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通讯之星:潘芸珂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i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荐人语
  与同龄人相比,潘芸珂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她似乎总是游离于嘈杂和喧嚣之外,
  带着诗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她看来,文学不是外在的表演,而是深切的观照。正因如此,周围喜悦也罢,愠怒也罢,烦扰也罢,琐屑也罢,她就在那里,看似不冷不热,却不离不弃。
  潘芸珂的文字天然地带有女性的细腻,却又不乏一点儿超越年龄的冷静、犀利,甚至狡黠。在字里行间,我们分明能看到她的自信和聪慧。写作是她的“希腊小庙”。
  潘芸珂在社交媒体上常用的头像,是《傲慢与偏见》里在熹微晨光中手捧书籍面带微笑的伊丽莎白。用文字展现女性视角的独立思考,这也许就是两者的共通之处吧。
  (推荐教师:张明)
  自我介绍
  2018年荣获第32届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二等奖。
  自幼读文史书籍,在小学三年级读了《红楼梦》之后,开始痴迷文学,于是大量阅读诗词歌赋、小说戏剧。初二时,学到《梦游天姥吟留别》,从此陷入对李白的极度喜爱中,可谓愈研愈深。初三后,开始创作,从游记散文、精怪小说,到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进行写作。即使学业繁忙,我也始终不曾停止讀写,因为文学对于我,是课余时间最佳的放松,是难能可贵的精神食粮,更是生命中的不可或缺。
其他文献
□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五(7)班 刘瀚予  我的弟弟名叫刘恩泽。爸爸妈妈之所以给他取名恩泽,是因为他们觉得弟弟是老天爷赐给我们家的恩惠。不过,在我看来,弟弟到底是来报恩还是来报“仇”的,还有待考证。  弟弟两岁多一点,乍一看,是个可爱的小萌娃:脸蛋肥嘟嘟的,让人忍不住想去揪一下;眼睛水灵灵的,似乎会说话;额上那道红色圆形印记,不偏不倚位于额中央,让他看起来像个观音菩萨。可你知道吗?他额上那个印记其
2018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颁布后,“整本书”阅读成为一项重要的学习任务。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学习活动呢?最重要是“读什么”和“怎么读”。读什么?我们学校高一年级选择了读《红楼梦》。怎么读?我们设计了三部曲:一读,二创,三研究。  一读。“读”是基础,但不是读字,我们要带着任务去读。这任务,就是要尝试学习作者的写法,并同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收集材料,准备写一篇小论文。  二创。“创作”是读
周四,雨夜,晚自习。  其实课业并不轻松,只是临近周末,内心难免松懈。雨滴落在树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彻底分散了我的注意力,我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了。这样一个平静微寒的夜,让我想起那些在外旅行的日子。地中海的阳光与热浪、太平洋另一边的层林尽染、美丽的极光……一切都在那一刻复活了,它们穿越数载光阴,涌进我的脑海。  我是个很爱旅行的人。虽然在用“旅行”这个词时,我常有种小小的羞赧——我觉得“旅行
2020年“五四”青年节当天,有两位“90后”冲上热搜:最年轻的卫星总师,“90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韦明川已发射两颗卫星;26岁女工程师葛钰因设计了我国首个高铁上盖工程获颁“湖北五一劳动奖章”。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韦明川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卫星总师  韦明川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在读博士,他从小对物理和航天就有浓厚的兴趣。在哈工大读大二时,韦明川就萌生了“做卫星”的想法,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和几位
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在我看来,既要用“语言”又要用“行动”。  用文艺的“语言”传播中国文化,发出中国的时代之声。文艺作品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展现了巨大社会变迁下的中国普通人的命运;吴京的《战狼2》彰显了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让世界感受到“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铿锵誓言;《流浪
和冰冲撞的威士忌  翻腾着,骤雨溅起  落下,黯淡成墨滴  闪电,焦味  打开匿名信上的火漆印  似曾相识的字迹  驱散胸口的窒息  出去,出去找你  我永远为你着迷  寻你,寻你  沸腾的水汽铺天盖地  我的缪斯,我的缪斯  你是否遵循那信上的约定  或是我依然未曾懂你  喘息,喘息  濃郁的深绿沉默如谜  我的魂灵,我的魂灵  能否引渡我回溯时间的丛林  难道得到就注定失去  骤亮的火焰升腾 
古往今来,很多文人文思泉涌、才情斐然,他们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同时,也有人别出机杼、妙笔生花,写出了许多妙趣横生、耐人寻味的评语。“而”字评语  明朝景泰年间,江南有个王家湾,村中有位以教书为业的王先生。这位王先生酷爱读书,尤其喜欢用虚词。这一天,他给学生讲起了《论语》。  “子曰,”王先生拖长了腔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即训导尔辈,求学之道,而在乎温而习之,而只学而不诵
原文选段  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幻想着车辆能如闪电一般穿越障碍,瞬间抵达。我们常为交通堵塞感到焦躁不安,却从未想过几千年前,曾有一位思想家,乘坐着一辆简陋又缓慢的木车,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奔走在苍茫大地上,不知疲倦,终其一生。  他就是我们熟知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鲍鹏山在《风流去》中曾这样描述孔子:在一条浩浩汤汤的大河边,孔子师徒又找不到渡口了,子路向河边的农夫问路,只得到“天下皆乱,举
事件回放<<<<  河南某景区自2018年1月起,将300余名失踪儿童信息印在10万张门票上进行销售。2019年1月,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看到这一信息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亲人。受此启发,该景区又面向游客推出了“寻亲通道”。一些网友认为,借门票寻亲成功率较低并有炒作之嫌。  时事鲜评  客观上看,“寻亲门票”的确存在炒作成分,但能让更多人看到并关注此事,怎么也算得上是一种公益行为。失踪儿童是每个
近年来,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慢慢地失去了“年味”,历史沉淀下的文化传统也逐渐被浮躁的喧嚣取代。不管是在生活层面,还是在思想观念上,年味似乎已慢慢消失。  何谓“年味”?年味其实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人们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敬意。无论是制作红白年糕、备足福橘,还是贴福字、挂春联,都是这种文化自信外化的表现,即人们挂在嘴邊的“年味”。  既然年味意义如此重大,为何其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