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事件”之后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bagg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我是学校的一名专职心理教师,每周有初中的心理课。一天上课之前,我进初中年级办公室的时候,有一位老师很生气地对我说,他所教班级的王佳(化名)和另外一个班的李浩(化名)同时喜欢上一名女生,而这名女生和李浩的关系比较好,不太搭理王佳。王佳怒火中烧,召集了几个高个儿同学下课时堵在李浩班教室门口,幸亏有老师看到后制止了一起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件事情影响较大,学校德育处给予王佳记过处分,班主任也对王佳的行为感到震惊和气愤。班主任对王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教育,想通过批评教育让他的行为有所收敛,不要再做这样的事情。可是,王佳在受批评的时候还低着头,走出办公室后就像是没事人一样了,说说笑笑,把班主任气得够呛。
  对于王佳,我有所了解,据老师们反映,他进入初二之后,不再像以前那么老实,总是犯点小错,惹点小麻烦。对于这样一个孩子,在经历了这些之后,他会有什么感受呢?他会真正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了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进他们班后特别留意他的表现。他看起来有一点儿打蔫儿。看来,这件事情对他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课前的说笑应该是一种伪装,这个不服输的家伙。于是,我找了一个机会,对全班学生说:“课下老师需要找几位同学做一个小调查,点到名字的同学中午休息的时候来找我。”然后随机点了几名同学,其中包括他。因为心理咨询的方式是主动前来咨询会比较有效,但是对于这个学生,我想如果不是我叫他过来,他是不会愿意主动和老师有交流的,毕竟在办公室里经常受到批评,换做谁,也不愿意再去办公室了。所以,我就采用这个方法,将他包括在几名同学之中,希望他可以少几分抵触情绪,而且也不会被其他同学认为是老师专门找他谈话的。
  中午休息的时候,同学们都按时过来了,我说要单独约谈,每次一个同学。其他几个同学,我都是随便聊了几句就让他们先走了,最后只留下王佳。我们开始了谈话。
  “王佳,让你久等了啊。吃饭了吗?”我问。
  “吃过了。老师,您有什么想了解的,您就说吧,我还要回班呢。”王佳笑呵呵地跟我说。
  “哦,其实,老师今天主要就是想找你过来谈谈,担心只叫你过来会受到其他同学猜疑,所以,多找了几个人。老师看你心情不是很好,想知道是发生什么事情了?”我表明今天叫他来的目的,但没有直接跟他说我已经知道了他昨天做过的事情,先从他现在的情绪入手,也好破除他的心理防备。
  “哦,没什么。”他听我这么说,突然不再保持笑容了,而又换上上课时候那个蔫蔫儿的表情。
  “真的没什么吗?”我轻声追问,保持语气平和,我想,他心里现在肯定是在斗争,该不该和我说,如果说了,会有什么后果。所以,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给他一个心理暗示,我接纳你将要说的一切,请放心。
  “就是昨天我找了几个同学要和另一个同学干架来着。其实,我就是想去吓唬他,并没有真的想打架,结果被老师看到了。我知道我错了,老师,真的,让我回去吧。”他又换上了笑容,跟我说。
  我知道,他这是在试探我,他肯定猜到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他认为我会批评他,所以先表明他知道错了,然后告诉我他的想法: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没有什么好说的。他想回班了。
  “哦,打架了?事情严重吗?”我故意没有接他说的要回去这个话茬儿。我知道他在这里不安的原因是因为他现在还没有准备好要和我敞开心扉,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想要批评他。
  “被记过了。”他笑容不再灿烂了。
  “哦。”我的叹息声中透露了明显的关切和同情,“这么严重呢,你现在肯定心里不好受吧。”
  “嗯。我就是想吓唬他一下,没有真要打的意思。”
   我没有说话,我想,他还有要解释的地方。
  “老师,其实吧……”他抬起头,想说,可欲言又止。
  “放心,老师看到你今天心情很不好所以想帮助你,你跟我说的一切,未经你允许,我不会和其他人说的。”在心理咨询室谈话,保密是重要的。
  “我喜欢上我同班的一个女生,这个女生也喜欢我,给我写过情书,还天天给我发短信说喜欢我之类的话。我其实就是觉得和她聊聊天,说说话挺好的,没别的。可是最近,她和我要去打架的那个男生走得很近,天天说说笑笑,放学还一起走,我心里不舒服,所以,找了几个同学想去吓唬一下那个男生,让他别和她走得这么近。就是这样。”他慢慢地跟我说着事件的经过。
  “哦,原来是这样。难怪你要采用这种比较极端的做法了。你喜欢这个女生班里同学知道吗?”
