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夫:妙手神医 饮誉世界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li2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历史发展中由於独特经历,在不断迁徙中与周围自然及人文环境不断抗爭融合过程中,塑造出具有独特文化特徵的民族系统。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客家历史长河中,梅州这颗粤东的明珠——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历史名城、中国优秀旅遊城市,山清水秀、地灵人傑。黄遵宪、丘逢甲、叶剑英、曾宪梓、田家炳等一批傑出人物就诞生於这块热土上。他们光照海内外,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在他们的影响和鼓舞下,这块沃土中的优秀人物不断涌现出来,在加拿大有一位爱国华侨——张子夫就是傑出的一位。
  
  中医世家御医祖传
  
  1936年12月出生於广东紫金县的张子夫教授是清代御医祖传的中医师,清朝慈祥太后的御医张荣增的第八个孙子。张子夫教授的父亲张文宗先生亦是国父孙中山任总统时总统府里的太医。在前辈的影响下,张子夫从十三岁时就开始学製药及切脈,並熟背祖传药歌:
  “桃仁苏木月季花,延胡莪术益母草;泽兰鬰金刘寄奴,红花牛膝仙鹤草;王不留行鸡血藤,姜黄乳香五灵脂,三七蒲黄自然铜;薯莨水蛭两面针,竹节人参水龙骨;铺地蜈蚣路路通。”
  这些药在活血、止血、化瘀、化脓抑制肿疱等方面,都有相当不错的疗效,並在张子夫医学实践中已得到了验证。在谈及中西医各自特点时,张子夫教授告诉记者,“中医不仅属於中国,同时也属於世界,如何让世界瞭解中医,让中医走向世界?中医要发展,而且必须发展,这是共识,但如何发展,如何正确地发展……这些都是我们广大的中医工作者奋斗的方向。”
  对於中医五臓六腑,臓为阴,腑为阳。风、寒、热、暑、燥、湿为六淫;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七情;八纲八诊辩证用药。这些是中医诊断的方法和原理,张子夫医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熟练地驾驭和融会贯通於準确的医治诊断中。
  张子夫教授说,加拿大已认识到中医确实有补西医之不足的好处。譬如对神经衰弱症,不仅疗效好,而且对身体的副作用小。“西医只能用消炎、打针,再不然就动手术治疗。中医可用中草药,也可採用针灸、推拿治疗及用中草药活血化瘀,用抗增生化骨剌的中草药治疗有明显效果。”张子夫教授在谈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坐骨神经痛、骨质退化、骨质疏鬆症时说。五十多年行医的经验和製中草药的实践表明,中医治疗办法非常慎重,而且有效。西医通常用化疗、消炎、手术切除,当然手术切除对有些病人是必要的,但手术和化疗容易引起脱水、损坏生理肠胃功能,导致死亡。中医就分门别类去观察、开处方、以毒攻毒,对症下药,看什麽癌肿开什麽处方。他说,近年温哥华流行的炳翰製药厂製造人参元素粉对肿癌、糖尿病医治亦有相当疗效。如中国郑州的卢允忠教授发明研製的“博爱金力胶囊”对前列腺肥大、肿瘤、肠胃病都有一定的功效,值得开发推广。
  张子夫教授认为,传统中医使用草药及食疗等自然中药,因此没有强烈的副作用及有害反应。中医可根据数千年来的观察和副作用的研究,才决定用药剂量,这样可尽量减轻身体用药造成不平衡的作用。中医治疗方法注重恢复,身体平衡调整阴阳。中医可与西医兼容並蓄,可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妙手神医饮誉北美
  
