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发力润物无声

来源 :阅读(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9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为少先队活动的探索带来新的契机。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借鉴新课程的理念,将少先队活动融入校本课程建设之中,深化少先队活动课内涵。我校以少先队活动为抓手,立足校园,延伸家庭、社会,把少先队活动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之中,落实少先队活动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助推少先队活动课程化,彰显少先队教育主题和文化特征,使少先队工作得到创新发展,真正成为学校整体发展腾飞的有力翅膀。
  【关键词】少先队活动 课程化 实践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少先队活动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少先队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活动课,各地各校要确保少先队活动时间,小学1年级至初中2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并要求科学设计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认真把握少年儿童的情感、意识、信念形成的基本规律,将少先队活动与学校其他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要精选与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采取少年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体验性活动,努力增强少先队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其实,早在十年前,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就已经开始进行探索,历经十年历练,初步形成了一整套主题鲜明、内容多彩、独具特色的少先队活动课程。
  一、借资——组合校内资源,丰富少先队活动课形式
  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是江苏省第一批省级实验小学,在抗美援朝期间,学校大队部因在全国发起倡议“省下零花钱 捐献儿童号飞机”而享誉大江南北。承载这段光荣的校史,一代代实小人充分挖掘这段可贵的校史资源,高举爱国主义教育大旗,在少先队员素质教育全面提升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新的历史时期,伴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校园硬件设施一流,科学探究室、演播室、手工制作室、娃娃农场等各项功能场所配备齐全。学校大队部充分挖掘校园资源,指导各中队利用这些红领巾特色阵地,走出教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少先队活动课。校园气象站的队员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观察气象变化的规律;手工制作室里队员们和辅导员一起亲手制作陶泥、蝴蝶标本感受创作的快乐;演播室里, 校园电视台小编辑在老师的带领下策划新的一期节目,亲身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科学探究室里队员们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各种有趣的科学观察,感受科技的无穷魅力;娃娃农场中经常是一片忙碌的景象,辅导员带领队员们开展“劳动最光荣”“我是小农民”等少先队活动课。队员们在体验中收获劳动的快乐,同时学会珍惜和分享劳动成果。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建立了“班树园”等七个园林,其中“世界文化林”将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儿童作为学校的德育目标。依据此目标,设定“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国际交流为依托”的德育思路,计划通过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队员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引导队员面向世界,学习世界各地文化,培养既具有本土情怀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世界公民。主题文化墙、星光大道中所设计的每一个主题内容,让队员们亲身参与其中,激发了队员们蓬勃向上的正能量。校园资源的挖掘对少先队活动课的形式进行了有效创新,增强了少先队活动课的吸引力,令队员们期待。
  二、借力——整合校本课程,深化少先队活动课内涵
  少先队活动的开展为少先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让少先队在学校中的存在与发展获得课程体系和教育法规的保障。以少先队活动为切入点,开发少先队活动课程,必将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学校少先队从“礼仪教育、时代新形式教育、爱国主义读书活动教育、体育艺术、少先队阵地、基地教育、红领巾社团活动”课程设置入手,把活动作为一门学科,分年级段、分学科有机地整合“少先队进课堂”活动科目,利用暑假时间分年级编写了6本少先队活动教材,制定课程目标和课程纲要建设计划。做到活动要有师资、有计划、有教案、进课堂,将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如“红领巾社团活动课程化”, 通过《姜堰区实验小学红领巾社团活动课程方案》,积极落实“两级目标四步走”的实施规划,设定“班级社团+特色社团”的组建模式,克服了学生较多,场地有限,教师资源不足,课程内容开发难度较大等诸多困难,实现了社团活动课程“全员化、草根化、平民化、常态化”目标,构建了4大类别社团活动系列:学科拓展类、社会实践类、科技创新类、体育艺术类,组建了30个社团,并且吸纳了热心社团活动的家长和社区专业人士等资源,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提供了宝贵、丰富的资源。
  此外,学校各中队依托家乡的历史人物、人文景观、名胜古迹等具有浓厚文化主义的资源,通過活动课的开展,队员们对本中队的内涵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精彩纷呈的中队个性文化,实现队队有文化的意蕴氛围。
  三、借智——融合课程开发,提升少先队活动课层次
  为保证少先队活动课程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少先队教研中心,依托已立项的省级课题《每周一课时“少先队活动课”常态化操作模式研究》,从分项研究逐步走向全覆盖研究,推动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创新。一是专题学习,注重机制创新、统分结合,这里的“统”指寒暑假集中的辅导员培训,开展对少先队活动课程发展方向的聚焦分析。“分”是指每月第一周的周三下午召开队员发展联席会议,所有的辅导员参加,会议研读《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纲要》及《江苏省少先队活动课实施计划书》,针对某一个问题来进行专题性的研讨,实现了对队课的具体内容、形式有效的突破。二是专题研究,突出整体入手,点上突破。一个阶段当中我们围绕一个活动主题进行1-6年级活动体系的整体架构,并且从关键年级的研究入手来实施活动的开展。第三是中队课开放,强化重心下移,自主策划,我们确定年级组长为年级队课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思路,在践行活动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引领辅导员形成活动课程建设的“三自”和“三有”的行为自觉,“三自”就是自主策划,自主推进,自主评价;“三有”指前有策划方案,中有组织指导,后有反思总结。
  学校各中队的队课各具特色,大队课和微队课相结合,每个月在年级组进行开放活动。每学期、每学年通过开展校区、集团少先队活动课微论坛,就少先队活动课开展中的经验和困惑进行讨论交流,互相碰撞,促进辅导员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借新——利用新媒体资源,创新少先队活动课载体
  新媒体的出现,为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提供了新途径和新载体,新媒体技术已经在少先队领域逐步被应用起来。