  对于青春期的这种喜欢的感觉,很多人都有过体会,这是由于青少年到了青春期,性荷尔蒙的分泌增加,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系列变化。这个时期,是异性交往中的接近期,对异性产生好感,萌生喜欢的感觉很正常,有些大人过分看重这个时期孩子的感受,将孩子本是清纯的喜欢硬逼到恋爱乃至情爱的高度,这是不可取的。最好的态度就是接纳、尊重,告诉他们这个是青春期正常的心理表现,是异性间友谊的表现形式。
  “应该都知道吧,她发给我的说喜欢我的短信被同学看到了。”
  “什么?你将女生发给你的内心表白给别人看了?女生在场吗?”我想,我有些知道女生为什么不愿意理他了。
  “在。我不是故意的,是别人拿我手机玩,无意间看到的,然后就在班里读开了。”
  “哦,然后呢?”我没有立即做出评价。
  “后来,班里就说我们俩是一对儿什么的,但是那个女生从那以后就不太愿意和我说话了,晚上也不怎么发短信。都是我问她。后来,我发现她和另一个男生一块儿走了。我想不通。”
  “你不知道什么地方惹到她了,是吗?”
  “嗯。之前好好儿的啊。”
  “老师想问问你啊,如果你发给那个女生的短信在班里被公开读出来了,你会有什么感受?你希望那个女生当时怎么做?”
  初中生因为处于青春期,自我中心意识还很强,考虑问题往往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容易进行换位思考,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引导他了解当时的做法有哪些不妥之处,说出来不如让他自己体验一下。
  他想了一会儿,感觉突然眼睛湿润了,说:“老师,我错了,是吗?”
  这个时候他是真心地发现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妥,但我还是问:“为什么这么说?”
  “要是我,我希望她能够当时站出来把手机抢过去。当着大家读出来,我肯定觉得没有面子了。我当时没有这么做。我就在那儿看着他读完,还笑呢。当时没有考虑这么多,现在看来,我伤到她了。”
  “你能这么想,说明你是一个能够考虑到别人感受的男生,之所以当时没有想到,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想问题,不能够全怪你。现在知道女生为什么不愿意理你了?在最需要你提供保护的时候,你没有做到。女生当时肯定很无助,要是我,我真的恨不得钻进地缝里,事后恨死你。而她并没有,只是不怎么和你说话了,没有责怪你,她很大度呢。”
  他点头。
  “现在怎么办呀?老师。”
  “你觉得呢?”
  “我该跟这个女生道歉。继续交往的可能性不大了。只要我别再伤到她就好。”
  我不大相信这是一个14岁的少年说出来的话,能够这样想真的是很不错了,他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呢。
  “嗯,老师觉得你这样想很好,不过老师建议你,这次的道歉最好能够低调一些,私下里和女生说,不然又会全班皆知,对女生不好的。”
  “嗯,其实我事后也知道自己找男生打架、吓唬他不对,以前我们还是哥们儿呢。只是觉得这个人不够意思,现在想想,我挺差劲的。我爸也说我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学习,恋爱的事情等到大学也不晚。我也知道,只是之前我总也想不通为什么那个女生不理我,找我的哥们儿了。我觉得挺丢脸的。您这一说,我才发现,我把人家脸面先丢了。当时别人读的时候,那个女生其实就愣在那儿了,我现在才想起来,她心里肯定很难过,我怎么能这么做呢?这确实不是男人该干的事儿。老师,我挺后悔的。”他看了我一眼,然后又抬头看看天花板,我能够看出他是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泪水。
  接下来是一段时间的沉默,我给他时间调整情绪。
  “你能够认识到这么多,老师很高兴,不知道现在你的心情怎么样了?”
