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成目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审视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gong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教学,是从研究学生课堂表现入手,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思维反应来组织、规划教学活动,把学生课堂上的随机表现充分利用起来,使之成为教学的一个契机、一个升华点。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些不理想的、形式主义的“动态生成”。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用动态生成目标审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才显得极为必要。
  一、动态生成目标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现状分析
  第一,教学生成有形式化、程序化倾向。很多教师上课时,过于注重课堂上的表面热闹,忽视了生成教学的本来目的。例如,很多教师都采用“导入——划分小组——创设情境——小组探究——小组汇报结果——得出结论——迁移提高——教师总结”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很多时候客观上造成了为活跃而活跃的现象,甚至有些作秀的嫌疑。
  第二,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不恰当。真正的问题必须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在现实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或者是目的性不强,或者是问题密度不科学,还有就是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无法通过生生、师生互动来解决问题。
  第三,由于生成过于随意导致课堂失控。例如,在处理“浓硫酸能使铁铝钝化”这部分内容时,教师首先演示将铁放入浓硫酸,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同时解释:“铁遇浓硫酸发生钝化,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这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氧化膜究竟是氧化铁、氧化亚铁还是四氧化三铁呢?”教师表扬了该生积极思考的态度,然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探究氧化膜的成分上,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结果。实际上,钝化的机理不是在课堂上几句话就能交代清楚的,教师这样处理明显是对教学生成的错误解读。
  (二)原因分析
  1.教师观念问题
  应试教育以书本、教师和知识这三个方面为中心,并形成了相应的教学观。有些教师为确保教学的流畅性,强化对课堂的控制,强化教师的作用,造成了学生的被动学习。
  2.教师的教学设计缺乏弹性预设
  很多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设计了一系列生成式的学习形式,诸如课堂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从表面看,学生的所有活动都是在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框架内进行的,课堂表面上看也是一动到底,但实质上,只是机械化的操作过程。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都是刚性的预设:教学按确定路线展开,没有学生的生成余地,缺乏弹性预设。
  3.教师缺乏教学智慧
  教学过程中,尽管师生都是教学生成的主体,但老师作为设计者、引领者,其作用是决定性的。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可能不在教师的设想之内,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这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验。很多教师就是由于教学智慧不足,白白错过了精彩的生成机会。
  4.课堂评价问题
  部分教师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踊跃提问、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的问题、答案采取一味肯定的态度。为了鼓励学生提问,教师不做客观的评价与引领,也没有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不能提供解决的策略,不引导学生对问题展开讨论,提问就成了一种形式,这样的“提问”实际上比“不问”更可怕。
  二、对策与建议
  (一)观念预约生成
  观念是行动的向导。“激发学生探究潜能,让教学在生成中高效”的教学观念会预约教学生成。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学习、有效思考、和谐发展作为出发点。作为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对课堂有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这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部分。只有认识到它的存在,课堂教学才会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动态生成教学提倡教学过程的师生交流、多向互动,承认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课堂上最主要、最重要的生成性资源是来自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内容,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在互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因此知识的传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不再枯燥和僵化。
  (二)氛围营造生成
  在民主、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自然会流露出真实的想法。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互动,有效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针对学生好奇、好强等心理特点,教师可以从教材中选择可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以新颖别致的方式提问,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融入问题情境中,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例如,在浓硫酸与蔗糖反应的实验演示完成后,学生已被实验现象深深地吸引住,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①黑色的物质为什么会体积膨胀并产生多孔海绵状,这类似于我们生活中什么物质的制作过程?②蔗糖遇到浓硫酸变黑,生成的物质是什么?黑色物质和浓硫酸产生的大量气体到底是什么?如何验证各产物的方法和顺序?如何设计实验方案?③所得实验现象说明什么结论?设置了这些有梯度的问题和这么有趣的情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老师带入了学习探究的状态中。