  在近几年的少先队工作中,我们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借助网站、博客、QQ、微信等新媒体渠道,进行社会化动员,搭建网络平台,对少先队活动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少先队建队纪念日”等一系列活动,以互联网为平台,展示学校多姿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力。学校中队辅导员QQ群、少先队微博的建设,更为本校少先队辅导员活动宣传、分享经验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中队QQ群中开设“知心姐姐信箱”对队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博客中开展“做一日家长”“文明我先行”讨论交流活动。这种互动的形式可以使队员们自由交流,既满足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愿望,又能达到互相启发、互相教育的目的。通过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与互动,能够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增强了队员的参与意识。有效运用新媒体,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推动素质教育的强大合力,建立师生互动、家校互促、社会互助的育人新机制。
  十年来,姜堰实小人没有“于惊涛处听骇浪”的轰轰烈烈,有的只是“润物细无声”的园丁柔情,十年的辛勤汗水,浇灌出实小的春色满园,收获了累累硕果,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莘莘学子。学校的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构建已成为全市的“样板工程”,在全省也形成了重要影响,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先后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江苏省红旗大队”,荣获全国“红领巾心向党 我的中国梦”征集活动优秀组织奖等光荣称号。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咬文嚼字,是母语学习的传家宝,是敲打语言,让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融进儿童生命,促进儿童精神成长和语言表达的有效教学策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紧扣文本的“咬嚼点”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体会课文言语的意图感、意义感和意味感,感受语言的蕴味,把握语脉,学习和积累言语经验,就能让学生的生命和语言文字幸福相遇。  【关键词】追本溯源 入境体验 链接资料 融入生活 观照方法  阅读教
期刊
她是一位扎根在乡村小学的年轻教师,她热爱阅读、温文尔雅;她和蔼可亲、充满活力。她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同事们的好榜样。她像一朵娇羞的木兰,悠然淡雅,洁白无瑕。她默默耕耘在乡村小学里,传播着教育的芬芳。她,就是徐州市云兴小学土山寺校区语文教师——李琨。  李琨老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虽然话语不多,但是对答时精准到位,思考深入,和蔼的脸庞透露出睿智与稳重。当谈到阅读的话题时,李琨眼睛里闪现出一道光亮,似乎夜
期刊
在萌萌的“幸福小鸡”系列之后,接力出版社再次推出工藤纪子的“小熊厨师”系列作品:《瑪露露和海盗船》《玛露露和森林妖怪》《玛露露和魔法水果糖》。和“幸福小鸡”一样,“小熊厨师”系列的故事萌、图画萌,读完之后心头暖融融的。  故事的主角是小熊玛露露和小蜜蜂玛赛赛,她们在海边开了一家海滨餐厅,过着平静的生活,快乐而满足。可是有一天晚上,海盗找上了门,从那一刻起,玛露露和玛赛赛的生活就变了样。海盗们吃光了
期刊
我以为,阅读需要两只眼睛。  一只眼睛看传统经典。开天辟地的盘古化生万物,逐日的夸父傲视天地,补天的女娲心怀悲悯,填海的精卫矢志不移……我们有“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感叹,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追问,还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迈……  传统经典告诉我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身上有什么样的基因。  于是,我们自信,我们坦然,我们优雅。  一只眼睛看外国经典。荷马史诗的热血与柔情,圣经故事的美
期刊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诗歌中桃花、垂柳这两种常见的意象所蕴含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热爱古诗词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对古诗词中桃花、垂柳这两种常见的意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你们都积累了哪些描写春天的成语?  2. 唐朝诗人王维在《田园》诗中写道:(出示)“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自此,“桃红柳绿”这一成语便应运而生,今天,就
期刊
近日再次观赏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一课的视频,于老师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出现在眼前,他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精湛的教学艺术,使我对 “五重教学法”及其教育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品味这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五重”之首——重情趣,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问一问——激發情趣,敢于质疑  《小稻秧脱险记》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未读课文,于老师先激趣质疑:“小朋友们
期刊
笔者曾现场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一节数学示范课——“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没有华丽的多媒体课件,没有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只有简简单单的几根纸条、一块黑板,却演绎出了一节真真切切的生本课堂。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可以说别出心裁。在观摩过程中我不停地问自己:他怎么想得到呢?  在教材的例题中,拼三角形用的是小棒,小棒看起来粗粗的,拼三角
期刊
“小时候,我常跟爸爸去采蘑菇。我总是看不到蘑菇,可他会说那里有朵黄色的松菇或那边有朵黑色的尖顶菇。”  ——这是在《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封底的文字。教师做的事就好比在遍地都是蘑菇而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提醒一下。  很多年了,带着学生们一本一本地读,读完一本就一起来说道说道、交流交流。但是每次交流后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到底是什么,总也找不到。那一刻,我也好似一位走在林间看不到蘑菇的人,陷入深深的迷茫。在
期刊
【摘 要】小學语文教学缺乏范式思维,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没有实现有效沟通,造成教学乱象丛生。阅读本位范式、写作本位范式,均立足于言意的两端,缺少一个上位的统领概念,图文融合范式应是语文教学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 范式 辨析 确立  美国学者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提出了“范式”这一概念。范式包括概括、模型和范例三个部分,是某个学科公认的认知法则和基本理论,是人们面对学科问题的共同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段儿童刚入学不久,身上还保留着许多幼儿园生活的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真实存在,更会不自觉受到自我情感爆发的干扰。随着他们接触事物的日益广泛,生活范围的日渐扩大,学习成了主要任务,生活从本质上发生了变化,这使他们的情感也日渐丰富起来。目前,越来越多的低年级儿童暴露出情绪方面的问题,他们或整天闷闷不乐,或一触即发、暴跳如雷,自我控制能力差,攻击性行为多……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认识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