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施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42719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流于形式,华而不实”,“着眼问题,淡化过程”,“表热实冷,合作淡然”,“能者独尊,弱者失趣”诸多不良现象。本文从选择适当的自主合作内容、合作学习中的合理分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关系、建立互赖关系这几个方面来谈谈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的感受。
  【关键词】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 目标 效果
  课间,学生的对话引起我的极大兴致,“这节课讨论时你们组回答的次数最多,你一共回答几次?”,“哎,别提了!哪能轮到我?问题都让学习好的同学回答了。”我赶忙上前插了一句,“他们回答的问题你都会吗?”“有些弄不懂,也没听明白,但有些太简单,根本不需要再讨论了!”同学都抢着说。“那弄不懂的该怎么办呢?”我又问,“不知道!”他们说。这样一番话让我沉思良久……目前,大家都在践行自主合作学习,但如何真正实现自主合作学习,我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內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的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我曾听过一节初三英语阅读课《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当时老师在教授新单词句型后,呈现了几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出答案。
  1.When and where was Edison born?
  2.How long was he at school?
  3.Why didn’t his teacher like him?
  这三个问题只要阅读了课文,就能很容易地找到答案,还需要小组合作吗?
  选择的话题要切合学生的生活,有趣味性、可行性与探究性,让学生有话可说。例如,我在教Family Tree这一课时,学完新单词后,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对新的单词进行巩固。每个小组都帮Chen Jiamin设计一个Family Tree,要求必须要用上所学的新单词,并且要给每个家庭成员起名字并写清楚与Chen Jiamin的关系。汇报时各小组派一个代表或全组一起向全班介绍他们组的Family Tree。
  二、科学分组实现合作
  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分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分组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有助于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达到预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彼此协助、相互支持、共同合作,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成效,并达成团体目标。
  三、“自主”是实现“合作”的基础
  没有学生个体的自动、自学、自得的过程,合作学习则是一句空话。教学中,有些课堂从一开始就合作,一直到下课,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是少之又少。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教室里闹哄哄的环境,对于需要安静才能完成的独立思考是根本不可能实现。学生没有思考,就进入了讨论阶段,没有个人见解,哪里还有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基础上的,在学生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这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有成效。
  四、建立多角度的互赖关系实现合作
  我们可以用“荣辱与共”来概括组员之间相互依赖、帮助的关系。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他们这种“生死与共”的关系,即只有所有成员成功,他才能成功时,才会自主地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各个任务。因此建立多角度的相互依赖关系的学习环境相当重要,可以说没有积极互赖,合作学习只是一个形式。
  1.目标互赖。以 Book 3 Lesson 33为例。笔者在引入 What’s it made of? It’s made of...What’s it used for? It’s used for...Where is it made? It is made in...等句型之后,投影列出衣服、邮票等实物,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句型进行小组交流,并定下小组目标“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利用这些句型进行交流”。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在互赖的环境中迅速掌握了学习材料,也提高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技能,而帮助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知识,提高了能力。
  2.奖励互赖。当小组成员通过共同努力,取得了进步或达到了共同目标时,优胜组内的每位成员便可得到同样的奖励。例如:对学生测试后,我给每个组计算出提高分,优胜组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平时成绩给他定一个基础分,如成绩中等的学生,他的基础可定为80分。如果他测验分数是85,那么他的提高分为5分,然后将组内小组成员的提高分相加,总提高分数高的小组胜出。这样做,既增强了组间学生的竞争意识,又促进组内学生的合作意识,促使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差的学生,从而增加小组的竞争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积极的奖励互赖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理论来源于实践,只要我们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不断发现问题,提高认识,找到科学规律,然后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一定会突飞猛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玲.英语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初探.
