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初中作文教学的低效状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luoyu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随着改革开放之风吹遍祖国大地,中学作文教学也涌动着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浪潮。各地名师领风骚,不同流派竞自由;这些流派或因其完备的训练体系,或因其别具一格的训练方法,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并将继续产生较大的影响。然而,随着作文教学实践的不断发展,各个体系也像流水浮云过而不留,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化的影响。时至今日,各地的作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现象。
  下面我结合近几年作文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对改变作文教学低效现象的几点探索。
  一、客观形式上
  (一)初中作文应当有合理的内容板块系统和时间安排。
  1.记叙文写作指导(初一年级)。
  2.浅易散文、说明文写作指导(初二年级上)。
  3.议论文写作指导(初二年级下和初三年级上)。
  4.常用应用文写作指导(分散到各年级)。
  5.综合集训及考场作文强化(初三年级)。
  (二)各个板块的训练重点。
  1.记叙文,包括写人为主和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作指导,其训练的核心是指导学生掌握并熟练应用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和事件细节呈现的技巧。
  2.浅易散文包括写景抒情、写人记事抒情、托物言志和简单的哲理随笔等的写作指导;说明文训练点到为止。
  3.议论文着重训练论点的提出、积累和使用论据、用论据证明观点、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安排等。
  4.应用文可以参考苏教版相关内容。
  5.初三年级的综合集训以议论文和记叙文训练为主,重温记叙文、散文的写作,着重强化考场作文的技术性训练,以便尽可能地拿到高分。
  二、主观根本上
  首先,学校的课程设置形式要创新。比如,作文教学由专门的教师担当,作文批改可以由作文教师按照一定的程序组织学生自批,并将教师批改和学生自批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
  其次,丰富教师的作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真正解决好“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策略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三、我的尝试
  (一)系统培养学生阅读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充实作文的“米仓”。
  1.将学生应读的优秀报刊杂志和课外名著作为阅读书目明确告知学生;规范读书笔记的内容和数量:美文摘记3—5段,名言典故3—5则,读书心得1—2篇,仿写练笔1—2篇,每周一套,定时收缴批改讲评。
  2.每周一节“好文品评”课,将学生一周内读到的好文章交流品评,在师生互动交流中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地积累语言材料。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从我写起,从点滴的思想感受和生活细节写起,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及时地表扬激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不断积累写作的信心和成就感,从而不害怕写作,喜欢上写作。
  (三)强化随堂写作的重要意识。
  1.快速构思的意识。10分钟之内成思路,用充裕的时间拿分。
  2.创新立意的意识。立意务必准高新,能够“见他人之未见”,用良好的立意拿分。
  3.创新选材的意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用良好的选材拿分。
  4.匠心布局的意识。形式新颖夺眼球,首尾呼应巧勾连,用良好的段落结构拿分。
  5.典型文体的意识。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或散文,写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拿分。
  6.精心包装的意识。用精巧的开头和新颖的体式拿分。
  7.创新语言的意识。用创新的句式、创造性的表达、准确的用词、精当的语态拿分。
  8.精彩开头的意识。好的开头不超过3行。
  9.及时点题的意识。或在首尾、或在正文和结尾点题,用准确的扣题拿分。
  10.规范书写的意识。书写规范,给人以“一汪清水”的感觉,用良好的态度拿分。
  (四)创新作文讲评。
  尝试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作文分三步进行。
  1.温习作,自议。教师给学生留预留温习作文的时间,知道自己写了什么内容,是怎么写的。之后,教师介绍本次作文的基本情况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请大家回顾本次作文的要求什么?根据作文要求,你认为本次作文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有哪些地方写得成功,哪些地方是败笔?……”学生结合教师和同学的作文批改情况,发表意见。
  2.思评语,自讲。学生作文水平能不能提高,关键是看学生能不能准确理解教师和同学的评语,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读评语,思考每个词、每句话、每个修改符号的意思。对评语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写评语时要恰如其分,有针对性。如给作文能力差的学生评改作文时,评语要轻评重改,浅显易懂;而对作文能力强的学生,评语要轻改重评,有启发性。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归纳出此次作文的主要优缺点,找出共性普遍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有关的写作知识自评作文,把作文讲评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
  3.谈收获,自改。评语思得透,谈收获才能谈得好。谈收获的要求因人而异,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收获就好;对那些基础好的学生,关键点谈透。教师鼓励每一个学生大胆谈收获,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之后,学生再细细地品味自己的文章,找出得失,再次修改,真正做到“写一次作文,就有一回收获,就有一回进步”。
  (五)教给学生自批作文的方法。
  1.抄录“作文要求”,以便自批时有章可依。
  2.规定批改步骤,从标点到字词句段篇逐一审阅,从修辞到手法逐一评价,从眉批到尾批分别操作,从自批到互批分步进行。
  (六)组织编写学生作品集。
  将优秀的学生作文选编入册,下发给每一个学生,给学生以“看得見的成就”。
  (七)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和向报刊杂志投稿。
  组织学生参与公开的竞赛和向报刊杂志投稿,并将学生的成就公布表扬,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的成就感,提高写作兴趣。
其他文献
摘 要: 兴趣是学习优秀,取得好成绩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从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营造氛围 表扬 积极参与    一、营造氛围,点燃兴趣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逻辑思维较弱,形象思维较强,我们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从与题目有关的环境出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造适当的教学环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 要: 在语文课中,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学习;改变评价策略,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关键词: 新关系 新观念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多元评价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深入文本,自主学习,汲取知识的营养。但受长期的教学习惯的影响及学生学习水平的
摘 要: 教师通过对课文的透彻理解,根据教材内容,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解疑,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启发式教学 设置悬念    “学而不思则罔”,“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所谓设疑,就是教师通过对课文的透彻理解,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握住文中能够产生变异的方面,并转换为正常的提问方式,从而吸引学生注意,促使他们思考,让他们
徐斌主任善用花类药治疗多种疾病,且疗效显著.该文主要总结徐斌主任使用花类药的临证经验,以供临床医师学习和借鉴.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穷追问题罢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教学生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启于思,思启于问”。所以,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  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
故事一:“老师,药王孙思邈和神医华佗相比,谁的医术更高明?”我班的“小百科”张瑞一本正经地问我。结合当时全班学生都在阅读《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我就顺势说:“同学们能
现代语文教育范式的确立使语文写作难以摆脱应用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在升学考试压力下.语文写作已成了一项纯粹的“生产”活动,这种为写作而写作带给学生的是沉重的精神负累.在
宋代大儒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就启发语文教师要把一堂课上好,紧紧抓住课堂的“源头活水”——课堂的动态生成。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使课堂成为一个动态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出于教师预设涌现许多新的想法,出现许多新的问题,暴露许多新的思维,展现许多意外之美,正如布鲁纳所说:“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生从阅读中吸收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养成读书习惯,还可以开发智力,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曾把语文阅读活动中对语文的鉴赏比作采矿石:“你不动手,自然就一无所得,只有你动手去做,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金石。”这形象地说明了语文阅读活动与审美教育的不解之缘,而语文教学内容的美又是审美教育的凭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有必要着力来渗透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