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渐的悲剧人生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方鸿渐作为新旧交替时代的产儿,是特定时代下中西文化碰撞中的“畸形儿”。方鸿渐的悲剧既是社会所致,也是他矛盾的爱情观和自身性格使然。总之,他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悲剧原因
  一.个人悲剧原因
  (一)玩世不恭、自作聪明
  方鸿渐不满旧社会的社会现实,可是往往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方鸿渐到了欧洲,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意听几门功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生活尤其懒散。”他虽没有本事,却又喜欢卖弄聪明的特征。他觉得文凭没有什么用,却因为家人的重视,内心便觉得一张文凭,就能把一个人的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于是他做了一个假的博士文凭去糊弄所有人。他回国后,县省立中学的校长请他给学生演讲,他却想着“这么热天,穿着袍儿套儿,讲废话,除臭汗,不是活受罪么?”他的心里不仅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而排斥,还有对自身文化欠缺的胆怯。最后不得已在父亲的旁敲侧击下答应了请求。随手翻了三五本历史教科书,凑满一千多字的讲稿,在其中插穿了两个笑话。自己还怡然自得自己的准备结果。但是却在演讲前忘记了带稿子,上台后乱讲一通,引起大家的不满。
  (二)依赖性强
  方鸿渐的依赖性非常强,他的工作没有一个是通过自己找的。银行工作是自己前岳父给自己介绍的,三闾大学是自己的情敌赵辛楣介绍的,之后找的报社工作,是孙柔嘉通过关系给他找的。他自己就像一个寄生虫一样,从来没有自觉地找过一份工作,却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所有的事情都不顺心。鸿渐不仅非常懊悔去年自己来内地,而且还懊悔听了孙柔嘉的话回上海。在小乡镇时,他怕人家倾轧,到了大城市,他又恨人家冷淡,倒觉得倾轧还是瞧得下自己的表示。
  (三)清高、怯懦
  方鴻渐是一个自我清高却又怯懦的人。当他、苏文纨、董斜川、诸慎明等人在一块探讨诗歌时,他觉得自己没有董斜川有本事,不敢乱发言。当董斜川讲“陵谷三原”的时候,方鸿渐只是怯懦的问道:“不能添个坡么?”他没有读过《散原精舍诗》,便内心产生自卑感,不敢发问,怕斜川笑他外行人不懂。但是方鸿渐骨子里面却有着中国留学生的清高,他不愿意给中学生演讲,觉得是讲废话,活受罪;不满买办阶级,尤其是不满意孙柔嘉姑母的做派,因此坚决不做她姑母的走狗,不在她的手下办事;他也不满国统区的统治,因此当编辑部主任辞职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辞职,只因为不愿意同流合污。这些做法真实的折射出方鸿渐作为知识分子骨子里的清高。
  (四)正直、软弱
  方鸿渐是一个即正直又软弱的人,在赴三闾大学的途中,他知道学校每给孙柔嘉寄邮费,便觉得不公道,觉得这太岂有此理,认为孙小姐第一次出来做事,却没有补贴,完全不合事理。于是让赵辛楣到学校后,为她争取津贴补助。方鸿渐为孙小姐出气,却让赵辛楣去争,自己躲在一边。孙柔嘉的姑母为俄国人办事,方鸿渐和孙柔嘉回到上海,投奔在她的旗下。方鸿渐内心看不惯买办的媚态,骂她是资本家的走狗,心里对他们极其不满意,但是自己却不敢与她正面交锋。他的怯懦也让他一退再退。
  二.社会即群体原因
  (一)家庭与个人的冲突
  家庭是社会的一部分。童年早期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会持续一生。在封建家庭社会,方鸿渐从小接受的是长幼尊卑的森严礼教、荒唐可笑的陈规陋习,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要光宗耀祖,扬眉吐气。上大学的时候,他羡慕大学生自由恋爱,于是壮着胆写信给父亲说要解除婚约,却被父亲严厉斥责,吓得缩了回去。而等他回国后看到的仍是婆媳间的相互敌视,妯娌间明争暗斗。这样的现状使方鸿渐以及他的小家庭必然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当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后回到婆家时,他父母因为骨子里的封建意识而产生的对孙柔嘉的偏见以及妯娌间的互相嫉妒、埋怨让方鸿渐内心极度失望。结婚后父亲让把钟挂在墙上,即使孙柔嘉反对,他仍然坚持把走针已经不走的钟挂在墙上,只为遵照父母的意愿。他内心小小的斗争涟漪早已被封建家庭的熏陶消耗殆尽。方鸿渐就是这样一个即使接受了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但是骨子里受家庭影响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的人。
