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莉:餐饮奇葩绽放香江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04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诗玛,曼妙而优美的名字,她象徵着爱情的忠贞,象徵着云南边民的纯美,她更是云南地灵人傑的的象徵。正是这个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字让云南成为了众多旅人心驰神往的圣地,更对云南女子多了几分倾慕。如今,一个名叫李晓莉的云南女子带着阿诗玛的美好传说,带着对阿诗玛文化的全新註解,让“阿诗玛”享誉了整个香江。她俨然成为香港餐饮界享誉盛名的阿诗玛,像一朵美丽的奇葩真情绽放。
  
  从云南到香江遭遇现实磨砺
  
  李晓莉出生於云南边陲,有着良好的家世。但在文革期间,凡是有着一定地位和文化水平的人士都遭到疯狂镇压、批斗,李晓莉的父母也不例外。家庭的不幸卻让她幼小的心灵迅速的成长了起来。没有了父母在身边,甚至目睹了父母遭受的欺凌,作为家中长女的李晓莉坚韧地承担起照顾几个弟妹的重任。凡事都得她拿主意,凡事都得她去操心,那段苦难的日子,卻练就了她独立、坚强的性格,培养了她独当一面的能力。
  度过了文革的惨淡岁月,自强独立的李晓莉成功考取了一所医科学校,获得了化验专科文凭。但还没来得及参与社会实践,她便匆匆地跟随父亲来到了香港,时值1982年,从此,开始了她在香港的峥嵘岁月。
  有着医学专科文凭的李晓莉在这正值高速发展的国际大都市不仅没有任何的优越感,而且她的文凭也变得一文不值,身为“天之骄子”的她必须面对从零开始的残酷现实。为了生活,她不得不进了一家电子工厂,做一名普通工人。但爭强好胜的她並没有因此而迷茫、颓丧,她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她相信,只要有实力,一纸文凭又有何难。但她必须攻破文凭这个门槛,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毕竟在工厂没有任何发展前途。
  抱着这样的信念,她在玛丽医院就读补习班, 虽然有一定的医学基础,但她丝毫没有放鬆课程的学习,以优良的成绩考取高级化验师的学位。之後,李晓莉考入香港理工大学,就读两年的高级X光师课程,过程艰辛,但她仍拖着疲惫的身体饱含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凭着坚强的毅力,她成功地取得了X光技师的高级证书,从而撬开了香港医疗单位的大门。
  也许,她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香港的医疗界就会多一位成绩卓著的白衣天使,因为凭着她的勤奋和认真,只要有目标,就一定能达到。
  棄医从饮拓新路
  
  李晓莉进入饮食行业,纯属偶然。曾想让两个弟弟通过技术移民法国的她,準备让他们选择厨师作为一块敲门砖,然而,这一决定卻为李晓莉步入饮食行业做了铺垫。带着云南特色厨艺回到香港的两个弟弟並没有如愿踏上法国的征程,雖然有大學的文凭,但他们在香港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弟弟的处境,李晓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怎能忍心看着两个弟弟学有所成卻英雄无用武之地呢?别人不能提供舞台,何不自己开辟天地呢?自己开一家餐厅,不仅能给弟弟施展的舞台,还能实现创业的理想。她相信,凭着云南的特色菜品,一定能在香港这个美食之都站稳自己的脚跟。
  打定主意後,李晓莉凑齐了几十万元的资金,经过多方联络考察後,香港第一家云南风味菜馆——云南风味轩在元朗闪亮登场。凭着古色调的装修、特色的菜品,“风味轩”一上市就引起强烈反响。为了做出地域特色,李晓莉推出了极具云南特色的小菜及特产——过桥米线,然而她又不拘於形式传统的约束,仅特色小菜就推出了十五个品种,仅过桥米线就达十个品种,独具风味的云南小吃吸引了很多香港市民。“风味轩”不只受到普通百姓的欢迎,一些社会高层人士也对特色的云南菜青睐有加。至此,李晓莉的创业征程初战告捷。
  但一开始,做事稳妥的李晓莉並没有放棄化验所的工作,而是一边打理餐厅的生意,一边上班。她每天很早就要起床买菜、洗菜,然後再赶去上班,事情之繁重可想而知,但她对此卻没有半点怨言。因为在没有看到餐厅的曙光之前,她不会放棄自己的工作,毕竟她没有专业的管理经验和营商之道。这不代表她不自信,不代表她没有完全投入,相反,这卻是稳扎稳打的明智之举。毕竟人生不是儿戏,每走错一步,都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为什麽不谨小慎微,稳步前进呢?
  餐厅生意的兴隆让李晓莉信心倍增,她决定全心投入到餐厅的运营当中,於是,辞去了化验所的工作。但她没想到的是,严峻的考验卻在等待着她。
  就在她踌躇满志準备扩大经营的时候,等待她的卻是事业的低谷。藉助元朗“风味轩”的良好发展势头,李晓莉在九龍佐敦道开始了她的扩张计划。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没有营商经验的她忽略了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位置。而她所选择的地段不仅正在进行整修,而且处於无一般人问津的红灯区。就在她泼水般地大手笔投资之後,开启的卻是冷落的门庭。
  这对一个好不容易有了一番作为的弱女子来说,对一个期盼着心中的那一道彩虹的李晓莉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这样的打击对有的人来说甚至是致命的。
  但李晓莉就是李晓莉,她不是一般的弱女子,她能够顶天立地,在默默地关上装修华丽的店堂之後,她由天堂回到了现实。这样的经验何尝不是一种收穫,认识到自己的稚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市场的多变,经历了失败的李晓莉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她对餐饮行业的那一份热情卻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减低。
  从九龍佐敦道撤回之後,李晓莉安守了元朗的店面,但不服输的李晓莉暗暗发誓,从哪里跌倒就一定要从哪里爬起来,她一定会带着她的云南菜再杀回市场来。
  
