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健:俯首甘为孺子牛

来源 :今日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lz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曾在《自嘲》一诗中写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在人们眼中,孺子牛是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之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 “孺子牛”精神在一些“新潮思维者”眼中似乎早已过时,令人感叹不已。
  不过我们也不无欣喜地看到,现在也有一些人,不计名利、不问收穫、不求回报,而是用默默的付出和无私的奉献,给孺子牛的形象打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丰富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深刻内涵。本文採写的黄国健先生就是这样具有“孺子牛”品质的人。
  黄国健先生是第十届全国人大香港区代表、香港工会联合会(以下简称“工联会”)连续三届的理事长,之前他还曾在工联会下属的海员工会任职。在为工会团体服务近十年期间,他以服务工会、维护工人权益、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贡献力量为目标,“自加压力、负重前行”,默默耕耘,真诚奉献,所做出的实绩和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讚誉。
  
  历史回眸:香港爱国工运的一面旗帜
  
  【背景资料之一】香港工会运动起源於上世纪二十年代,一开始就具有很鲜明的反帝、反殖民地、反压迫和深厚的爱国精神及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特点。四十年代後期,对於香港和世界而言,是二次大战结束後的困难时期,而国家正处於新中国诞生的曙光日渐显现的重要时刻。
  时代的洗礼,令香港工人的民族觉悟空前高涨。亲身的经历令他们深刻体会到:国家不强盛,老百姓的日子不会好过;工人不团结,不可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因此,工人对成立自己的爱国工会组织和实现工会大联合的冀望十分迫切。加上战前回内地的香港工运前辈也在这个时候纷纷回港,有力地推动了爱国工会大联合的实现。港九工会联合会(即现在的香港工会联合会)就在这样的情势和工人的迫切要求下,由22间工会发起成立的,有会员2万多人。
  香港工联会的历史背景和基础,决定了她的性质、宗旨和此後的发展。她的成立标誌着香港爱国工运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访谈实录之一】记 者:黄理事长,您好!香港工会联合会是香港最大的“老牌工会”,也是一个在香港社会具有相当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爱国团体。您作为工联会的理事长,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有关工联会的具体情况。
  黄国健:香港工会联合会於1948年成立。在工联会所走过的五十多年奋斗历程中,有49年多的时间是在港英统治和压制下度过的,但她没有被压倒,相反,会务日益发展,福利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日趋完善。工联会成立初期只有会员2万多人,发展到今天已拥有接近30多万会员,204间基层工会,其中包括167个属会,37个赞助单位。涵盖行业广泛,主要分为汽车铁路交通业、海员海港运输业、航空业、政府机构、公共事业、文职及专业、旅遊饮食零售业、服务业、製造业、造船机械製造业、建造业等。工联会可向会员提供多元化福利服务,在政治、社会和劳工事务上全面参与,是日渐为香港市民所普遍支持、为社会所认同的香港最大的工会团体。
  记 者:那麽您认为,是什麽原因使得工联会能够不断发展並取得今天的成绩呢?