  (三)错误激发生成
  学生在课堂上难免会出现错误。教师如果能善待错误,巧妙利用错误,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生成精彩的课堂教学。例如,有一道电化学习题:在电解含有Cu2 、Fe3 两种离子的溶液时,可通过放电顺序比较金属的活泼性,现象为阴极没有得到红色的单质铜。有的学生认为Fe3 比Cu2 更容易在阴极得到电子,所以铁的金属活泼性比铜强。这时,教师就要抓住这个错误来生成新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错误原因,在探究中得出正确答案:比较铜和铁的活泼性,不能用Fe3 ,而应比较Cu2 、Fe2 得电子能力的大小。Cu2 与Fe2 比更易于得电子,这样就可以得出“两者的金属性强弱与活动顺序表一致”这个结论。可见,巧用学生的“错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火花,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捕捉实现生成
  生成不可能自发地实现,而是需要教师下一番“捕捉”的功夫。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互动的信息是丰富的,但这些信息有些是有效的,有些是无效的,而且信息也会瞬间转逝。这就需要教师做出细心的观察、揣摩和判断,及时捕捉有价值的信息,让其成为生成性资源。例如,在“溴乙烷中溴元素的检验”教学片断中,学生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1:在溴乙烷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淡黄色沉淀产生。方案2:先在溴乙烷中滴加氯水,再加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观察到下层液体呈橙红色。(学生一看到溴元素的鉴定,就很自然地沿用了原有的知识,而忽略了新的情境)方案1的实验结果:没有明显的现象;方案2的实验结果:没有明显的现象,并且没有分层现象。这时学生感到很疑惑,为了进一步深化动态生成,教师趁机追问: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为什么方案1和2中没有产生预期的现象呢?学生讨论后,某学生提出:溴乙烷是非电解质,其中的溴元素不是以溴离子的形式存在,所以加硝酸银溶液不会产生沉淀,滴加氯水也不能将溴置换出来。这样,学生经过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讨论——得出正确结论,找到了问题的本质:要验证其中的溴元素,应先使溴原子转化为溴离子。
  华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我们教师应该在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根据充分的教学预设和专业发展中养成的教学智慧,灵活应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以达到动态生成的目的,让课堂成为学生生命中有意义的部分。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由于体育内容的特性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所致,在体育教学中并存着明白道理、掌握技能和愉悦身心的作用与目标,一堂成功的体育课既要让学生愉悦身心,努力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体育氛围,又
高校图书馆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图书资料管理者要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二、要坚持图书资料的连续性、指导性和有序性;三、要坚持图书资料品住可持
很多父母脑中可能会描绘这样的画面:清晨,在舒缓悠扬的钢琴声中醒来,寻声而去,发现孩子已经起床开始自己练习钢琴。伴着莫扎特美妙的乐曲声准备好早餐,看着孩子仍然陶醉其中,也只能因为上学的时间近了而打断他的练习。然而,当镜头切换到现实,呈现的往往却是另一幅“战争”随时爆发的紧张情境。父母们或多或少地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让孩子练习钢琴时,他们或是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逃避,或是心不在焉地不断弹错曲谱,如果双方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科学地论证了&#39;两个必然&#39;的规律.然而,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出现了新发展和新变化;相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却在苏东剧变后遭受了
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学校的一门德育课,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良好道德素质和扩展生活实践空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促进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所谓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学生个人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面对社会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在以后的工作、事业、生活中不断迈上新台阶,获得一个满意、富足、充实、幸福的成功人生。
科研管理者的素质是科研管理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科学管理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较高的科学知识素质、较高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列宁新经济政策对我们的启迪是:一,必须学会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二,租让制是我们仍然可以利用的形式;三,必须大力发展商业.
文章分析了我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现状,提出要切实把培养青年科技人才提高到学校的议事日程上,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努力创造适合青年教师搞科研的大环境;注重情感投资,增强学校的向心
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成功历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是坚强有力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真正"三个代表"的政党.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21世纪的中国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