自《南方日报》,有删节)
其他文献
人体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但人和化学元素的区别在于对生活意义的探寻。 无论是吃饭前给饭菜拍照,还是乡村小学的升旗仪式,都是以仪式感丰盈生活的方式。仪式感作为一种对抗平庸的超凡力量,能够让我们纪念过往、珍重当下、相信未来。 生活需要仪式感,去纪念走过风霜的过往。 纪念日并非是商业化的庆祝或者匆忙挑选的礼物,纪念日,仅仅只是为了纪念。在一对老人金婚银婚的时刻,重新举办一场婚礼,纪念他们伟大的爱情和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人尽皆知的大文学家。 公元1057年,苏轼和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进京赴试。兄弟二人顺利通过殿试,双双考中进士,名震京师,可谓少年得志。当时的宰相欧阳修读完苏轼的文章后说:“读他的文章,我汗都流下来了。再过30年,人们就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兴地说:“今天,我为儿孙选了两个好宰相。” 一天,一位老朋友来拜访苏轼。他之前在苏辙那里待了很长时间,
□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五(7)班 刘瀚予 我的弟弟名叫刘恩泽。爸爸妈妈之所以给他取名恩泽,是因为他们觉得弟弟是老天爷赐给我们家的恩惠。不过,在我看来,弟弟到底是来报恩还是来报“仇”的,还有待考证。 弟弟两岁多一点,乍一看,是个可爱的小萌娃:脸蛋肥嘟嘟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揪一下;眼睛水灵灵的,似乎会说话;额上那道红色圆形印记,不偏不倚位于额中央,让他看起来像个观音菩萨。可你知道吗?他额上那个印记其
2018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整本书”阅读成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活动呢?最重要是“读什么”和“怎么读”。读什么?我们学校高一年级选择了读《红楼梦》。怎么读?我们设计了三部曲:一读,二创,三研究。 一读。“读”是基础,但不是读字,我们要带着任务去读。这任务,就是要尝试学习作者的写法,并同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收集材料,准备写一篇小论文。 二创。“创作”是读
周四,雨夜,晚自习。 其实课业并不轻松,只是临近周末,内心难免松懈。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彻底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了。这样一个平静微寒的夜,让我想起那些在外旅行的日子。地中海的阳光与热浪、太平洋另一边的层林尽染、美丽的极光……一切都在那一刻复活了,它们穿越数载光阴,涌进我的脑海。 我是个很爱旅行的人。虽然在用“旅行”这个词时,我常有种小小的羞赧——我觉得“旅行
2020年“五四”青年节当天,有两位“90后”冲上热搜:最年轻的卫星总师,“90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韦明川已发射两颗卫星;26岁女工程师葛钰因设计了我国首个高铁上盖工程获颁“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韦明川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卫星总师 韦明川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博士,他从小对物理和航天就有浓厚的兴趣。在哈工大读大二时,韦明川就萌生了“做卫星”的想法,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和几位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我看来,既要用“语言”又要用“行动”。 用文艺的“语言”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的时代之声。文艺作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巨大社会变迁下的中国普通人的命运;吴京的《战狼2》彰显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让世界感受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铿锵誓言;《流浪
和冰冲撞的威士忌 翻腾着,骤雨溅起 落下,黯淡成墨滴 闪电,焦味 打开匿名信上的火漆印 似曾相识的字迹 驱散胸口的窒息 出去,出去找你 我永远为你着迷 寻你,寻你 沸腾的水汽铺天盖地 我的缪斯,我的缪斯 你是否遵循那信上的约定 或是我依然未曾懂你 喘息,喘息 濃郁的深绿沉默如谜 我的魂灵,我的魂灵 能否引渡我回溯时间的丛林 难道得到就注定失去 骤亮的火焰升腾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文思泉涌、才情斐然,他们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同时,也有人别出机杼、妙笔生花,写出了许多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评语。“而”字评语 明朝景泰年间,江南有个王家湾,村中有位以教书为业的王先生。这位王先生酷爱读书,尤其喜欢用虚词。这一天,他给学生讲起了《论语》。 “子曰,”王先生拖长了腔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即训导尔辈,求学之道,而在乎温而习之,而只学而不诵
原文选段 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幻想着车辆能如闪电一般穿越障碍,瞬间抵达。我们常为交通堵塞感到焦躁不安,却从未想过几千年前,曾有一位思想家,乘坐着一辆简陋又缓慢的木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奔走在苍茫大地上,不知疲倦,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熟知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鲍鹏山在《风流去》中曾这样描述孔子:在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河边,孔子师徒又找不到渡口了,子路向河边的农夫问路,只得到“天下皆乱,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