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
  [关键词]数学 求知欲 思考
  思维的积极性、求异性、广阔性、联想性等是发散思维的特性,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抓住这些特性进行训练与培养,既可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一、激发求知欲,训练思维的积极性
  思维的惰性是影响发散思维的障碍,而思维的积极性是思维惰性的克星。所以,培养思维的积极性是培养发散思维的极其重要的基矗在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意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例如:在一年级《乘法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师可先出示几道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有乘法意义的依托,虽然是一年级小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了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能否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呢?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予以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4+2=2×7……虽然课堂费时多,但这样的训练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还经常利用“障碍性引入”、“冲突性引入”、“问题性引入”、“趣味性引入”等,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探知思维活动,这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在学生不断地解决知与不知的矛盾过程中,还要善于引导他们一环接一环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二、转换角度思考,训练思维的求异性。
  发散思维活动的展开,其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改变已习惯了的思维定向,而从多方位多角度——即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这也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向,也就是说学生个体(乃至于群体)的思维定势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十分注意培养思维求异性,使学生在训练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与能力。例如,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加法转换成乘法,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189-7可以连续减多少个7?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189里包含几个7,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训练,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使所学知识有所升华,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掌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训练。在教学中,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十分注意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训练。
  三、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四、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由此及彼,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仅要让学生多掌握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解题思维,从而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
其他文献
相干激光雷达距离像与目标表面物理结构特性密切相关,体现目标的本质特征,在目标识别领域引起广泛关注。数据采集过程和采集成本决定了激光雷达不容易采集到大量的图像。在小
[摘 要]阅读对于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阅读就没有语文学习。文学其实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在模仿别人的同时,整合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如果没有模仿,也谈不上创造。试问,在学生的作文世界里,有多少是见所别人之未见,想所别人之未想?感所一已之独见呢?无非是“拿来”主义,在模仿的基础上,所谓的再创造。包括我们成人的创作,作家的创作,其实也不过是在重新整合自己的阅读经验,阅读认识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留足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善用激励性评价,让学生焕发活力 。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才会充满魅力、灵性,充满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活起来  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热潮,焕发青春的气息。活力四射,激情飞扬,理想中的数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为导向。的确,发展性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挣脱了以往只盯着学生学业成绩的束缚,强调对学生发展的全过程的密切关注,改变了教师的育人观,帮助教师形成对学生发展变化的正确而全面的认识。课堂教学作为直接面对学生发展变化的阵地,可以使学生的细微变化都处于教师的“显微镜”中,通过适当的评价,能够促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有利于学生掌握全面的知识。以下就
[摘 要]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的心思都花在尖子生和后进生身上,那么损失的就是大头,而且对中等生也的确是一种不公平。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感倾斜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让中等生发挥主体作用。一旦这部分学生的潜能被调动、被激发,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潜能 激活 思考  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的人数比例最大,成绩波动也明显,既可上升到优等生队伍,也可下滑到后进生行列。由
[摘 要]作文教学应成为培育思想者的摇篮,创新发散思维的诸多特性是靠联想来展示和发挥的。展开想像的翅膀很多问题可以出现新的转机。联想的主体可据某一点出发,任意发散,既无一定方向,也无一定范围,从而使主体可以张开思维之网,冲破一切禁锢,尽力接受更多的信息,进而产生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关键词]作文 教学 回归生活  作文教学的本源来与生活,叶圣陶先生曾呼唤的“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
[摘 要]电子白板是汇集了尖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高科技手段研发的高新技术产品。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可以配合投影机、电脑等工具,实现无尘书写、随意书写、远程交流等功能,还具有快速有效的人机交互功能,故已开始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辅助设备进入中小学教学。 教师有必要充分认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价值,并结合课堂教学需要,掌握高效利用电子白板的方法,充分发挥电子白板对教学的辅助价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新疆焉耆县维吾尔族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高血压水平及SUA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纳入冠脉支架术后仍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组(试药组)。两组术后定
1对象与方法患者,男性,41岁,山西芮城县人,长期居住于农村。主因“胸痛4 d”入院。患者于4 d前劳累后感心前区绞痛不适,伴有胸闷、全身乏力、大汗,休息后不能缓解,无呕血、头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