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b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突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和特点,使语篇教学更加高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英国学者托尼布赞指出,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高记笔记的效率,改善记忆力,增强创造力。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林爱芹(1990.01.06-),女,汉族,山东济南人,济南阳光100中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是20世纪60年代由托尼·布赞发明的一种有效的可视化认知工具,他认为思维导图是发散思维的表现,能够激发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刺激人大脑发散思维的工具。它将信息和知识可视化,并提供了简化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能围绕一个中心概念迅速分化为知识网络。直观而有力的结构,能清晰地显示一个领域的知识和内在联系,是帮助形成语篇背景知识图式的有效工具。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作用,将阅读文本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停留在词和短语的层面上去理解全文。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top-down)(bottom-up)的交互处理模式,即读者在阅读中对语言知识的认知,激活相应的背景知识来预测文章的内容,根据文本形成局部语义网络,继续确认和调整预测,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作者意图和判断。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语篇加工,主动寻找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构建语篇内容结构,增强理解和记忆。同时思维导图有助于词汇教学、写作教学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促使学生运用整体的视角进行学习。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词汇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相当重要的部分。学生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主体,对教学效果的产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思维导图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目的。如果教师一味地强调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学,会使学生陷入思维僵化的循环,产生依赖性思维,而不是主动用思维去思考相关问题。这种错误倾向会导致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低下。同时,也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使其停留在一个较低的维度上。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以制作思维导图为基础,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制作思维导图。例如,教师制作与动词相关的思维导图时,可以考虑提供给学生一个小范围内思维导图的简单示范,并留下作业让学生在业余时间制作其余动词的思维导图。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评价,纠正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过程中犯下的错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思维方法。独立学习能力是学习英语所必需的一项能力。即使教师有最好的方法,也不能直接让学生利用现成的思维导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实践,自己制作思维导图,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素质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这种方法往往能迅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建立思维导图是复习单词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情况下,学生会根据一个单元来复习单词,对一个单元的单词进行分类学习,有时我们还会进行单词的扩展,然后根据思维导图记住所有单词。随着复习的深入,学生在复习词汇中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学习策略。比如,在关键词周围添加相关的单词、短语、句子,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包容性的英语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引导协商建立词与词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探索同义词、反义词和与中心词相关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单词的意义,并对这些词保持更深的印象。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My favorite festival”的教学中,试着就主题“ festival”使用思维导图,试着激励学生思考与festival相关的主题。主题中添加分支,然后不断地绘制较细的分支。另外,在课堂上,提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因此,当学生完成自己有风格的思维导图时,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将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并分享给大家,使学生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教师最好能很好地总结学生每一次思维导图的变化。
  2.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揭示阅读教学中的语篇主题和细节、语篇表层与语境的深层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结构,实现知识内化和意义建构。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阅读巩固语言知识,丰富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实际的閱读教学中,学生存在背景知识缺乏、词汇和阅读技能欠缺等问题。因此,教师应注意导入英语背景知识,引导学生预测课文内容,教授英语语篇知识,加强英语实践知识的运用。学生掌握阅读和语篇结构的双管齐下的策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思维导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使学生的语篇结构思维和语篇分析能力提高。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阅读和理解,提高学生对材料微观结构的重读性和泛化能力。由于阅读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帮助学生构建背景知识支架显得尤为重要。思维导图结构发散性强,教师运用它,是学生熟悉的框架点,通俗易懂,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帮助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回答和理解程度可知他们对新知识的细节表现出适当的灵活性,将实际经验与理论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英语语篇结构的认识,达到提高语篇理解和记忆的目的。第一,教师在思维导图中把重要的阅读背景知识转化成关键词,帮助学生在阅读背景下理解思维导图的构建;第二,文章重点跳过,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语篇知识,判断内容的要点和层次结构,归纳出关键词的几种结构,组织呈现思维导图框架;第三,要细化问题,引导学生填写思维导图框架,增强其重点内容,了解文章的内容细节;第四,借助思维导图复述文章内容;第五,整合补充阅读内容。教师通过各种资源,如书刊、网络等,将知识点组织到思维导图中,清晰地展示出相关的信息,激发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例如,在阅读前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基础知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学中,我们在这个单元中写下“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robots”这个词成为中心话题。第二节点,要找出我们所作思维导图的主要分支,例如Environment、Places、Jobs、Predictions、Pollution等。其次是更精确的内容作为第三分支,例如,以Predictions为例分为fewer jobs、pollution、free time、clear air、world peace等。对阅读前的思维导图建立头脑风暴,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在头脑中组织大量的信息。
  3.思维导图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在展示写作任务时,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提前布置作业,例如: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在学生收集到这些信息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分析的时间,这可以借助于头脑风暴活动。然后让学生提出他们想写的东西,所有这些想法都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
  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制定写作提纲,尽管学生对写作有很多想法,但杂乱无章的想法不适合用在作文中。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过滤与主题最相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并构建文章的结构。学生从在准备阶段制作的思维导图中建立写作想法,并确定他们的作文结构。首先想要段落,然后通过添加分支扩展思维导图,使思维导图更加精确,在思维导图被画出来之后,整个作文的结构就明了了。
  学生完成作文后,教师与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与学生交换批改,有助于学生总结他们在写作中所犯的共同错误。另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习详细的写作技巧。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记笔记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教学的两種方法和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读写教学的教学策略。由于思维导图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工具,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研究,希望本文能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
  参考文献:
  [1]吉泽红.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52-654.