  [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其他文献
接过沉甸甸的责任去爱别人之前,先学会好好爱自己,然后在爱情里保持独立的姿态。  大二上学期,我谈了场略显仓促的恋爱。我和她结识于一次集体活动,越聊越投缘,加之众人高喊“在一起”,便火急火燎地确立了恋爱关系,前后不到24小时。刚开始看到的是那些闪光点,她单纯可爱、声音甜美、舞姿优雅,理想到仿佛就是终身伴侣的不二人选。  我们每天一起学习、吃饭、健步走,似乎一切都是美好的模样。可好景不长,慢慢地发现我
我还记得在五年级体育课上发生的一幕,“同学们,我们来玩大渔网的游戏……”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些人小声嘀咕:“又是大渔网,没劲!”我发觉孩子们的兴趣不大,便妥协一步:“那我们玩老鹰抓小鸡,反正我们要先热热身。”谁知反对的人更多:“我们又不是三岁小孩,老鹰抓小鸡太老掉牙了!”孩子们的埋怨是有道理的,他们从幼儿园起就接触了许多游戏,有些传统体育游戏在各个年级的体育课堂上一再使用。它们确实对孩子们没有吸引力。
·数字·奥运·  400  伦敦奥运会颁发的金牌重达400克,将是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主要成分是银,金含量约为1.2%,折合人民币约4250元。  361  伦敦决定将原来的地铁站名进行重编,包括贝克街以及骑士桥在内的361个地铁站名称都将被运动员姓名所取代。  26  伦敦奥运会比赛项目共计26个大项,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少了两项(棒球和垒球)。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奥运会首次增设了女子拳
2018年开始,我国在园幼儿数出现大幅度增加,相应的幼儿园专任教师数也逐年上升。可以说,近两年大部分幼儿园面临着较多新教师同时入职的现状。然而,幼儿园并没有大数量在岗新教师培训经验可以借鉴。究其原因,幼儿园是一个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教师培训为辅的场所。大部分幼儿园一周最多只能安排一到两次教研活动,每次时间只有一个半小时,而这个时间段内还要完成幼儿园全体教师的教育教研培训。当幼儿园只有一两位新教师时
做大事的人,需要一点钝感力,需要死心眼,需要对外界关上眼耳口鼻。  曾经,我以为普通人的辛苦不过是指柴米油盐,是指更紧缺的经济、更匮乏的人脉、更短浅的见识——我错了,那可能还包含了被优秀者遮挡视线的茫然、意识到自己平凡的无力感、“这一生不过如此”的心灰意懒。   我终于知道这些,因为一位朋友的女儿,说起她的同学时差一点哭了出来。   她在中考后的暑假,冲劲十足地上了一期托福基础班,开学了才发现
第一次看到海子的名字,是在郭敬明的文章中:“据说海子卧轨自杀后,许多高校大学生焚烧诗集……”  大概是由于这深刻的“第一印象”,海子一度被我归为那种敏感的小文人、小愤青之列。直到高中上了关于他的诗歌的语文课,海子的形象才渐渐丰满起来。他那独特的诗歌理想让我肃然起敬,与此同时,他的死亡也不再让我嘲讽。  海子所独特的,死与诗,这两个字的读音何其相似,不知是不是一种巧合。它们都曾在海子的生命中划过耀
本期选登的数独游戏请各位同学仔细推理,并将推理结果剪下寄薰霉庆市渝北区财富大道19号财富中心财富三号B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关键词】分数的意义;丰富素材;引导体验;追问深思;回顾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1-0059-03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多种课型。其中,概念课的教学通常比较难以操作,尤其是较为抽象的概念课。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纯概念的教学,而不让学生去体验、感悟,学生将无法理解,更无法准确地概括归纳出相应的概念,如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
近年来,洪泽县实验小学从生命的高度,以“成长教育”为切入口,把“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作为办学使命和教育理想,为教师营造适合自己成长的文化,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成长的教育,尊重生命,张扬个性,以“自然、自觉”的意识,“做学创合一”,“做最好的自己”,走出了一条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之路。我们认为,洪泽实小的这种探索,既是对中华民族文化道统的自觉承继。也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积极践行,更是全校师生在李建成校
“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指功课及其进程。在英语世界里,则最早由斯宾塞提出,它是由拉丁语“Currere”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根据这个词源,课程最常见的理解是“学习的進程”。由此可见,课程最早的定义是“学程”。到了近代,由于班级授课制的施行,赫尔巴特学派“五段教学法”的引入,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程序和设计,于是课程的含义从“学程”变成了“教程”。而杜威认为课程即活动,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