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你让学生“动”起来了吗?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f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语文课中,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己学习;改变评价策略,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关键词: 新关系 新观念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多元评价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要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让学生自己“动”起来,深入文本,自主学习,汲取知识的营养。但受长期的教学习惯的影响及学生学习水平的限制,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学生“欲动不能”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动起来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心得。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求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以伙伴或知心朋友的身份,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是自由交流的前提。在课堂教學中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要和学生一同奏响课堂的优美旋律,并与学生进行亲切交流,引导学生到语言的天地里探幽发微,鼓励他们自由、勇敢地发言。当我们的角色开始转换,当新型的师生关系得以建立,学生便开始主动探索。
  二、树立新的教师观
  俗话说:“观念指挥行动。”只有教师从改变观念做起,才能与新课改同步。
  1.改变传统的备课观念
  在传统的备课中,教师备的重点是教材、教法,重教轻学。而现代教学观则要求:教育的真正含义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以学论教。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无论是教案的设计,还是学案的安排,都必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线,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自主、探究、互动等新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合作的平台。
  2.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语文课大多采用的是“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挤掉了学生吸收、思考、消化的空间,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丧失殆尽。实际上语文课可以融入其他的元素,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向往,如故事新编、背景音乐、图片链接、师生角色互换、男女生辩论赛等都是有效的手段。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以教材为平台和“范例”,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和重组。叶圣陶亦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材但不应拘限于教材。”因为有效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你对一篇教材是否充分利用,而是在此基础上教给学生对同类题材内容的分析、品鉴的方法。故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采用同类教材举例法、同题教材的比较阅读法。如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可以抽取鲁迅的同类小说进行触类旁通式教学,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以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放在一起比较教学,以感知同类题材的异同等。教师对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文本探讨的兴趣,有利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分析鉴赏能力。
  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课堂上学生之所以“动不起来”,和我们没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应该重视“授之以渔”,而不该单纯“授之以鱼”。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教会学生“织网”,让他们学会自己“捕鱼”。
  1.让学生学会积累
  万丈高楼平地起,必要的基础知识积累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成语、名句、优美段落都是积累的对象,识记、摘抄、背诵都是促进积累的手段,“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2.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砺”,知识的积累是为了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朗诵、说故事、仿句训练、个人观点陈述、读后感、观点辩论等都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常见方式。经常的语言表达训练既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又能促进学生使用能力的提升,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主动投入到问题的探讨中去。
  3.让学生学会阅读
  学会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高级能力要求,而阅读中的分析、探讨、鉴赏更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如不同的段落安排有不同的作用,重要语句既有表面义又有隐含义,文章采用的不同表现手法有不同的表达效果……如果教师不教给学生阅读鉴赏的方法,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只会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即使发言也是词不达意、不着重点。当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不待老师引自能学习,不待老师教自能探讨,阅读的大门就已对学生敞开。
  四、改变评价策略
  1.适时鼓励
  对学生的答问进行适时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有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的需要,学生回答问题后都急切想知道回答的对与错,因此教师要抓住契机,适时评价,对答对者给予表扬,对出现的亮点给予肯定,对答错者不能讽刺和挖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勇敢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2.多元评价
  传统评判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标准是唯“分数”论英雄,“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使学生只关注答题的对错,而不关注其他能力的发展。新课改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多元评价学生。评价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途径有很多:课堂是否踊跃发言、问题是否积极思考与探讨、发言是否精彩、课后作业是否整洁、作文有无创新意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每一个孩子都有爱与赞美的需要。当我们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以充分的赞美时,他们就会以更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
  只要我们用心,学生就一定会真正“动”起来,自主学习,自由翱翔于语文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邵成英.创造适宜空间 轻松学习语文.语文学习报,2007,(9).
  [2]郝朝印.语文教师如何走进课改.语文学习报,2008,(15).
  [3]高超.谈对语文新课改的几点思考.语文考试报,2009,(9).
  [4]康雪平.语文教师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论坛,2009,(9).
其他文献
自世界卫生组织北京时间1月31日凌晨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来,各国纷纷加强对来自中国的船舶检疫措施,且不少国家已就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对中国
期刊
摘 要: 以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为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南,结合当前社会的生态状况,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分析生态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润的追逐,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人定胜天”文化观念的制约,等等。  关键词: 生态思想 生态问题 产生原因    尽管马克思生活的年代生态问题远不如今天严重,但他鲜明地指出了正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带来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各种生态
背景: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医学有着自己特有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一门从长期的经验实践中积累而成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担任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历史重任,整体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多少年来,多少语文教师不断探索与追求,希望可以走出僵化的教学模式;多少学子渴望走出教学参考书埋设的樊篱。作为语文教师,我更希望学生不仅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具有宽广的视野、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关爱和鼓舞,让课堂处处充满激情。  自信能扬起人智慧的风帆,有利于创新潜能的发挥。教师首先要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发展的潜能。教师要
舞蹈是自由的,是身体的自由,更是心灵的自由。戴着镣铐跳舞,自由便被剥夺,更无赏心悦目的观感。语文教学如同舞蹈,而教材教参对于很多语文教师而言就是舞者的镣铐。教师要张扬教学个性,发挥语文教学的自由与教学之美,真正形成大语文的教学观,就要打破桎梏,放下教材与教参。  所谓放下,首先是指思想。一直以来,在诸多语文教师眼中教材就是教学的全部,教参就是衡量教学正误的标尺。于是教材有什么,我就教什么;教参怎么
摘 要: “问题”的价值体现在它的疑惑性或者答案的非唯一性,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小组的合作才能解开的真正的“惑”。在“问题式教学”中教师除了设计问题外,更要放手让学生提问,这能弥补教师设问的局限,以达到让学生的“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式教学 真问题 小组合作 讨论    “问题式教学”的关键和核心在于“问题”。这里所谈的“问题”特指有必要交给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  但凡师
杨廉方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多首经验方.该文主要介绍杨廉方老中医运用健脾养心汤的治疗经验,并附心悸、不寐、胃脘痛3则验案.
用HNO_3做消解剂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核桃仁中的无机元素。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说明了此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度,表明只用硝酸消解核桃样
摘 要: 兴趣是学习优秀,取得好成绩的基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怎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从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习兴趣 营造氛围 表扬 积极参与    一、营造氛围,点燃兴趣  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逻辑思维较弱,形象思维较强,我们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从与题目有关的环境出发,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创造适当的教学环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