  (二)工作环境与个人的冲突
  方鸿渐在银行、三闾大学、报社这三个地方待过,但是矛盾冲突最大的是在三闾大学这样的环境。三闾大学虽然只有一百多个学生,几十个教师,但派系之复杂,人际关系之错综,令人生畏。偏僻闭塞的三闾大学,表面上肃静、井然有序,實际上却充斥着卑鄙、庸俗、猜忌和倾轧。这个大学里面,老奸巨猾的校长在欧洲学的生物学,擅长的确是浑身政客解数;厚颜无耻的历史系主任韩学愈是在国外买假文凭的假博士,连太太也是白俄冒充的假美籍夫人;还有痞气十足的李梅亭、奴颜膝卑的顾尔谦等丑类动物。他们眼中只有一己私利而无国家和民族,过着消极被动、无聊空虚的生活。方鸿渐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生活,虽然他不屑于顾尔谦、李梅亭等人为伍,同时有强烈的正义感,对学校的腐朽、尔虞我诈、黑暗等不公平事件有不平,有愤怒、有挣扎。但在行动上,却缺乏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因此常常盲目行事。以至于不断被人利用,在这场买办文化和官僚政治的庞大乌云下,成为斗争的牺牲品。
  (三)个人与社会的冲突
  任何悲剧冲突,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现实的社会矛盾的反映。《围城》中方鸿渐所生存的时代,是内忧外患的中国,方鸿渐他们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是爱国的,但是旧中国没有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他回到上海,在华美新闻社任职,因为发表的新闻言论太过于激烈,总编辑王先生愤怒辞职,方鸿渐不顾孙柔嘉的反对也毅然决然的辞职了。因为他的失业,孙柔嘉像她的走资派姑姑寻求工作,但是方鸿渐愤而拒绝了她,表示“不做资本家的走狗”。方鸿渐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是有反抗精神的。但是方鸿渐这样一个没有大学问和能力、没有斗争的本领和手段、不愿向官僚和走资派靠拢、没有靠山也没有真本领的人,在面对现实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时,缺乏与之对抗的理性、热情和力量,只能走向失败和毁灭。
  三.婚姻、爱情悲剧
  方鸿渐爱鲍小姐只是为了打磨自己无聊的时光,在船上枯燥的生活使他想要消遣自己的无聊。他和苏文纨结合也只是为了体面。而孙柔嘉这样一个女性人物更是导致了他的悲剧。她先是“装傻式”的亮相,她会对毫无用处的方鸿渐说“我什么事情都不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商量······方先生,你肯教教我么?”再到精心策划“家信计谋”,使方鸿渐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到她爱情的陷阱。但是她本身是一个非常有自己原则的人,并且善于猜疑妒忌,有心计,而且主见很牢固,总是喜欢用自己的道德准则去驯服方鸿渐。她想要方鸿渐对她一心一意,抛开所有的人,只为她一个人服务,想要方鸿渐按照她的意愿生活,而方鸿渐偏偏不喜欢女人把丈夫当自己的职业,不愿自己在婚姻上成为女人的饭碗。他们两个人本来就是在互相没有磨合的情况下结合,方鸿渐并不爱孙柔嘉,他们的结合就像一场闹剧一样,只是觉得两个人合适。但是婚后方鸿渐的软弱、无能、缺乏行动和孙柔嘉的蛮横无理、对丈夫声势逼人的轻蔑、对他家人朋友不感兴趣等使得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大,他们总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断地争吵,直到争吵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三联书店,2002.