  张子夫教授解放前跟父从事医药事业,解放後因组织需要,一度棄医从政。1980年又从事发展中医中草药种植基地,恢复本行,並在家乡九和开发温泉疗养院和度假村。
  张子夫教授1994年到加拿大定居继祖从医,弘扬国粹,创办了一间中医御医药馆,为温哥华市民保健治病。张子夫中医师医治项目包括癌症、心血管病、中医内外全科、哮喘、花粉过敏、糖尿病、皮肤病、风湿关节、坐骨神经及跌打骨伤等。他不仅医德优良,而且医术高超,对药理精通,成为当地用药有方的著名中医。张子夫教授用三个手指打脈,由於运用了气功切脈,他能準确判断病人体内有无肿瘤,及肿瘤的大小和位置。他每每看到病人忧鬰而来,尽兴而归,心里乐滋滋的。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不断赢得美加各地病人慕名而来,专程赶往温哥华找张子夫治病的秘方。
  张子夫教授有很多祖传的独家秘方,用来医治肿瘤及心脑血管方面的病。
  美国堪萨斯市一位生命垂危的癌症病人,他由肠癌转移肝癌,体内有四个肿瘤,病人在绝望中找到张子夫教授就医,仅一个月的中医治疗,肿瘤就已缩小,疼痛缓解,生命延长了两年多,家人对张教授感谢万分。
  在加拿大堪城有一位经营餐馆的吴先生的姐夫得了癌症,在绝望时,经亲人介绍张子夫教授的医术後,请张教授每月到堪城为其治病,通过中药调理,不到三个月,其姐夫的癌细胞已得到某种程度的控制,未再扩散恶化,病人感激不已。
  由於堪城缺少中医师,张子夫教授每次到堪城,不少患者慕名前来诊治。为此,张子夫教授决定,一方面在堪城诊病,一方面在堪城开中医培训班。为当地培训中医师。此举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和市民的拥护。
  他教授的中医速成班包括切脈、舌诊、方剂、跌打骨伤及中药食疗保健等课程,张教授认为如果大家平日懂得保养,一有小病自己就可以诊察而不拖延就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有一位患肝病多年的潮州籍老华侨周氏,病情恶化,肝硬化引起肝腹水,痛苦不堪,经张教授切脈治疗,服用中药仅20多天,肝腹水便消退了一半,肚脐缩小,接着服中药一段时间,奇蹟出现了,病状消除,身体康复,他再见张教授时激动地说:“张教授,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数十年来,张子夫教授共治疗400多位肿瘤病人,在北美一带被誉为再世华佗——一代名医。
  鉴於其在中医、中药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张子夫医术饮誉北美和世界,被推选为加拿大御医中医专家医馆总理,世界中医药事务委员会主席,全联会副总执行长。
  