  黄国健:工联会能取得今日的成绩,是因为五十多年来一直坚定不移地本着“与香港同步,与基层同心”的精神,奉行“爱国、团结、权益、福利、参与”的工作方针;是因为有一大批有理想、有抱负、有水平、有幹劲和有奉献精神的工会理事和工作人员。儘管时代在变,工作形式各有不同,人员亦有更替,但这一工作方针的内涵实质,这支队伍的精神面貌,始终如一,难以移易。
  工联会走过五十八年光辉奋斗历程,既能秉承优良传统,积极爭取及维护僱员的合理权益,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工友服务並获得信任和支持;面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重大转变时坚守立场,制订发展策略和具体措施;积极参与区议会和立法会的选举,对香港政制发展提出政策主张,並坚持“支持、合作、批评、监督”八字方针,促进特区政府改善施政,因而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
  记 者:您如何看待工联会在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黄国健:工联会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劳工团体。我们希望能够在香港整个工运中起到主导作用。据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对香港较著名社会团体所作的民众支持度的调查,最近工联会排名第一,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我们的工作还是比较受社会认同的。
  至於工联会所应发挥的作用,我们希望本会成为稳定香港社会的一个基层组织。因为回归後的香港特区很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工联会既然是一个最大的劳工团体,就应当积极发挥作用。同时,我们作为一个老牌的爱国团体,也要在香港的社团当中起到一个旗帜的作用。
  
  服务之路:没有奉献精神就做不好工会工作
  
  【背景资料之二】黄国健理事长於1952年出生在广州,幼年时随父母移居香港。1971年,年仅19岁的黄国健走出校门,到中远集团旗下当了一名海员。因为他为人朴实诚恳、工作勤勉进取,在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经验日渐丰富的同时也得到上司的信任和赏识,从最初机舱的练习生升任轮机长。他是一个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人,在远洋轮上一做就是二十年。直到1991年,黄国健才结束海员生涯,转任中远集团船舶贸易部主管。
  1997年8月,黄国健先生加入香港工联会属下的一个基层工会——香港海员工会,任该会秘书长之职。2000年5月,调任香港工联会,被推选为第31届理事长,在2003年第32届理事会选举时蝉联理事长一职,到2006年已是连任三届。在担任工联会理事长期间,黄国健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只顾耕耘,不问收穫,不求回报,为工联会各项会务的不断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赢得了工联会上下及社会各界的认同。
  【访谈实录之二】记 者:您参加工会工作以来,最大的感受是什麽?
  黄国健:屈指算来,我从事工会工作已经将近十年了。在先後为海员工会和工联会工作的这些年里,我的感受很多,可说是有苦有乐、百味俱全。当看到工联会不断发展壮大时,自己也会因为贡献了一份力量而产生自豪感、满足感,但在实际工作当中,最大的感受可能就是压力比较大。因为在工联会,面对的情况可谓纷繁复杂,要管理的架构也很庞大,这样一来,每做一项决定不单只关繫到工联会的形象,也可能对香港社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会在某种程度上引发政治事件。所以我们做每一个决定之前,面对的压力都是相当大的。
  记 者:与内地工会机构相比较,您认为香港工会团体有哪些不同之处?
  黄国健:首先,在香港做工会工作,资源就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题。因为按照香港制订的法令,除了慈善机构之外,政府对其他的团体都不提供资助。所认工会这一类组织的财政都要靠自己解决。工会的资金来源,一是由会员自愿交缴会费,还有一些社会上的捐款,此外还有一些前辈通过个人辛勤打拼为工会购置的物业,可以收取一些租金,日子过得较艰苦。
  其次,工会大多人手有限。香港的工会组织一般只有一两个专职人员,其他的工作大部分都要靠义工,他们的付出是完全没有回报的,很多时候还要自己掏腰包出车费等等。
  第三,与内地同类机构相比较,香港工会面对的情况非常複杂,竞爭非常激烈。在英国统治香港时代,工会是港英政府的对头,受到一定的压制。现在香港已经有了700个工会团体,每一个的背景又各自不同。粗略分析一下,这些工会团体除了爱国的工会之外,还有亲台湾的、中立的、亲西方的等等,可说是错综复杂。与此同时,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各个工会之间的竞爭也非常激烈。比如有什麽劳资纠纷,很多工会都抢着去做,藉以扩大自己工会在社会的影响力。这就要求你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並採取相应的举措,发挥工会组织为工人谋福利、爭权益的作用。此外,工会的力量也会反映到政治方面,如立法会选举、区议会选举等,哪一个工会的会员人数愈多,其影响力和号召力就愈强。工会也会与被选举人之间有一些政治方面的互相支持。这些都要求工会要尽可能地、最大限度地爭取工人对工会的认同,工会本身也要掌握每一次斗爭的机会来展现自己。也就是说,与内地相比,我们不能“等”工作,而是要“抢”工作。
  记 者:但在如此複杂的背景下,工联会近年来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作为连续三届的理事长,这些与包括您在内的工联会领导层的贡献是密不可分的。您是怎样当好工联会理事长的呢?