  “阿诗玛”再战江湖
  
  李晓莉仍然在继续实施着她的扩张计划,不仅是对自己有信心,更是对云南菜有信心。但她不再是盲目的扩张,而是带着策略性,带着专业性,在发展着她的事业,在经营着她的人生。为了弥补管理经验的匮乏,她参加了香港稻苗饮食业管理人才培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为了满足专业化的管理需求,她决定聘请专业职业经理人参与管理。
  在做好大量的準备工作之後,2000年,李晓莉重振旗鼓。这次,她把更具号召力的阿诗玛引入到了香港,运用在了她的餐饮文化当中。“阿诗玛”的横空出世,旋即引起广大食客的猎奇与追捧。此时的李晓莉也变得更加务实,她已清醒地认识到,要在香港这块享有“美食之都”之称的餐饮圣地立於不败,靠的不只是表面光彩的特色,不是只把云南菜简单地搬上桌面就行,还需要智慧和创意,不仅要延续云南菜的特色风味,还要融入现代饮食的元素,推陈出新。
  於是,一根普通的青瓜,在李晓莉的手里就成了一个创意的模板。具有云南泥土气息的青瓜经过“阿诗玛”简单、创意的加工,就成了一道中西合璧的“处女小青瓜”,这是香港美食家唯灵在品尝了这道特色菜之後,有感而发给的命名。它以青瓜为原料,以番茄酱等为佐料,在继承云南传统的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加入了西方的现代饮食元素,以清淡爽脆的口感,以清新亮丽的外形满足了广大食客的审美和饮食习惯。“处女小青瓜”是“阿诗玛”把中西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一个成功案例,更彰显了“阿诗玛”对饮食文化的美的追求。
  为了让顾客品尝到原汁原味的云南风味,李晓莉在云南成立了专门的採购队伍,採购新鲜、特色、原味的蔬菜原料空运到香港。在“阿诗玛”中,有70%的原材料都是採自云南,保证了原料的本土化;在“阿诗玛”中,不仅汇聚着云南十大菌类品种,还汇聚着世界四大菌类品种,各类菜色包罗万象,她不只是追求种类的繁多,还追求着品质的卓越。她曾为了满足顾客要一种在香港没有见过的瓜的需求,亲自飞往云南,在经过一百多公里的山路跋涉後,找到了这种罕见的瓜。她就是以这样认真、负责的态度给予顾客最大限度的周到服务。
  为了让顾客体验极具特色的云南民族风情,在店面装饰上,她特意採用云南本土化的饰品和色调,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她又不是纯粹地模仿,不只是简单地把云南的装饰风格複製到“阿诗玛”。她知道,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再是追求简单的复古,这只能暂时地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吸引人的氛围,让顾客在体味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能让他们获得审美的享受,这才能留住顾客的心。本着这样的理念,“阿诗玛”的装饰风格在民族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审美的元素,在众多的餐饮店面之中,犹如一只出类拔萃的孔雀赫然挺立。
  凭着这样的认真和执著,“阿诗玛”不再是一个花瓶式的招牌,她已经成为香港餐饮的一个代表,成为香港云南风味餐饮的领军人物。她以务实、严谨的态度,以姿态翩然的女性形象吸引着众多媒体的关注。凭着独具风味的云南菜式,凭着对云南菜独到的理解,凭着对香港餐饮界的傑出贡献,李晓莉携带着她的“阿诗玛”成为了媒体的宠儿,曾被誉为“云南菜的典范”,曾被誉为“云南菜地培训基地”,曾被誉为“香港餐饮界女傑”。“阿诗玛”还以惊人的翻新速度,推出的花样叠新的菜式成为了众多饮食栏目追捧的目标,为他们提供了不竭的写作源泉。
  如今的阿诗玛已经不同於昔日的“风味轩”,不仅是她有了更强大的生命力,还在於她有了一种积淀,一种文化的蕴涵,这种文化不是纯粹的饮食文化,还体现着一种人文素养,这只会让“阿诗玛”的路越走越宽广,越来越平坦。凭着这种厚重的积淀,李晓莉的愿望是將雲南菜打造成一個健康飲食的品牌。
  这是一个挣扎的过程,也是一个蜕变的过程,经历了一次炼狱,迎来的必将是生命的重生。
  