  弘扬国粹情繫祖国
  
  “毋忘黄肤龙传人,发扬爱国好精神。
  天涯永记中华土,万代不忘家乡情。”
  这首诗是张子夫教授於2002年3月30日在广东地方之誌会议上发表题为“庆祝全球客属崇正会简介及中医、中医在加拿大地位”讲话中赋作的一首诗。道出了他弘扬国粹、情繫祖国的情怀。
  的确,为了弘扬国粹,把中医推广至世界各地,张子夫教授多年来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中医药的发扬光大方面。他认为中国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都是中国医学的组成部分,两者不是相互争斗的关係。没有传统就没有现代。他说,治疗肿瘤的希望在中医,中医的希望在中国。因此,他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寻找治疗肿瘤的中药材。
  目前他已在河南发现治疗肿瘤的中药材,包括有半支莲、石上柏、喜树果等若干种,虽然这些中草药种植面积不大,但他希望有一天来投资开发这些中草药,将其研製成治疗肿瘤的药品,让中国的国粹——中医药为人类服务。
  近年来,张子夫教授与夫人李壬招,辗转回国数十次,发扬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为改善家乡同胞们的健康状况,多方介绍保健知识,以新颖的知识传授他人。同时,还为家乡同胞进行义诊赠药活动。
  1999年,在温哥华居住的张子夫教授应堪城侨社邀请,每月23日至次月8日来堪城诊病及授课两星期,一则为病人治病,一则为培养中医师、中草药师,开课传授中医中药基础、切脉、舌诊、跌打骨伤、方剂、中药食疗保健等。目的是把中医药发扬光大。
  在加拿大,张子夫教授早年便开始投身为华侨服务的侨社工作,担任了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会会长兼副总执行长、全球客家人、华人、华侨、和统大联盟副总主席等二十几项社会职务。平时,他一边料理着自己的“中医研究”业务;一边应付着日常繁杂的侨社工作。医务工作和侨务工作,成为他生命中的两个支点。他戏称自己“两个文明一起抓”。儘管医务工作很繁忙,但对侨务工作从没耽误过,他称这是“快乐人生”。
  张子夫教授称,他的根在中国,他自豪地说:“我是中国人,我有责任将中医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的祖先黄帝所宣扬的惠济苍生的精神。”如今他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矢志不渝的目标而努力着,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这是他做人的原则,也是他对自己思想境界进行修炼的座右铭。张子夫教授经常组织加拿大华侨回国观光、投资。在2003年10月召开的世界客属第18届恳亲大会期间,他率加拿大十八位侨领蒞临郑州,其中有十多位还是第一次回国的华侨。之後,在江西赣州召开的世界客属第20届恳亲大会等活动,他都积极参与,並组织广大的海外客家同胞参与恳亲联谊活动,鼓励他们回国投资兴业,支持祖国与海外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於长期以来他在海外积极宣传祖国的成就,频频发动广大华侨回国观光、关心祖国建设,从而受到了广大华侨和客属人士的称讚。大家称他是“客家华人、华侨的领头人”,被选为全球客家人、华人、华侨和统一大联盟副总主席、北美洲客家人、华人、华侨和统一大联盟总主席。今年九月又选任世界华人老年联谊总会常务副总主席兼筹款委员会主任等职,並获得“世界著名侨领”、“客家精英”、“世界名医”等诸多美称。
其他文献
巍巍中华,苍茫大地,数不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朝朝绽放着人生的华彩。在历史车轮滚滚而过的轱辘声中,有限的生命渐渐消逝在岁月尽头,唯有那发自灵魂深处的智慧光芒,犹如无边黑暗中的繁星点点,永远闪烁在中华史卷的浩瀚长河中。  当这浩瀚的历史长河流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时,袁伟明先生出现在悠悠中华餐饮史卷上。那时的他,带着对祖国满腔的热爱和身後辉煌的战果,正风尘仆仆地从海外归来。漫步於国际酒店餐饮行业,他从英国、
期刊
迎着晨曦和微风,是谁穿越时空,高举五千年前轩辕黄帝的圣火照亮香江南北?  伴着童歌与笑语,是谁跋山涉水,将无私的爱如星星之火般燎原在红色的土地?  在那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是谁丹心一片,用高瞻远瞩的英姿投向母亲的怀抱?  在那无数英烈倒下的地方,是谁热血沸腾,用润物无声的行动诠释爱国的真谛?  他,就是香港和柏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国容先生,一位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一位为弘扬传统文
期刊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於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如果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鍾小健先生成就事业、成就人生的真实写照,那麽他爱国爱澳爱乡、积极回报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生动诠释。  —— 题记  在澳门的企业家群体中,鍾小健先生是一位
期刊
蜚声国际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才华横溢並非天生,成就卓著不是偶然,而是由“99%的汗水和1%的天分”凝聚而成,任何人的成功皆是如此。  ——题 记  在谈论成功之道时,岑永生先生笑着说:“一个人前十几年如果不刻苦勤奋,那麽後几十年将会苦上加苦;如果年轻时能够努力拼搏,那麽一定会苦尽甘来。”没有高谈阔论,坎坷经历沉淀出真知卓见。正是凭藉勤奋,“吃得苦中苦”的
期刊
“我们的陈嘉庚校长是一位历经岁月风雨而不淡化,且越来越受人尊崇的时代伟人。他的名字,与日月同辉,永垂史册,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怀念!”此语出自香港集美校友会第九届理事长叶联意先生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28周年庆典会上的讲话。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光环紧紧地笼罩在叶先生的周围,由此可窥见叶先生身上所具备的人格魅力。  ——题 记  在拜访叶联意先生之前,我们就对他有所耳闻
期刊
再高的山峰,也抵挡不住挑战者的征服;再远的路程,也无法阻止挑战者的腳步。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挑战,无处不在、永不停息。  —— 题记    在平常人的思维里,挑战者总是屹立於峰顶而去享受所征服的一切,然後再奔赴另一个目标。何锺泰博士,获得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博士学位後,有机会成为一名工程学教授的他,放棄了近在咫尺的荣誉地位;在伦敦努力拼搏而赢得英国具规模的工程顾问公
期刊
伟人毛泽东曾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凡是勤奋者,皆可跃山而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勤者亦诚,古语曰:“至诚则金石为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勤奋与诚信的有机结合,让人生的道路趋於平稳,让事业的发展在和谐的环境中得以进行。  ——题 记  人们说:吴在权先生就是勤奋精神和诚信品质相结合的典范。他白手起家,以会计为专业,从基层做起,到创建澳门权昌行地产和权昌控股有限公司,
期刊
2006年6月18日下午,由世界傑出华人会主办的“2006年世界傑出华人奖暨荣誉博士学位颁授典礼”在九龙新世界万丽酒店四季厅隆重举行。   世界傑出华人会是各界著名华人组成,为肯定及表扬傑出华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世界傑出华人会特设“世界傑出华人奖”,並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哈顿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给予对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有贡献的人士。获得“世界傑出华人奖”並非简单,事前必须通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核。获奖者
期刊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異、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社会公共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安全服务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行业。香港作为国际性大都会,随着工商各业日益兴旺、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普及,对保安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殷切,要求越来越高。香港目前从事保安服务业的人数近20万,有关公司达600至700家,保安服务业在香港已成为一个被人们重视的行业。  在香港保安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中,也造就了不少声誉日隆、业绩
期刊
锲而不捨,拼搏奋进——有“进取心”方能成就事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奉献心”方能宠辱皆忘;  积善成德,功莫大焉——有“赤诚心”方能服务社群;  博施广济,自助助人——有“仁爱心”方能济世利众;  澹泊名利,宁静致远——有“平常心”方能修身正己。  —— 题 记    在香港,人们提到“康宝驹”这个名字都耳熟能详。康宝驹先生之所以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仅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是香港足球总会主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