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程建设的再思考

来源 :教育·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phenz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几年来,学校、老师、学生都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在说课程、谈课程、讲课程,可以说是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然而,仔细思考一下,背后的东西还值得我们再思考,在这里,本人将自己的一点点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对课程的理解
  所谓课程,广义地说,学校的所有活动以及学生所经历的一切事件都可以称得上是课程。但这仅仅是泛化的课程,一件发生的事情、一个学习项目以及一次学生活动必须经过课程化处理并具备了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组织管理和课程评价等这些基本要素后才可以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否则,只能叫作活动,不能称其为课程。所谓课程目标,即是指课程建设期望达到的目标,课程目标应该围绕学校总体教育目标、育人目标,不能脱离学校总体目标而另立体系。课程内容是指课程包含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实践内容,课程实施方案应包含适合不同年级及不同学生的课程方式、课时设置、学分比重等主要指标,课程组织管理是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措施,而课程评价和评估主要是指课程开设的可行性和课程目标的适切性,以及课程实施效果的检测等,科学的评价能促进课程的有效实施。
  就北京市怀柔区第六小学来讲,为了适应课程建设的需要,在原来活动的基础之上,制定了《养成教育校本课程方案》,方案分语言与人文,运动与健康,艺术与审美,科技与创造,品德与习惯五大类五十多项课程。更重要的是我们制定了《校本课程刚要》,对每项课程的目标、内容、评价等都作了具体的阐释。
  学校课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些年来笔者走访全国各省市多所学校,听了很多专家的报告,看了很多学校的课程设置等。通过考察研究,发现一些值得关注的問题。
  盲目追求课程的数量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国家、民族,整个人类的文明延续和发展,这是教育的社会责任,但更多的是为了“人”的个体成长;教育公益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帮助“人”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
自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进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在基础教育发展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基础教育的课程改
在运用数据包络模型分析我国电信业技术效率和规模收益状况的基础上,使用衡量产业效益水平的Malmquist指数研究了我国电信业的生产率增长水平及其变迁。实证结果表明:技术效率
STEM 是当下教育的流行词。它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项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作为一种混合式学习的新模式,STEM 教育
黑龙江省实验中学在创建优质高中转型中奏响改革乐章,通过顶层设计,构建研究型课程体系,建设智慧校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进行问题化学习,完善各科实验室,开设校本
“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调节的抽象认知层面的典型学习策略,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三类策略,数学监控能力在解决问题中表现为对题意的理解、选择解题的方法、调整方法和自我评价环节。数学较其他学科抽象,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非常适合应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监控能力。本文通过解决问题运用的不同方法详细论述如何应用元认知策略培养数学监控能力。  “假设法”,推理验证  在小学高年级的
如何培养孩子们喜欢蔬菜,养成爱吃蔬菜的良好生活习惯是所有幼儿教师都会面临的问题。面对如何培养孩子这样的良好生活习惯问题上,北京市大兴区第一幼儿园主要通过幼儿自主体
对契合动因进行深入分析,从价值创造角度将契合动因归纳为交易费用、技术资源、用户安装基础和组织学习能力等方面,为研究两者契合关系提供借鉴。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人们誉为&#39
在2018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南京市第九中学校长张恒柱的演讲《别让手机偷走你的梦想》,引发了家长、学生共鸣。确实,让学生不依赖手机,不沉溺于玩手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21世纪的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律,让教育适应时代,让手机不再成为学生学习的牵绊,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呢?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及德育工作者的经验,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针对性地引导与帮助  一部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