  “心里真的觉得有些难受了,我真的知道我错了,我得回去和女生道歉,男生我也要道歉,不管怎样,这种做法挺不对的。”他说话的时候,眼眶一直是湿润的。我想,这次谈话起到了效果。
  “王佳,很多老师觉得你其实是个聪明的男生,对你寄予希望,觉得你不该只是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更好才对。通过今天的谈话我也有这种感觉,你能够想到这些,说明你情商方面还是很高的,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你现在处于青春期,关注异性很正常,愿意与异性同学接近是这个时期的一个普遍现象,而这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人生异性交往的课程才刚刚开始呢。不论以后你和那个女生会不会成为朋友,通过这么一件事情,你也变得成熟一点了,你学会从别人角度思考问题,这也算值得了。老师相信你以后的路会越走越顺。”
  “老师,谢谢您。要不是您,我一直想不通,现在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您看我的吧。”
  这次心理辅导后,很多老师说王佳变了,仿佛突然之间长大了,不再像一个小男孩天天打打闹闹,对老师也很有礼貌,精神面貌很好。他后来跟我说,他已经跟那个女生道歉了,得到了原谅,现在两人是普通同学。他发现,做普通同学感觉更好。那个男生他也道歉了,现在两人还是朋友。看来经历了这件事,他成长了。
  
   思考
  
  从学生的感受出发教育学生,把责任还给学生
  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先从学生的感受出发,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委屈与不满。在学生的发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学生的一些错误认知,这个时候,我们再通过引导,让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所在。多采用换位思考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自己设计解决方案。这个阶段,有的学生总爱问:“老师,你说怎么办啊?”想把责任推给老师,学生的想法就是:“办好了,我替你办的,办不好,不怪我,是你叫我这么做的。”所以,要将责任还给学生,问问他该怎么办,相信学生有能力处理好。
  
  青春期心理教育不可忽略
  青春期的学生,正在从异性疏远期向异性接近期过渡,他们对异性好奇,进而产生好感,渴望与异性接近,但又不知道如何接近才是适度,如何才能够更好地与异性交往。所以,青春期心理教育不可忽略,开设青春期心理健康课程,围绕青春期遇到的传闲话、起哄、互生好感,以及接到情书、发出约会等问题展开探讨,给学生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并及时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给与疏导,会更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问题生”宜疏不宜堵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孩子对于教师犯错就处罚的方式不屑一顾,因为,他认为老师根本就不了解他,忽略了他的内心感受。青春期是容易冲动的阶段。王佳那件事之所以差点变成一个恶性事件,就是因为孩子没有找到恰当的宣泄通道,他感到受到了屈辱,记过处分可以使他一段时间内强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尽量不惹事,但是如果心结不打开,没有人给他理解和尊重,只是一味责怪,那么他内心的压力就无法释放,早晚还会出事。很多的“问题生”其实内心是比较孤独的,因为缺乏良友,所以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粗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如果教师能够在发生问题后,少一分责怪,多一份耐心倾听,听他把话说完,让他有机会宣泄自己的情绪。只有感到对方理解自己,他才愿意接受这个人的帮助。■
  □栏目编辑 江泓
其他文献
今天早晨刚到学校,在传达室就被一位家长拦了下来。拦住我的家长看上去很激动,我让他别急,并请他来到我的办公室,给他倒上一杯茶。也许是我这一系列真诚的举动对他有所触动,他坐在沙发上,冷静了许多。这时,我才请他说说拦我的原因。  原来,这位家长的女儿是我校五年级的一个学生,在昨天体育课上被班上的一个男同学用小石块砸破了头(伤口不大,大约1.5公分左右)。而当时体育老师以及小女孩的班主任仅仅是将小女孩带到
本文重点解读了GB/T 34590.9-2017《道路车辆功能安全第9部分:以汽车安全完整性等级为导向和以安全为导向的分析》.通过对关于ASIL剪裁的要求分解要素共存的准则相关失效的分
7月13日至14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并先后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体现了我们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对于教育发展,我们认为要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具体到顺义区,作为北京市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作为北京市重点新城,
良种白沙枇杷“冠玉”茎尖在MS+(6-BA,1.2mg/L)+(NAA,0.4mg/L)+(GA3,0.5mg/L)培养基上展叶,在MS+(6-BA,1.75mg/L)+(NAA,0.3mg/L)培养基上增殖,在1/2MS+(NAA,0.5mg/L)培养基上
中央民族大学刘永佶教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主义·方法·主题》一书是其研究创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立论的根基。作者指出了社会主义及
2010年是首都基础教育丰收的一年:各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十一五”规划圆满完成。随着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颁布,关注民生、敬畏规律、规则先行、低碳发展、包容性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等词汇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丰富的思想。可以预计,2011年首都基础教育将注定是崭新的一年。  更加强调公平与均衡,这是首都基础教
作为数学教师的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每天辛辛苦苦地备课、上课,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又是什么?为什么有的教师教了10年、20年,所上的数学课还是那么无味、苦涩?看到很多学生怕学数学,对数学学习有畏惧,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有何感想?    真正有意义的教学是观念性的教学     纵观我们的数学课堂,我认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图解知识的教学。上这种课的数学教师不能说不努力备课
将虹鳟两种肿瘤坏死因子TNFα1和TNFα2基因的成熟肽编码区域,用带有BamHI和HindIII酶切位点的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并连接到pQE30表达载体
张鹤:北京市数学特级教师,北京市中学市级学科带头人,2008年获第八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全国二等奖。现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海淀区名师工作站导师组数学组组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黄皮书,提出中国应该记取当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教训.日本房价在1985年后曾不可遏制的走高,接着就出现全国性暴跌,整个经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