  黄国健:我认为工联会是一个靠集体力量领导的机构,不是某一个人能够独立支配或起决定性作用。刚才说过,我们面对的情况很複杂,而且工联会是一个很庞大的机构,有重大的问题都要靠集体协商决定,不是某一个人说了算的,绝对不能搞“一言堂”,只有各位同仁齐心协力、群策群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使会务工作健康有序地运行,才能实现工联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我认为要做好工联会工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依靠集体的力量。至於如何履行理事长的职责,第一就是你不但要熟悉各个行业里面的情况,还要掌握整个香港社会的各方面状况,要学会分析所有工会团体面对的形势如何等等。只有这样你才能少犯错误。
  记 者:您认为做为一个工联会的领导者,应当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
  黄国健:我认为首先你要对劳工有感情,对你自己出身的那个阶层有深厚的感情才能做好工联会的工作。第二就是要有一点奉献精神。这就要求你不应把这个工作当成一种职业,而是视为实现自己理念的实践,当成事业来做。举例来说,当初我从中远集团回到海员工会工作之後,在待遇方面就有了变动。虽然钱不是我取捨的依据,但是你也要接受这种转变。一旦做出选择,你就必须认识到,自己並不是为了待遇去幹这个工作,而是为了实践自己的理念。
  此外,工会的工作跟企业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不可能按照朝九晚五的正常工作时间来做。可以说,在工会做事是不分昼夜的,很多会员是在下班之後才来参与工会的活动,所以大部分的工作都集中在晚上,人家下班之後就是我们最忙的时候。还有,人家放假的时候也是工会最忙的时候,比如在香港的公众假期、劳工假期,工会的工作日程表都是排得满满的工作。如果你没有这个奉献精神,你会觉得很苦。按惯例来说,在香港的企业工作每年都会有一个大假,为期十四天,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自行安排。人们大多会利用这段时间去旅旅行、充充电,调整一下。在我印象中,从1997年到工会工作之後,直到现在都没有正式休过大假。
  总而言之,在工会工作,你一是不能计较待遇,二是不能计较工作量,三是要爭取家人的支持。比如我跟我的很多同事,每周可能只有在周末才能跟家人一起吃顿饭,此外根本不太可能有时间陪伴家人,如果家人不谅解,就麻烦了。不过很庆幸我太太对我一直很支持,让我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会工作当中去。
  记 者:那麽您会不会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幹下去?将来又有什麽样的打算?
  黄国健:以後会不会再幹下去,可能这个决定权並不在我。因为我们每三年就换届,领导层都要经过会员推选,如会长、理事长都是由常务理事会选举的。所以我以後能不能做下去,不是我自己能说了算的,不仅在於本身有没有行使好职责、取得应有的成绩,还要看理事会对你的支持和认同。至於我自己的意愿嘛,我已在做了三届理事长,2009年满任期时,我就已经这个岗位幹了9年。我认为到了那个时候应该要交班了,因为新鲜血液的补充对於工联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健康的组织就应该不断有新的力量加入、有新人来接班,否则就会影响工会的长远发展。但到了那时,我将不做这个理事长,还可以再回到基层工会,如为海员工会继续服务。
  
  展望未来:与时俱进、开拓革新、再谋发展
  
  【背景资料之三】:2006年4月24日,香港工会联合会在沙田大围培侨书院召开第33届会员代表大会。会议总结过去三年工作,並积极探讨未来工作方向。新一届常务理事会亦顺利诞生,黄国健先生连续第三届被一致推选为理事长。其间他在会上作了题为《与时俱进,开拓革新,全力推动工会发展和转型》的第32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三年工联会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积极发展壮大爱国工会力量,令属会及赞助会总数增加;权益工作有所加强:在爭取加薪、打击欠薪、追讨短付假期工资和增强工联会及属会处理权益的功效,成果显著;关注劳工及市民需要,倡议最低工资、标準工时、三层就业社会保障网,探讨全球化对劳工就业权益及本港实施资历架构对劳工构成的影响等。
  【访谈实录之三】
  记 者:您认为香港未来工运的发展趋势如何?爱国工会又应如何应对呢?
  黄国健:展望未来,香港政治、经济、社会和工运发展都面临得大转变,我们必须增强危机意识,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提高我们工作队伍的质素,积极开拓创新,迎接新挑战。因为国家正开始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必定对香港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亦为我们爱国工会进一步发展壮大注入强大的动力。在工运发展上,爱国工会如果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因应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制定未来发展策略和具体落实措施,积极推动工会发展和转型。
  记 者:面对形势的发展,香港工联会制定了什麽样的工作目标?
