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地气的国菜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tom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肉的吃法千千万,普及程度最高的恐怕非红烧肉莫属,堪称最接地气的国菜吧。
  红烧肉不属于任何菜系,但似乎哪个菜系都有它的影子。山东有咸鲜酱香的鲁味红烧肉,上海有用花雕煮得酥润的本帮红烧肉,苏州有浓油赤酱、甜而不黏的苏式红烧肉,而湖南流行的是红亮微辣的毛氏红烧肉。据说毛泽东不吃酱油,所以地道的毛氏红烧肉是只用糖炒色而不加酱油的。一位朋友从武夷山归来,十分理性地评论了岩茶,然后眉飞色舞地介绍开了在茶农家吃的红烧肉:“那老柴锅烧出的肉用岩茶水焯去腥,加了自酿的米酒,混合着肉香、茶香、酒香,简直香透了,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香的肉!”
  盡管各地都叫红烧肉,但做法却无一定之规,唯一的共同之处是必选五花三层的猪肋条。烧肉不但可以用水,还可以用烧酒,甚至用啤酒。黝黑黝黑的大铁锅先用大火烧开半小时,再改用小火慢慢煨着,煨的时间越长越出肉味儿。那份醇厚完全仰仗着漫长的时间和踏踏实实的功夫。直煨到作料的滋味深入到瘦肉的每一丝纤维、肥肉的每一颗油滴里,才能烧出妙不可言的极品。盛进大碗带着浓浓的香气端上来,整个家里都香透了。
  有人把肉炸了再烧,这样做的肉不会收缩,看着漂亮,而且省火。不过炸过之后油会封在肉里,吃上两小块就难免腻了,而且口感也不够软烂。对于吃肉,首先是味,其次是香,再次才是色。好的红烧肉入口松润,咬上去有微弱的抗拒力,稍微一咀嚼就酥烂无形了。
  有的人烧肉要加各种配料,比如冬笋烧肉、梅干菜烧肉、栗子烧肉、百叶结烧肉、鳗鲞烧肉等等。不过,至醇至纯的红烧肉只用鲜酱油和冰糖慢慢地煨,那才算得上是三个月忘不掉的肉味。
其他文献
启功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由于求字、求文、求教、求事、求赴会者接二连三,他觉得自己像个动物园里的大熊猫,于是就在门口贴了张字条:“大熊猫病了,谢绝参观。”或许是“大熊猫”偏于含蓄,敲门声仍不绝于耳。于是,他又改贴字条为:“启功冬眠,禁止敲门;如有违犯,罚款一元。”且在下面挂了个“罚款袋”。虽然“罚款袋”中一直是空空如也,但敲门声却也少了很多,这个“严重警告”还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荷
老王的孩子们孝敬父母,一口气给老王家安装了三个海尔空调。  天热了,室内温度达到了近三十摄氏度,老王换了短打扮,喝着大碗茶,吃着西瓜,觉得很舒服。  孩子们来了,大骂父母吝啬:都这样热了,怎么能不开空调?你们就不知道,美国的尼克松总统专门在夏天大开空调,然后在白宫的总统办公室生起壁炉,总统喜爱欣赏壁炉里劈劈啪啪燃烧着的火焰呀!知道吗,这不是浪费,这是派!  叭、叭、叭,三个空调都打开了,凉风习习,
浪漫主义菜名  中式菜肴的命名,是一门极为高深的学问,某种程度上,就是一部厨房版的《文心雕龙》。菜名的学问博大精深,简而言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流派:  第一,现实主义———基本特征是:基本烹饪手段+食物原来的名称,例如烧鹅、烤鸭、炖鸡、酿茄子、红烧肉,等等;有的时候,这条基本公式也可以变化为:食物A+烹饪方法+食物B,例如韭菜炒大葱、西红柿炒鸡蛋,等等。  第二,浪漫主义———此乃称霸中式菜肴命
