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zi229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语感对英语教学和运用起着重要作用。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不同个体由于语言感觉能力和语言实践量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因此有些人能从别人的语音、语调、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准确把握别人要表达的超出文字本身的含义。虽然语感随着语言实践的积累必然会产生,但教师认识到语感的存在和它的积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会加速学生语感的早日形成和优化。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要求学生使用英汉双解词典并逐步过渡到使用英英词典,这有利于学生准确掌握词汇的内含和外延,因为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不一定都能做到一一对应完全准确。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去猜测、理解。所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能增强语言实践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增大学生语言实践的量
  我认为不仅阅读应有精泛之分,听、说、写也应有精泛之分。“精”的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掌握语言规律,提高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泛”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规律,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未知语言规律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语言规律的学习和掌握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提高语言的复现率,帮助学生消化吸收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又为他们体验领悟语言创造机会。幼儿学会母语的事实能充分说明“泛”的重要作用。在“泛”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要通过“泛”与“精”相结合的实践让学生去发现和认识错误,逐渐改正错误,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当然,“泛”不等于“滥”,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泛”的实践尽量在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范围之内。
  三、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习惯
  大量背读古文是过去人们学习汉语的常用方法,现代语言学习的理论也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为语言的输出创造可能性,这些都是告诉我们积累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让学生随时注意记录一些有用的词、短语、精彩的句子和短文,还要他们经常翻阅或背诵,并多加模仿运用,使优美的词、各种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烂熟于心,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培养语感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和氛围
  正常幼儿都能逐渐学会母语,能分辨词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这有力地说明语境对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学习英语除了学生自己要经常练习外,还应有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多给学生创造一些无意识记和学习的环境,如学校或教室的标语可用英汉两种语言书写,学校可办英语墙报、英语广播、英语角等。还可采取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办法,如联系许多理科中公式的字母代号是相关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教单词。这样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过程有时就成了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深化英语知识的过程,其他学科的某些知识点就成了诱发学生复习英语的因素。
  五、运用音形结合的方法,适时进行音标教学
  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用汉语或汉语拼音给英语单词注音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准确地听说英语,不利于学生掌握单词的音与形的联系,不利于创造英语语境。学生说出来的英语,汉语味很浓,听起来别扭生硬,严重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开始学单词时,可以结合单词教学进行音标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经常运用彩色粉笔,用不同一种颜色的粉笔分别写出单词中的某一字母或字母组合以及与此相对应的音标。这样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把字母与读音联系起来,以加强音形联系。要求学生在需要注音时必须用音标,而不能用汉语。用音形结合的方法进行音标教学,学生不仅能顺利准确地给单词标注音标或根据音标读准单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在听到读音或能说出、想起读音的情况下,准确写出或头脑中马上就能反应出该词的拼写形式,并能够准确读出单词,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很有好处。
  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人们常说的汉语式的英语是指仿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法产生的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式或表达法,其中就包括由于没有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而出现的貌似正确实则错误的表达。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总之,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感的培养。搞好英语课本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其他文献
搞笑的达尔文奖rn世界上有一个被称为达尔文奖的奖项,每年都会评奖,特别表彰那些为人类进化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体.不过,与诺贝尔奖不同的是,达尔文奖的得主通常不会亲自领
所谓的趣味教学法就是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宗旨的教学方法。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运用于课堂教学当中是无可厚非的。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笔者时刻关注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到目前为止,颇具成效。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践行趣味教学法呢?下面,笔者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一、结合游戏践行趣味教学法  游戏符合学生爱玩的天性,也是
【摘要】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中,大部分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也使高职学生的学习达不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针对此种情况改进教学方法。本文将就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现状、影响高中英语教学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基础 薄弱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大量的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友人到
以甘蓝型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814’和‘湘油15’两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探寻在两个CO2浓度(自然CO2浓度:400μmol·mol–1和高CO2浓度:(800±20)μmol·mol–1)和两个氮
英语作为我国最常用的第二外语,是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的必修课之一。我从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工作近二十年了,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初一的学生刚开始学英语时,出于一种新鲜、好奇感,学习热情高,成绩也较好。但只凭一时兴趣的学习,总是难以持久的。一旦遇上困难,就会畏缩不前,慢慢的,一些学生就开始掉队,以后就不及格,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本人通过反复的实践,对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摘要】高职高专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级技术人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高职高专教育涉及到社会上诸多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行业涉及到了对外交流,所以英语交流成为很多行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对学生的英语要求除了对口语的要求严格还要对外国文化进行涉猎。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文化  学习外国的文化,学习包容文化的多元性,真正的能够借鉴外国的文化来丰富我国的文化,这样才能真正的学习一
听力是获取有声信息的根本途径,是人们交际活动的基本形式。有了听,才有了语言的交流。因此,对于语言学科的学习,“听”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听力训练不断发展成为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做好英语听力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1.保持良好听力心态。要掌握好听力技巧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就要求学生在听之前摆脱对听力的恐惧心理,使心情完全放松,将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听力问题的阅读上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教改,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本文通过生动的教学实例,着重阐述了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实施中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  早在1979年,Prabhn提出了任务型教学,他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效果很好。进入21世纪后,“用语言做事”的教学途径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尤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英语课程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也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已经是这个时代创新精神的代名词,而“雷瓦斯”新研究可以说是科技创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