  黄国健:要配合和落实工运发展策略上的转变,我们就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积极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工作队伍素质;加大会务组织建设力度,精简理顺组织架构,积极推动工会发展和转型。只有抓紧加快发展壮大爱国工会力量,不断增强工联会社会影响力和号召力,我们才能在爭取维护僱员广泛权益,成功落实“一国两制”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 者:您如何看待祖国和香港未来的发展前景呢?
  黄国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和全港市民的努力下,香港继续稳定发展,噪音减少,社会趋向和谐,香港经济也出现明显的复甦,失业情况得到改善,这是可喜的现象。工联会认同特区政府“提高施政效率”、“全面发展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施政目标;並将一如既往,与本港各界一起,支持特区政府依照《基本法》施政,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宏图。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7大经济体、第3大进口市场,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国家的发展不独造福中国人民,同时亦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凡我炎黄子孙都会为祖国的进步和变化而感到自豪!国家现正为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这是包括港人在内的中国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我们相信在21世纪,中华民族一定会迎来伟大的复兴!
  
  【记者手记】
  虽然与黄国健先生是初次见面,但笔者从黄国健先生条分缕析、言之成章的谈话当中,足以看出他说话做事逻辑之严密、思维之清晰。而令笔者印象更加深刻的一点,就是他的话语之中,没有丝毫夸饰之辞,没有一点炫耀的成分,而是再三强调集体的力量、淡化个人的作用与成绩,一如他的为人——朴朴实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当记者问到黄国健先生的座右铭时,他表示:“我觉得,随着时间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信念或是理念,我自己就经历过不少次这样的变化。就现阶段而言,我比较欣赏的一句话是:‘人生要坚持、要爭取,爭取不到的东西要随缘。’这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爭取成功,来实践自己的理想,若是不能如愿,就要放得下,想得开。我用这个道理来化解自己的压力。”
  黄国健先生是一个严谨的人,多年来他一直忙於工作,又没有太多业餘爱好,有时间的话,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读读书、听听音乐。以前当海员在船上工作时,他最喜欢阅读一些古文及历史书籍,後来因为工会工作的需要,读得更多的是关於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方面的书籍。虽然工作很忙、压力也很大,甚至在参加工会之後胃病也比以前加重了,但他说这样的日子也过得很充实,自己无怨无悔,
  在记录与黄国健先生访谈的内容时,笔者自然而然地联想起一首不知出自何人之手的词,词中有这样几句:“征途无有终,激情溢胸。老牛负枷岂邀功。期盼大地春常在,尽瘁鞠躬。”是啊,如果说“征途无有终,激情溢胸”是黄国健先生为工联会工作、为维护工人权益乐此不疲、壮心不已的概括,那麽“老牛负枷岂邀功。期盼大地春常在,尽瘁鞠躬”正是他不计名利、不求回报、不问收穫,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的生动写照。时代呼唤和激励我们这个社会湧现出更多“孺子牛”。我们深信,不论时代发展得多快,社会经济水平提升得多高,“孺子牛”精神都将会与时俱进,代代相传,熠熠闪光!