  作者简介:周帆,女,汉族,现就读于青岛大学文学院2016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批评家应该是一个科学的分析者,公正的分析者,要独具只眼,在承认一切人性存在的同时,也要学会接受一切灵性活动的可能,作者在评《边城》时认为,《边城》艺术是谐和,光与影的适度配置,每一个厚道简单的灵魂,都是真淳生活的体现。  【关键词】:边城;自然;和谐  文学评论家李健吾先生在评沈从文的《边城》时写到:“批评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文学评论,才是一个批评家的使命。大多数文学
期刊
【摘要】:本文利用对孟姜女故事的民间文学解读,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出发,结合秦皇岛地域特点,通过对典型孟姜女哭长城儿童读本解析,探讨适合儿童的孟姜女故事的翻译传播策略。  【关键词】:孟姜女故事;儿童;翻译策略  一、孟姜女为代表的民间故事现状  民间文学是中国劳动人民口头创造,人民群众中广外流传的一种文学作品。民间文学反应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人民的审美观念,又有自己的艺术特色。但是,《人民日报
期刊
【摘要】:残雪是“先锋派”代表作家,不断的向人们诉说着关于灵魂的故事,其创作方式深受西方现代派作家的影响,其叙述方式极具个人色彩。孤独是一种主观色彩相当浓厚的体验,任何人无法逃避,它是每个人都必须正视的生命的本然状态,而这种体验呈现在残雪的小说中则表现出多样的意蕴。  【关键词】:残雪小说;孤独意蕴;生命意识  残雪认为自己创作小说的方式可以称为“自动写作”,这种写作方式近似于巫术,属于新实验文学
期刊
【摘要】:《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的经典着作,墨家学派作为当时社会上的显学,提出的许多思想对当时的主流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墨家思想体系中的“节用”和“节葬”思想中就包含了很多生态理念,对后来有很深的影响,我们应正确看待。  【关键词】:墨子;节葬;生态思想  《说文解字》曰:“节,竹约也。”有节省、节制的意思。《礼记·檀弓》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
期刊
【摘要】:《东坡志林》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所作的杂说史论,内容丰富驳杂,皆属信笔而作,多方面反应了苏轼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是苏轼内在性情的自然流露。《修身历》、《名容安亭》虽是《东坡志林》中较为短小的两篇笔记文,但却是苏轼人生主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即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想的集中表达。《修身历》主要体现了苏轼的儒、道思想,《名容安亭》主要体现了苏轼的佛禅思想,二者共构成了苏轼“出入儒道,濡染佛禅”的
期刊
穿梭的人群...嘈杂的工地...吆喝声....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这个有着无数高楼大厦,摩登广场,有着灰色的天,心灰意冷。有许多事物我们并不关心“今天股票又跌了,啊?”“哎真是,这个标又没中”“我们什么时候去新开的商场?”。走在街上我们被这些声音所包裹,这些声音包裹着的我们却往往忽略了那远处微薄的求助声.....尘肺。  尘肺-患上这样的病的人,严重的会完全丧失劳动力,甚至有的时候连睡觉都不能够
期刊
【摘要】::《二十四诗品》是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中的一部极为重要的诗学专著,全书以简练而形象的语言概括了二十四种诗歌风貌,其中的相关理论主张对宋代以后的文学思潮、文学创作和文学流派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诗论;阐发;比较  《二十四诗品》即为二十四篇诗论,“品”即品评、区分之意。司空图肯定了诗歌创作中的不同风格,并且对各种风格的特点进行了区别与品评,细致的解释了诗歌创作中的相关问题,是对
期刊
【摘要】:萧红师承鲁门,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一位女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与才情自觉观照中国底层妇女的命运,她笔下的悲剧女性多带有鲁迅因子。他们同写“故乡”中的女性,通过塑造共同的性格特征和悲劇命运,揭示出女性生存的困境与病态的灵魂,从而替她们向这个“无爱的人间”发出呐喊与控诉,在表达共同价值取向的同时完成一次精神上的归乡之旅。  【关键词】:悲剧女性;批判继承;“归乡”情节  一、无爱的人间  在中国几
期刊
一、概述  《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由唐朝魏征等人修撰,共十志八十五卷。其中,《隋书·音乐志》有三志三卷,为志八(卷十三),志九(卷十四),志十(卷十五)。根据文本内容来看,《音乐志》所录内容可分三部分。乐志上卷著录乐之总述、乐之简史和梁、陈音乐,中卷录北齐音乐、北周音乐和隋开皇初乐事,下卷述自隋开皇九年至隋末的音乐。[1]而在各朝乐志中,礼乐制作和雅乐歌辞、舞辞占比例最大,充分的体现了宫廷
期刊
【摘要】:《苔藓》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加拿大)的短篇小说,该小说通过描写中年语境下的分居夫妻和丈夫情人之间的一天,向读者展现了中年时期异性间的角色差异。文章不再以女性视角,而是通过男性气质的角度解读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对于激发读者的换位思考、宣扬男女平等的理念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男性气质;《苔藓》;中年语境  一、引言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被授予给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