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方法初探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88903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数学复习课上得好不好,关系到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学生素质能否增强。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提高复习的效率,是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关注的问题。但往往有很多老师在复习教学中会陷入“做试卷——讲试卷——再做试卷”的题海怪圈。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与展开,数学复习课应把“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提高,达到“温故而知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激发兴趣;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如何才能让孩子积极踊跃、兴趣盎然呢?疑问萦绕在脑海,回旋在心头,我努力地找寻着答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复习课应把激活学生的复习欲望放在首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复习的主人,简言之:生活、放手、等待和调控。
  
  一、走进生活,激发复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也时刻离不开数学。只有从生活的源头汲取活水。让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体会“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在复习“过年——总复习”一课时,由于本节内容所选取的素材非常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与儿童的现实生活产生共鸣,激起了学生复习的兴趣。创设的教学情境如下:利用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我播放了一段片名是《欢天喜地过大年》的影片。伴着优美欢快的乐曲,镜头出现的是热热闹闹的农村过年的情景。放眼观望,袅袅的炊烟随风飘飞,报春的喜鹊登上枝头,大红的春联送来祝福,劈啪的鞭炮辞去旧岁;走近细瞧,小刚一家三口乘坐小轿车回到奶奶家,各种各样的年货应有尽有,一盘盘鱼肉清香四溢,一碗碗饺子热气腾腾……孩子们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过年情景,惊奇中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课本综合信息图定格在大屏幕上,影片结束了。正当大家兴奋之时,我抛出了问题:“小朋友,从刚才的影片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几个我们曾学过的数学问题吗?”话音未落,孩子们的小手早已高高举起,学生的兴趣已达高潮。影片情境容纳并贯穿了各单元的知识要点,满足了“以小见大”的要求。
  
  二、大胆放手,构建知识体系
  
  复习课要把旧知识进行整理归纳,这一过程,就是将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点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喜欢“踏雪无痕”式的教学方式。喜欢给他们足够探究空间的“大蛋糕”式的例题。喜欢体验知识形成过程的“自我发现”。那么。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老师就要相信他们。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研究、去碰撞、去思考、去发现、去建构。
  如在复习“平面图形的特点和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说说学过哪些平面图形,我们要复习这些图形的哪些内容。目标明确后,小组共同探究,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再通过交流、对比补充,学生把这一部分知识整理得井井有条。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由自己整理得出的结果。印象深刻。而且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放手让学生整理知识,让学生心情愉悦地进入复习活动,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大有意犹未尽之感。学习方式的变革带来课堂的勃勃生机,彰显了课堂教学生成性的本质特征。
  
  三、耐心等待,学生还你惊喜
  
  学生在探究、交流、建构的过程中,既需要空间。更需要时间作保证,不能学生一有困难,就急不可待地加以提示;或某个过程不过是走走过场;更不能越俎代庖。替代学生的探究、建构过程,剥夺学生的发现机会。当然有时学生的发现、建构并不成熟或带有片面性,但只要教师稍加引导。有时就能成为极佳的教学契机。如在整理“因数与倍数”知识网络图时,有几个小组一开始也有“斗大的馒头无从下手”之感。但经过小组内的商讨,他们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呢?在整节课中一直是掌握复习方向的舵手,是创设良好复习氛围的主持人,是导向复习关键处的导游,又是直接分享学生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成功喜悦的朋友。
  
  四、及时调控,掌握课堂节奏
  
  新课程理念主导下的课堂,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学习状态不一定与教师原有的备课设计相吻合,尤其是复习课的设计,因为预设的环节教师一般只能从经验出发,带有自己的主观性。当教师预设的流程与学生在课堂实际生成的流程不一致时,作为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会不断调整自己的流程,掌握课堂节奏。
  数学复习课不能只重数量而轻视质量,要在“精”和“趣”上下工夫。大量的“题海战术”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这时教师不应该只关注习题本身,而应该在设计一些新颖的、趣味的、具有挑战性的内容上进行调控。如,在复习“名数改写”一节时,学生在进行大量的单复名数互化后,已进人倦怠期,这时我就出示一篇里面包括各种计量单位的数学日记,通过阅读日记。程度不同的学生发现错误的个数是有区别的,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这样的练习除了具有趣味性外,还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不仅让学生换个角度进行名数改写的复习,又达到了清醒大脑的目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要每一个走进新课程的实验教师能够做到静心钻研教材,潜心解读教材,品出内涵,悟出精髓,就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的脉搏,有效地实现教学“再创造”的过程。
  当然,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我们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策略”还是基于教材内容作了一点浅层的尝试,但至少这种尝试一定程度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甚至争辩。如此坚持,必然能催生出鲜活的思想、撞击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使孩子们在整理与复习中也能探出真正的精彩!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临床确诊为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用双盲法作治疗,对照组给予咪唑斯汀片口服,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组在对
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梅里尔·哈明在《教学的革命》一书中描述了“鼓舞人心”的课堂可以观察到五种品质:清晰的尊严感、流淌着轻松的活力、自主性、集体感和觉察,新课程强调,知识不是你直接“给”的,是你“导”出来的,应引导学生经历过程,体会方法。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
摘要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学校的广泛应用,创造出许多新的教学行为模式,本文针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信息技术背景下数学多媒体教学模式与实施步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8-15w稽留流产中的作用。方法对156例8~15w妊娠稽留流产的健康孕妇,分别服用米非司酮片第1天50mg,2次/d,8:00,20:00。第2天8:00服50mg,第3天8:00空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着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教学,力图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回归理念,贯彻“教、学、做”合一的精神。把学生生活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驾驭数学思想方法、思考周边事物及问题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优化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参与教学的老师,应克服过去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认真探讨教育教学方法,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更新教学观念,解放思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同时要认真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加强教研活动,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要认真反思,看是否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课改教学中。要把这方面工作做好,很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制定新课程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发展杂交水稻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和促进粮食稳步增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性强,操作严格,制种产量和种子
七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计算问题,如有理数计算、整式化简、一元一次方程等,就近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不断下降的趋势,错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往往为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埋下隐患,笔者通过对学生计算错误的分析、研究,认为这一现象与当今学生所呈现的学习心理有很密切的联系。    一、七年级学生常见计算错误的心理分析    1 注意力涣散,学习情绪不稳定  如今的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轰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