  “餐饮皇后”指点半壁江山
  
  在餐饮界的万绿丛中,李曉莉无疑是最出彩的一点红。她不是香港唯一经营餐饮的女性,但她卻是香港唯一经营云南特色菜品的女性,也是唯一一人,还是唯一进入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主席团的女性,称她为“餐饮皇后”是实至名归。身为协会副主席,李曉莉在香港餐饮业中承担起“半边天”的责任。
  自2002年加入餐饮协会以来,她几乎每年以高票当选了协会副主席之职,她征服别人的不仅是在餐饮业取得的成就,还有她率真、热情、乐观的为人。有“开心果”之称的李晓莉不仅给会员们带来专业的饮食文化理念,还有她爽朗、真诚的笑声,总是感染着人们,增添无限的乐趣。这在无形中也显示了她超强的交际能力。由此,协会的外交、公关活动更是少不了她的参与。
  为了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她每年都会與协会到国內外交流访问,而且大陆的餐饮团体到协会参观访问,她也會熱情接待。这对她来说,不是她实力的显示,更在於能够加深与内地乡亲的感情,这对她来说,才是最有意义的收穫。她坦言,虽然自己居港多年,但跟内地的朋友交流的时候,仍然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亲切感。这不是她没有找到归属,而是她永远把心中那一块乡土珍藏了起来。
  多年来,她从没有忘记是云南的土地养育了她,是祖国的土地培养了她。李晓莉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她以实际行动报答着故土的养育之恩。
  在香港生活了二十幾年,並且以香港为事业命脈的李晓莉自然把目光投向了云南。作为事业有成的云南女儿,她又怎麽忍心自己的母亲仍然生活在窘困状态中?她又怎麽能忍心看着自己的母亲落後於他人?多年来,她一直本着与家乡共同繁荣的原则,从这里採购原材料。在跟乡亲们的交易当中,她总是嘱咐採购人员不能压制乡亲的利益,而且要给予一定的照顾。这也保证了她总是能得到最好、最新的菜品材料。
  她还利用在香港的人脈资源,把有意义的投资项目介绍到云南去,向各类投资商人推销云南的地理、人文优势,拉动了云南的经济增长。她还开拓了一个投资平台——万宝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为加大云南的投资项目提供更专业、更权威的引导。
  此外,她还以更直接的行动对云南的教育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她深感於经济要发展还得依靠教育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从根本解决经济落後的困境。为此,还通过担任湾仔区狮子会会长的机遇,在云南德宏州梁河县捐资建设了一所小学,先後引进、推介其他慈善團體在云南捐资建立了五所小学,她为家乡所做的这些贡献都只淡淡地附着在她的笑谈当中,也鲜有向人提及,而只是默默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李晓莉对大陆的关注还不只停留於云南,她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广东四会市。多年来,她把商家带到了四会,她把资源引向了四会,四会市人民政府为了感谢她做出的贡献,授予她“荣誉市民”的称号,並被委任为四会市政协委员。而在她看来,这些荣誉並不重要,只是她会更尽心地投身社会工作,不辜负政府和群众对她的期望和厚爱。
  李晓莉为了更好地履行为社会贡献的职能,她还成立了“阿诗玛文化基金会”,不仅提供一个民族文化交流的平台,为餐饮业注入更多的活力,还把更多的机会留给了云南和其他地方。
  如果说,李晓莉之前是在为实现自我而奔忙,那麽她的未来更多的是在为满足别人而奔忙,只是,这一路她有了“阿诗玛”的陪伴,这一路有着“餐饮皇后”的光环笼罩着她。
  如果说,云南的阿诗玛是爱情的象徵,那麽香港的“阿诗玛”则是美食的象徵,然而它也不失云南阿诗玛纯洁美好的底蕴,是“阿诗玛”赋予了香港美食新的蕴涵,是“阿诗玛”引领了纯美的饮食文化品位,带给了食客美的饮食文化享受。
  李晓莉是个美的传递者,她把美的天使——阿诗玛带到了香港,传递着对“美”的独特解读,她更是美的化身,她有着美丽的容颜,有着美好的情怀,有着美丽的心灵,这一切的美,成为了她畅行香江的标誌,成为了她经营人生的见证。未来,她还会继续以女性独特的视角,以女性特有的情怀谱写着香港饮食的新篇章。
其他文献
再高的山峰,也抵挡不住挑战者的征服;再远的路程,也无法阻止挑战者的腳步。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挑战,无处不在、永不停息。  —— 题记    在平常人的思维里,挑战者总是屹立於峰顶而去享受所征服的一切,然後再奔赴另一个目标。何锺泰博士,获得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博士学位後,有机会成为一名工程学教授的他,放棄了近在咫尺的荣誉地位;在伦敦努力拼搏而赢得英国具规模的工程顾问公
期刊
伟人毛泽东曾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凡是勤奋者,皆可跃山而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勤者亦诚,古语曰:“至诚则金石为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勤奋与诚信的有机结合,让人生的道路趋於平稳,让事业的发展在和谐的环境中得以进行。  ——题 记  人们说:吴在权先生就是勤奋精神和诚信品质相结合的典范。他白手起家,以会计为专业,从基层做起,到创建澳门权昌行地产和权昌控股有限公司,
期刊
2006年6月18日下午,由世界傑出华人会主办的“2006年世界傑出华人奖暨荣誉博士学位颁授典礼”在九龙新世界万丽酒店四季厅隆重举行。   世界傑出华人会是各界著名华人组成,为肯定及表扬傑出华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世界傑出华人会特设“世界傑出华人奖”,並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哈顿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给予对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有贡献的人士。获得“世界傑出华人奖”並非简单,事前必须通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核。获奖者