饭桌上家人吃得欢,我征求意见:“明天吃什么?”  “随便!”“随便!”  “随便”其实是不随便。就像老师出个什么都任选的写作题,看上去自由度高,但往往难得高分,因为所有的要求,老师早已心中有谱,学生倘若真的放开了———自由地写,距离老师的要求可能会很远。  准备一顿饭也是一项需要想象、构思、选材、布局、前后照应,最后让目标人群也就是家庭成员检验接受的工程,跟写文章差不多。一般情况下,一周之内,我不
广州牛杂有别于北方爆肚儿和炒杂碎,不但有牛肚、牛肠、牛百叶、牛肝、牛肺、牛腰、牛肾、牛血,还有不属于牛杂阵营的牛腩,而且一开始就跟萝卜搭配,从不分离,海枯石烂般的姻缘。创造这种搭配的,是个回族厨师。清光绪年间,这位回族师傅在光塔寺附近开店,用牛杂、萝卜加上花椒、八角等五种香料调和的酱汁焖煮,直至萝卜吸入牛杂的肉香、牛杂渗透了萝卜的清甜为止。  在家制作牛杂的要诀是,选料要绝对新鲜。牛肚内壁有无数褶
“酒是蒸馏的艺术”,这个艺术蒸出不同性格的人———德国人说:“酒能打开话匣,但不能解决问题”;俄罗斯人说:“酒可以保存东西,但不能保守秘密”;法国人说:“酒是血,酒是爱情”。你也许还有话可说酒是精湛的艺术品,是男性世界万千享乐中的头把交椅。  俄罗斯以生产“伏特加”著称。伏特加是烈酒,饮时令喉咙“燃烧”。俄罗斯人饮酒习惯也是大杯,而且要干杯,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男人,所以一瓶酒打开后就没有机会再盖起来
三十多年前,四川绵阳还是一个古旧小城。秋天的一个夜晚,窗外風雨飘摇,室内灯光黯淡,重病已久的母亲把已近中年的儿子叫到床前,双手哆嗦着,从一个漆色斑驳的木盒子里拿出一蓝布包,打开包裹得层层叠叠的布包,里边有两张发黄的纸片。母亲神色紧张而庄重,把两张纸片交到儿子手里,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完之后,面容变得平静,像心里终于放下了一块沉重的大石头。不久,母亲就静静地离开了人世。  儿子姓廖,叫廖开太,那
辣椒通常就是个被使来唤去的丫鬟命,无论切丝还是切片,大多只能作为配料。然而辣椒出人头地、独当一面的机会并非完全没有,炒辣椒片、辣椒瘪,就是全部由辣椒来演绎,唱绝对主角。  青辣椒过一下水就洗干净了,握在拳眼里,按住蒂柄朝里轻轻一推,再抽出来,就将籽心拔尽。随手一刀拍成碎裂的片,入油锅炒,加蒜片、豆瓣酱,再放点盐、糖和醋,略焖片刻,装盘前勾点水淀粉,就是炒辣椒片。如果辣椒没有被拍裂,而是完整地下锅煎
英国的约翰·安东尼·乔治·罗伯茨先生写了本《东食西渐》的书,内容是研究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饮食文化。一读起来,发现与其说是西方人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解史,还不如说是误解史。比如,他认为爆炒是中国烹饪的重要特色,却说发明这种快速简便的烹饪方法与中国的燃料短缺有关。不管此论是否有理,但换个角度一想,爆炒还真不失为一种节能方式。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何止燃料匮乏,几乎什么样的物资都不算太丰裕。这书上有一节统
顺德人对食事的精细追求往往体现在最日常的菜式里,比如各类小炒,乃至一饭一粥。拿粥来说,順德的粥与潮州的粥就截然两样:潮州粥看起来像泡饭,粥中可见完整的煮透后肥胖的米粒;顺德粥是清粥,不见米粒,顺德人称之为毋米粥。  毋米粥,不是没有米的粥,而是把米煮化了,化得不见米粒的粥。  毋米粥的粥水浓稠雪白,正是“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这是粥之上品,也是顺德人的最爱。顺德人认为“粥韵宜清”,贵在纯洁细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