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实践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uan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较多,日常应用也比较普遍,这就决定了如果采取合适的措施,能够帮助中学生通过联系实际,建立良好的趣味性化学基础,解决学科乏味、难以理解等问题。因此,就九年级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应用展开研究与探索,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提升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建议
   相较于其他学科,九年级学生对化学的了解仍处在起始阶段,这一阶段是将化学学科理论转化为兴趣的重要时期,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与实际生活关联性较强,也较为直观的学科。因此,生活化知识教学对九年级化学教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将生活与课本相关联,建立对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理论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从生活中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化学。
   一、改进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固然会将一些必要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教师也能够体会到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但过去并未将生活化教学进行系统的总结,并将其完善地加入带化学教学中来。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化学教师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再一味地照本宣科,要将乏味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趣味性和实操性更强的生活实践,改善学生对化学的固有认知。同时,教师也需要适度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念,可以合理运用现代化技术、信息技术等与中学生更为贴近的教学工具,消除課堂中的乏味与疲倦感,为中学生创造更加轻松的教学氛围。
   二、书本与实际相结合,善用化学实验
   我国普遍通用的人教版化学课本中,关于实验的章节并不少,同时在化学考核中,对实验各个步骤及效果的测试和检验也是重中之重,由此可知,化学实验也是实际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化学实验就应当成为学生中学阶段必学的内容之一。将课本中的实验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展现和演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强有效记忆,还能够建立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与探究欲,为九年级学生建立良好的学科基础。例如,一些较为基础的实验,包括酒精灯的使用,洗涤玻璃仪器等,通过这些也能够帮助学生发展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自主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在实验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操作更为复杂的制氧、燃烧实验等,也能够从最终的实验结果中获得成就感,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三、从生活中寻找答案,导向生活化教学
   学生对未知内容通常都会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答案,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一些未曾关注过的现象,提升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对细节的把控能力,同时也能够满足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实用性需求。例如,在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自来水净化,航天用氧、水下潜艇制氧等,其基本化学原理都是与书中课本知识有较大的相关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化学中更贴近生活化的一面,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带入生活经验,也更方便学生对一些较为复杂知识点的理解。从这一角度来说,化学生活化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拉近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距离,甚至打破其中的隔阂,能够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趣味,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其建立更加丰富、完善的常识体系,了解消防灭火原理与氧气燃烧原理之间的联系,碳酸汽水剧烈晃动会喷涌的原因等。
   四、化学作业设计从生活回归理论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也能够充分体现化学生活化的作用。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模式,布置部分家庭实验,发现生活中常见却容易忽视的化学现象,并通过查找资料找寻其中的化学秘密,在家中利用较为平常的事物进行简单、无伤害性实验,如家庭除水垢、去除铁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习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与作用,进一步建立学习自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做作业,并学会享受其中。除此之外,在这些家庭性化学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现和创作,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创新传统的实验和化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文燕.初三化学教学中生活化知识教学的实践[J].文理导航(中旬),2021(6):69.
   [2]吕锋华.关于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1(3):73.
   [3]沈颖.核心素养下生活化教学法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文库,2021(9):195-196.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思維能力、文化素养等综合素养都需要通过改革语文阅读教学加以有效提升与发展。教学中突出“学生中心”,强调学生参与、培养自主学习、重视能力提升是有效增强学生阅读意愿,扩大阅读量,实现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改进措施;学生中心;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堂教学,成为改革传统课堂教学,实现高效课堂构建,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行,教学改革势头不断强劲,其中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已成为必然。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则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锻炼与综合发展。受学科性质影响,初中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采取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因此,重点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针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为不教”“学为人生”的教育思想。就历史学科而言,作业的设计也要体现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些学科素养,也体现学生学习生命成长的过程,实现从以知识为本位的单维作业目标功能观向以发展为本位的多维目标功能观的转移。为了实现这一融合,草桥中学历史组尝试了多种作业方式。   一、调控总量,分层减负——开发基于学科素养的校本作业   1.复习课:适应学情的校本复
摘 要:音乐教育需要丰富的想象及创造创新,教师若能有意识地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学生便可在习得音乐知识的同时,提升创造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创编;想象;创新;创造   音乐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其音乐欣赏能力,增強音乐美的敏感性,还能启迪心灵及激发创新创造潜能。当动人的旋律像细雨一样撒进学生的心灵,创造和创新的种子便会生根发芽。根据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谈谈小学阶段提升
摘 要:武术内修精神意识,外练强壮体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同时武术作为小学体育中的重要教学项目之一,小学生非常喜欢,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小学武术教学进行探讨分析,完善体育教学中最为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实现体育课堂武术教学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武术教学;现状分析;指导策略;五步拳   武术是我国最为传统的优秀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瑰宝。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发展武术
摘 要:小学体育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强身健体,并培养其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与其他教学科目相比,体育课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游戏拓展是体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方式。游戏教学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灵活性,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对体育课的热爱,并调动其活动参与欲望。以“击打球游戏”为例,对游戏拓展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并为此类研究提供可靠建议与意见。   关键词
【设计理念】本节课借《七律·长征》的讲解与吟诵,使学生深入了解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情况,体会其中的艰苦卓绝,感受毛泽东身上所具备的伟人风采与凡人情怀。   【课前准备】   1.熟读诗词,对诗词中的重难点字词进行重点理解。   2.了解长征历史,阅读长征路上毛泽东的故事。   3.听有关长征时期、抗战时期的歌曲,比如《长征组歌》《黄河大合唱》《红太阳大联唱》等。
摘 要:在新的教育时代下,教材的变动往往是和新课程标准等相关的,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课后习题的变化,确保教学可以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部编版;课后习题   一、课后习题设计的特点   对比之前的苏教版教材,可以发现,同一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种类变多,而且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变得比较高。   例如,在《我是什么》的课后习题中,除了“朗读课文”,还要让学生说一说“我”是
摘 要:农村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国家和社会面前的主要任务。农村小学班主任要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更好地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农村小学班主任也要与时俱进,将这一教育理念运用到班级管理中,以优化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最终实现农村小学生的身
摘 要:社会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对于广大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不仅需要在校园德育中推进,更要在其家庭教育中渗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家庭教育;生命教育;青少年   青少年正处于“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较重,且部分学生还具有很强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因此,在这一阶段做好其生命教育工作,培养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十分必要。家庭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