  [2]黄云燕.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93-194.
  [3]黄玉梅.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372-373.
  [4]任静.初中英语教学环节思维导图的应用分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166-167.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综合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如何提升学生的英语实力并改善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实力的基础和保障,因此需要教师从多方面着手,优化教学设计,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流程  【作者简介】邓雪琴,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齐镇中学。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当前的英语学习要回归到将
【摘要】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课堂积极性不高,加之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甚少,因此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浓。笔者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法、问卷调查等形式,验证“对分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该模式能够灵活地调动学生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时间,开展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英语学习。通过实施为期一学期的“对分课堂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阅读与写作是两大密不可分的教学内容,体现了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对提高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读写结合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顺应了时代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经常被用于写作教学,体现了读写结合的本质。为了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本文从读后续写教学入手,分析如何贯穿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关键词】读写结合;读后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很难帮助大学生达到社会要求的英语水平,而PBL作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已经为国内外众多教育者所采用和推崇,且显示出强大的优势和适用性。本研究尝试将PBL融入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为不断提高语言综合运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新的契机。  【关键词】大学英语;PBL;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王妍(1979.04-),女,鄂州人,湖北工业大学外
【摘要】浙江省自2017年实施新高考改革后,英语高考出现新增題型“七选五”,分值10分,考查方式是给出一篇缺失五个句子的短文,七个完整的句子作为选项,要求学生从七个选项中选出五个句子正确填入相应空格,使整篇文章完整通顺,该题型设置目的是考查学生对文本整体内容与结构构建的逻辑思维与衔接能力。本文采用自上而下模式,结合试题实例,归纳总结该类题型的三点做题技巧。  【关键词】英语阅读;七选五;做题技巧 
【摘要】在新一代基础课程的教学背景下,高中英语课堂涉及了英语学习听力、写作、阅读、口语等多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英语语法知识的应用逐渐成为重点内容之一。高中英语教学对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使得学生对英语训练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增强了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基于主题语篇的英语语法在高中英语的教学中,能够培养高中生整体素质与英语学习能力,产生培养高中生对英语
【摘要】自我修正是指说话者对话语中的不正确信息进行纠正或调整,是体现二语学习者口语表达过程中潜在的认知机制的重要指标;协同发展是二语教师行动研究的重要方式,能让说话者探索到新发现并应用到行动中。本文旨在探索协同发展模式对二语口语表达中自我监控数量和类型的影响,探究是否可以将协同发展模式应用到二语学习和教学中。本研究是个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纯的口语任务,采用协同发展模式的口语任务中有较多修正
【摘要】当前多数高校特别是独立学院在将英美文学教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时候,其课时和内容存在着被压缩的现象,而英美文学教学本身是进行学生人文精神以及良好的文化素养加以培养的重要內容。进行英美文学教学本身具有比较突出的意义,这就需要加强独立学院的英美文学教学并开展课程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采取相关措施切实提高学生自身的英美文学素养。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挑战;应对策略  【
【摘要】初中英语课堂的教育和学习,少不了课堂提问这个环节,通过分析和调研发现实际的课堂讲课中,部分教师对课堂提问并不重视,提问环节的内容和时间过少,且缺乏技巧性。英语课堂提问,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反馈与巩固\助力教学质量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这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尤其在课堂提问技巧方面要加强研究和学习,并
一、兴趣的概念及重要性  1.兴趣的概念。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对象,所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正因为兴趣的强烈心理倾向性和选择性,所以它推动人们进行各种活动,使人集中精力。当事物或活动发展成为爱好时,便会成为一个人的较长久而相对稳定的行为,影响着人们能力的发挥。凡是符合自己的兴趣的活动,都容易提高人的积极性。  2.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重要性的理论依据。由于小学生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