其他文献
蜚声国际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有句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才华横溢並非天生,成就卓著不是偶然,而是由“99%的汗水和1%的天分”凝聚而成,任何人的成功皆是如此。  ——题 记  在谈论成功之道时,岑永生先生笑着说:“一个人前十几年如果不刻苦勤奋,那麽後几十年将会苦上加苦;如果年轻时能够努力拼搏,那麽一定会苦尽甘来。”没有高谈阔论,坎坷经历沉淀出真知卓见。正是凭藉勤奋,“吃得苦中苦”的
期刊
“我们的陈嘉庚校长是一位历经岁月风雨而不淡化,且越来越受人尊崇的时代伟人。他的名字,与日月同辉,永垂史册,永远值得我们尊崇和怀念!”此语出自香港集美校友会第九届理事长叶联意先生在纪念陈嘉庚先生诞辰128周年庆典会上的讲话。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强将手下无弱兵,陈嘉庚先生的精神光环紧紧地笼罩在叶先生的周围,由此可窥见叶先生身上所具备的人格魅力。  ——题 记  在拜访叶联意先生之前,我们就对他有所耳闻
期刊
再高的山峰,也抵挡不住挑战者的征服;再远的路程,也无法阻止挑战者的腳步。正如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挑战,无处不在、永不停息。  —— 题记    在平常人的思维里,挑战者总是屹立於峰顶而去享受所征服的一切,然後再奔赴另一个目标。何锺泰博士,获得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博士学位後,有机会成为一名工程学教授的他,放棄了近在咫尺的荣誉地位;在伦敦努力拼搏而赢得英国具规模的工程顾问公
期刊
伟人毛泽东曾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凡是勤奋者,皆可跃山而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勤者亦诚,古语曰:“至诚则金石为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勤奋与诚信的有机结合,让人生的道路趋於平稳,让事业的发展在和谐的环境中得以进行。  ——题 记  人们说:吴在权先生就是勤奋精神和诚信品质相结合的典范。他白手起家,以会计为专业,从基层做起,到创建澳门权昌行地产和权昌控股有限公司,
期刊
2006年6月18日下午,由世界傑出华人会主办的“2006年世界傑出华人奖暨荣誉博士学位颁授典礼”在九龙新世界万丽酒店四季厅隆重举行。   世界傑出华人会是各界著名华人组成,为肯定及表扬傑出华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世界傑出华人会特设“世界傑出华人奖”,並联合美国科罗拉多哈顿大学颁发荣誉博士学位给予对世界各地华人社会有贡献的人士。获得“世界傑出华人奖”並非简单,事前必须通过评审委员会的严格审核。获奖者
期刊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異、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今天,人们对社会公共安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安全服务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重要的行业。香港作为国际性大都会,随着工商各业日益兴旺、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普及,对保安服务业的需求越来越殷切,要求越来越高。香港目前从事保安服务业的人数近20万,有关公司达600至700家,保安服务业在香港已成为一个被人们重视的行业。  在香港保安服务业的发展历程中,也造就了不少声誉日隆、业绩
期刊
锲而不捨,拼搏奋进——有“进取心”方能成就事业;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有“奉献心”方能宠辱皆忘;  积善成德,功莫大焉——有“赤诚心”方能服务社群;  博施广济,自助助人——有“仁爱心”方能济世利众;  澹泊名利,宁静致远——有“平常心”方能修身正己。  —— 题 记    在香港,人们提到“康宝驹”这个名字都耳熟能详。康宝驹先生之所以拥有很高的知名度,不仅仅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是香港足球总会主席
期刊
前言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在历史发展中由於独特经历,在不断迁徙中与周围自然及人文环境不断抗爭融合过程中,塑造出具有独特文化特徵的民族系统。在一千六百多年的客家历史长河中,梅州这颗粤东的明珠——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历史名城、中国优秀旅遊城市,山清水秀、地灵人傑。黄遵宪、丘逢甲、叶剑英、曾宪梓、田家炳等一批傑出人物就诞生於这块热土上。他们光照海内外,成为人们敬仰的楷模。在他们的影响
期刊
“成功”与“财富”,是两个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词。试问,有谁不期盼事业成功?有谁不渴望拥有财富?但是,究竟该怎样才能达致成功?什麽才是最有价值的财富呢?  如果说萧成财先生名字当中集合了“成功”(成)与“财富”(财)只是一种上辈的期待或巧合的话,那麽从他的创业故事及其为社会所作出的奉献角度来剖析成功之道与财富之道,无疑是具有说服力的。  凭着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奋斗,萧成财先生一步一步构筑起自己的事业大
期刊
甘於澹泊,以超然的心态把握人生,就超越了世俗凡境,在悠适怡然的心境中,欣赏多姿多彩的人生风景。或许,人生只有进入这样的境界,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洞悉人生的真谛。  ——题记  姚中立先生是一位温文儒雅、谦恭随和的企业家;更是一位宅心仁厚、纯朴真诚的长者。  走进他的人生,感受他的质朴、平实、坦诚和直率——岁月悄悄流逝,但不变的是他那一颗纯朴善良的心、那份令人感动的真诚宽厚。交谈当中,他叙述往事,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