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堂你精彩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历史课的特点,从当前的课堂现状——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入手,谈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些实践方法。
  [关键词]历史课;自主性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时而板书,时而讲解,既有理论,又有实例,讲解非常精彩。而课堂效果怎么样呢?是不是跟教师的精彩讲解成正比呢,不一定!因为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是主角,而学生只是观众,只是一个旁观者、局外人,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对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又接受了多少呢?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少自主性和愉快感,课堂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一状况,作为教师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完成自己角色的转换,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会自主学习,绽放精彩!
  历史这门学科的地位,我们老师和学生都是心知肚明的,学校的重视程度也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对我们老师的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而学生的自主性是关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使学生对你的历史课感兴趣,就必须要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放开手脚,要充分地把学生的自主性调动起来。通过教学环节的巧妙安排、教学情境的创设等等。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佳,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方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主要在三个环节人手:
  
  一、课前预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落实到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第一环节当然是预习工作。一个富有吸引力的预习任务,往往能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便吸引引住学生,激发他们极大的学习热情,为随后的课堂教学、课后研讨作出很好的铺垫。比如《华夏之祖》一课,涉及的重点知识有两个。“黄帝一人文初祖”以及“禅让制”,其中“禅让制”还是一个难点。围绕这两个重点,我设计的预习任务也是两个:搜集有关黄帝的各种传说和查找关于禅让制的有关知识。这两个任务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自由选择。实践的结果,第一个任务选择的人比较多,且完成效果也很理想,既有文字资料,也有图片资料,这充分反映了初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和能力所及。第二个预习任务,虽然选择的学生不多,但是完成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只是在课堂上由预习这个问题的同学解释“禅让制”时,出现其余学生很难理解的情况。我认为这并不能说明解释的同学预习工作做的不好,而只是反映了同一个班级中。学生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对这种理解、接受的差异。就需要教师进行平衡。因此,通过预习,我们不仅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很快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训练。
  
  二、课堂参与。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把教材搬进教案,把教案搬进课堂;同时让学生搬进笔记,搬进作业,把标准搬进答案、搬进考卷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对话、同共探究、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而不是听教师满堂灌。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通过设置疑问、民谣、音乐、故事、绘画小品表演等多种情境实施。比如讲《“秦王扫六合”》一课,讲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时,我课前让几位同学准备了小品,上课时表演,然后再让同学从小品中找出秦始皇的措施。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课堂效果不错。
  2、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这一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研讨、合作交流的过程,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已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相互合作、互相帮助,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还要掌握多种方法,对症下药,选出最优学法,以求得最佳效果。将教师唱独角戏、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一言堂”转变成教师是导演、主持人,学生是主角的模式。在上有关元世祖的措施时,我组织全班分组,以六人为一小组,选出一名组长。在组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通过阅读课本,在协商下设计表格,归纳概括主要措施。通过这种小组合作的方法,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非常扎实,又增强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比教师单纯的讲解要有效得多。
  
  三、课后巩固和利用。巩固提高的关键在于练习,让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与记忆,巩固已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加深理解所学的重点和难点。练、记也有个科学性问题。练,要精、要到位、要举一反三,方式要多样,如采用小组竞赛。记,必须防止死记硬背,可采用数字记忆、列表记忆、口诀记忆等。“以史为镜,”“读史使我明智”,都说明学历史要学以致用。因此,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基本史实的记忆上。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应用,能够将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师生在教学中自然地生长,让教师的主导精神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的展现,让我们的课堂还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还学生真情洋溢的世界,还学生心向自然的情愫。没有盆景工艺式的缠扎,没有驯技强化般的鞭打。在我的历史课堂上,让学生焕放出精彩!
  
  参考文献
  [1]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
  [2]郭玉梅.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的学习自主性[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sl期.
  [3]桑青松,葛明贵.关于学习策略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01年11期,
  [4]李俊宝.历史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3年2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重课堂提问和探究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能大胆质疑,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注重教师有效的课后反思。  【关键词】教学理念 学习兴趣 实效性 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学过程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通过学而起作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素质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中
数学是一门非常有魅力,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处处联系的学科。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会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去认识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目前,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数学标准》),明文规定把“解决问题”和“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情感与态度”一起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四大课程目标,并提出应在数学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了体现这一语文课改理念,时下有不少语文教师一改以往的课堂霸主角色,由过去“解说者”转变成现在“旁观者”,课堂上“敢于放手”,任学生“天马行空”……  有一位教师教完
【摘要】本文从加强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语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 阅读能力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外阅读习惯,使学生在多次的反复、强化中逐步把课外阅读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从而达到自觉读书的状态。  【关键词】读书欲望;能力培养;养成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小学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以后逐渐递加。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
[摘 要]文章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去防范和救护提出一些想法,为体育教育工作者防范伤害事故提供了一些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学生 体育 伤害事故 防范 救护    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是一个现实性、社会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果我们充分了解伤害事故的产生和原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救护措施,最大程度的避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对保证学生的健康,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体育活动的开展,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有非常重
[摘要]语文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gI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语文是学生用来说、讲、读、写、用的必然工具。其中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过程中都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初中语文的阈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能力;师生互动;教学设计;具体措施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
近年来由于打工热潮的时兴,农村出现许多留守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学习成绩赶不上、生活习惯非常不好……这就让我们老师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教育好这批孩子,让他们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得到与别人一样的发展机会,使他们也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对于“差生”这个词的理解也应该发生意义上的改变。在现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同学喜欢看一些历史书籍,在平时的说话和作文练习中也常常引用历史典故,但在历史课上却无精打采,考试成绩也不甚理想。问其原因,同学回答:“历史书籍故事生动、丰满。而老师照本讲授历史课,就像抽掉了血肉,只剩骨架的骷髅,实在调不起兴趣。”如何改进历史教学,使枯燥的教学生动有趣,并使学生想学、爱学、学的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人文精神为导向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难,但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并培养创造能力却很困难;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解决这个题,本人也做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了解,也有了一些体会,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在教学中,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到的示范,一个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一句鼓励的话,都可以引起学生对美术教学的短暂关注和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兴趣长久保持不是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