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在创造性以及实践性方面都具备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本文中主要结合相关研究以及教学实践,对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任务驱动 信息技术 教学应用
  前言: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可能不会表现出很强的兴趣,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只不过就是打游戏、听音乐等等,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并不是很关心。想要调动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积极性,采取任务驱动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是当前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的定义
  任务驱动,就是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共同围绕一个任务活动中心来进行教学,采取任务驱动,学生就能够对所学生的知识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就可以更好的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完成学习中的各项探索与合作,并且在完成学习任务情况下进行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构建主义下教学理论教学是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而任务驱动就是建立在此基础上一种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叫的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数学情境。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进行各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且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学习西东,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建立比较强的学习能力。
  二、任务设计
  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样,利用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教学任务,也往往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而要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选择和设计更加成熟的任务设计就是必须的。任务驱动主张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比较紧密的教学情境,结合不同的任务设计,来完成各种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充分了解任务驱动中“任务”的本质目的和含义是什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对任务掌控的度,避免过度使用,造成任务驱动效果缺失,要注意实现任务的意义、情境以及可操作性等多方面的特点,与此同时,还要保证任务驱动的大小能够满足信息技术课的实际需求,不同的任务之间是存在一定联系的,因此,任务设计要具备一定的阶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不同的知识单元,设计针对性的任务也是很有必要的,好的任务设计能够很好弥补教材上存在的缺陷。在具体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保证任务设计目的明确以及可操作性
  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践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等三个方面的原则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在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会使一堂课程更加有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将一节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的知识单元,从而就能够设计出更加多的教学小任务,使得学生能够一个一个的掌握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学习也会更加的牢固。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实践往往会比教师讲解起到更加完善的作用,学生实际动手完成一次操作,比教师讲述几遍的效果都要好。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完成演示之后,就会给学生一定的实际操作时间,因此,保证任务设计的可操作性就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任务设计的有效性。
  2.任务设计难度要有一定層次感
  利用任务驱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教师需要建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目的,这与其他学科所要使用的教学方法道理是相同的。任务驱动教学,教师要尽可能设计出符合当前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任务,任务水平如果远远超过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那么任务设计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储备,使任务设计具备一定的层次感,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
  3.保证任务设计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实际实践的可操作性,与此同时,任务设计要尽可能的避免纯理论化的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任务设计的趣味性。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实现任务驱动的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任务设计的更加新鲜,其就能够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够投入更加充足的精力,反之,学生对任务设计没有兴趣,就会导致任务设计不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4.保证任务设计的实用性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形式已经产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变必备的一种途径。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往往能够建立学习与生活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建立起与生活的实际联系,使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之后能够产生成就感,这就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形成更好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教学优势,想要最大程度上实现这种教学方法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建立出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任务设计,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上实现任务驱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卢茜.以学定教,用学科学习任务驱动信息技术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4.10.017.
  [2]邬彤.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9.06.024.
  [3]刘光生.任务驱动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6.08.092.
  [4]彭秀利.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15.147.
  [5]黄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新课标说明:“只靠单一的模仿和强记并不高效,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一定要多采用实际操作、自我发掘以及团队合作的方法。其中,“小组合作”的方式就是课改之后教学重要组织方式之一,这在“课程目标”中就有明确的体现:“加强团队合作以及思维交流,能更好的达到课程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小组合作 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堂策略的一个典型方法,其应用带来了诸多好处,不但加强了老师与学生、
多胚跳小蜂属隶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总科(Chalcidoidea)跳小蜂科(Encyrtidae),该属为世界性分布,目前全世界已知206个有效种(Noyes, 2017)。多胚跳小蜂属能够有效控制农林业害
【摘 要】初中英语是初中教学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众多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未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处在一个难以提升的尴尬局面,于是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建设高效课堂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讨论问题。  【關键词】初中英语 高效课堂 有效教学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等熟悉
【摘 要】初中语文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具备更好的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语文做为交流的工具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开阔学生们的思维。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要想学好语文,就要有首先就要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高效的课堂效率。是学好语文的基础。本文就浅谈高效初中语文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摘 要】在高考中语文不仅总分比例较大,而且难度还较难,尤其是阅读。所以高中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里,应该注重教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随着语文新课程的改变,越来越多的高中老师都采取比较阅读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阅读能力。本文就分析部分教学实例,来研究比较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 比较阅读  高中语文的教学中,阅读尤其重要。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
【摘 要】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成为了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英语阅读教学旨在于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信息获取和加工的能力。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重要渠道。但是,现阶段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水平普遍较低,本文对此作出简要分析及提出几点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能力 教学策略  学生在平时要培养两种能力,英语阅读能力和英语听说能力。其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了当下学生学习
森林采伐和木质林产品使用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自然碳平衡,木质林产品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碳储量变化又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的一部分,木质
【摘 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所在,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实现有效教学。高中化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与学生建立和谐友好平等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讨论中,建立对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以此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有效教学 有效性提升  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新课标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学习知识的过程,倡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各个领域中。为了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各大高校特开设网络学习平台,希望能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课程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文就对网络信息平台的利用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的提升进行研究,分析二者之间存在的一定联系。  【关键词】网络学习平台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效率 提升 利用  时代的进步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有了更高的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是原产我国的十大传统名花之一,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园林绿化和花卉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托桂型菊花因其形状奇特且色彩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