期刊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異、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社会公共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安全服务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行业。香港作为国际性大都会,随着工商各业日益兴旺、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普及,对保安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殷切,要求越来越高。香港目前从事保安服务业的人数近20万,有关公司达600至700家,保安服务业在香港已成为一个被人们重视的行业。  在香港保安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中,也造就了不少声誉日隆、业绩
期刊
锲而不捨,拼搏奋进——有“进取心”方能成就事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奉献心”方能宠辱皆忘;  积善成德,功莫大焉——有“赤诚心”方能服务社群;  博施广济,自助助人——有“仁爱心”方能济世利众;  澹泊名利,宁静致远——有“平常心”方能修身正己。  —— 题 记    在香港,人们提到“康宝驹”这个名字都耳熟能详。康宝驹先生之所以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仅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是香港足球总会主席
期刊
前言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历史发展中由於独特经历,在不断迁徙中与周围自然及人文环境不断抗爭融合过程中,塑造出具有独特文化特徵的民族系统。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客家历史长河中,梅州这颗粤东的明珠——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历史名城、中国优秀旅遊城市,山清水秀、地灵人傑。黄遵宪、丘逢甲、叶剑英、曾宪梓、田家炳等一批傑出人物就诞生於这块热土上。他们光照海内外,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在他们的影响
期刊
“成功”与“财富”,是两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词。试问,有谁不期盼事业成功?有谁不渴望拥有财富?但是,究竟该怎样才能达致成功?什麽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呢?  如果说萧成财先生名字当中集合了“成功”(成)与“财富”(财)只是一种上辈的期待或巧合的话,那麽从他的创业故事及其为社会所作出的奉献角度来剖析成功之道与财富之道,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  凭着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奋斗,萧成财先生一步一步构筑起自己的事业大
期刊
甘於澹泊,以超然的心态把握人生,就超越了世俗凡境,在悠适怡然的心境中,欣赏多姿多彩的人生风景。或许,人生只有进入这样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洞悉人生的真谛。  ——题记  姚中立先生是一位温文儒雅、谦恭随和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宅心仁厚、纯朴真诚的长者。  走进他的人生,感受他的质朴、平实、坦诚和直率——岁月悄悄流逝,但不变的是他那一颗纯朴善良的心、那份令人感动的真诚宽厚。交谈当中,他叙述往事,念
期刊
鲁迅曾在《自嘲》一诗中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在人们眼中,孺子牛是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之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 “孺子牛”精神在一些“新潮思维者”眼中似乎早已过时,令人感叹不已。  不过我们也不无欣喜地看到,现在也有一些人,不计名利、不问收穫、不求回报,而是用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给孺子牛的形象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丰富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刻内涵。本文採写的黄国健先生就是这样具有“孺子
期刊
她从上个世纪初走来,带着九十年的醇香,弥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在这段悠长的岁月长河里,即使是一粒深埋地底的种子,也已长成参天大树,何况是一株正茁壮成长的青松。  九十年的风雨洗礼,九十年的文化积淀。九十年,於人生已是垂垂暮年,而於一家企业则是豆蔻年华。历经九十年的风霜考验,她,澳门罗德礼继承有限公司,已呈现出百折不挠的生命力。如今,淋浴着新世纪的朝阳,她正蓬勃向上,生机无限。  而2006年的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