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学业拖延心理及其矫正

来源 :科学教育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atspy_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生的拖延心理分为激励性拖延和回避性拖延两种类型。长期的拖延行为对学生有许多负面影响。矫正中小学生中存在的拖延心理,应帮助学生制定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采用化整为零的学习方法,建立奖惩分明的监督机制和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关键词】中学生 拖延 内部动机 后果 矫正
  
  在中学,学生的拖延心理和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学习拖延”,指的是学生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往往把学习任务不断往后延迟的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倾向。拖延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它与我们一般谈及的推迟有着本质的区别:推迟很多时候是作为一种计划来执行,它有可能是人们处理某些事情时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而拖延则不是计划中的事情,它是一种习惯性的行为延迟倾向,是人们对计划要做的事情的不断延期。这种行为倾向不仅表现在学习上,很多学生在生活上也总拖拖拉拉,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深入了解中学生学习拖延的内在动机和影响因素,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
  
  1.拖延的类型
  
  拖延可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激励性拖延和回避性拖延。激励性拖延是指学生往往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分钟去做,自称这种行为所导致的时间压力能够唤起他们最高的动机水平和灵感,声称在面临截止日期的时间里压力下学习会更有效率,认为只有到最后时刻才会有创造力,不到最后时刻就没有想法。回避性拖延则是指学生为了回避任务没有完成后,别人对自己成绩的负面的评价或者为可能的失败寻找的一种借口,事实上是为达到保护自己的自尊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行为策略。因为这样一来,即使是学习成绩较差或考试没有考好,他们也会说是因为自己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或是没有准备充分,以此推脱责任。对于回避性拖延者来说,他们更愿意别人认为他们缺少的是努力这一外部原因,而不是能力这一稳定的内部人格特质。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缺少努力的指责是可以接受的,而能力低下的评价则影响自尊,不可接受。激励性拖延往往存在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他们喜欢寻求刺激,认为在大量积压的任务之下进行冲刺才能获得快感;而回避性拖延则较多地存在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激励性拖延者声称的压力之下的学习效率会更高的说法并不成立。经调查表明,无论是激励性拖延还是回避性拖延,其作业和成绩都不如不拖延的学生好,拖延的学生自称的“有压力才有动力”只不过是他们的一种自我安慰的托词而已。
  
  2.学习拖延的内部动机
  
  学生拖延行为产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或家长认为的自制力差、缺乏学习兴趣或是贪玩等那么简单,那只是表层原因而已。事实上,拖延行为的产生与人们的认知,情感和归因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作为一种外部表现的拖延行为,有着不同于其他行为的内在动机。正确识别学生的拖延动机,才能够对此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矫正措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和人格的发展。
  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主要动机为自我设置的障碍。当学生面临被评价的威胁时,为了保护或提高自己的自尊会做出一系列对自我成功不利的行动或措施,这就是自我设障。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比如在学校,我们常常可以发现临近考试时,有些学生不努力学习而是四处游玩,声称自己紧张焦虑等,其实这时候他们很可能在自我设障。很多学生会把拖延当做一种行为性自我设障的保护手段。因为有拖延行为的存在,学生就可以将其失败归咎于时间仓促等外部原因而不是他们的能力,借此来保护和提高其自尊。这其实也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它的目的首先是使个体在失败后不至于太丢脸,其次则是赋予成功更多的光彩,即如果个体存在拖延行为,但是仍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完成了任务,别人会认为这种成功来之不易,对他倍加赞赏。研究表明,偶尔的自我设障也许问题不大,甚至还有些益处,如缓解考试前的焦虑等,但习惯性的自我设障会导致最终的失败或至少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以致错失很多机会。
  此外,回避评价、完美主义倾向等也可能会导致拖延行为。尤其是当面临较为困难的学习任务时,为了逃避可能失败的风险和来自他人及家长的批评,学习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一拖再拖,把拖延当成了一种暂时的自我保护手段。而有完美主义倾向的拖延动机则较多地存在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由于脱离实际,给自己制订了过高的目标或是苛求完美,在没有完全的把握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之前,不愿意动手去做,因为苛求完美,反而不容易制定出可行的行动计划,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3.拖延导致的后果
  
  很多学生认为拖延行为司空见惯,不以为然。殊不知,拖延不仅仅是无效的时间管理行为这么简单,它其实是一个已卷入了认知、情感和归因等比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它与人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并会对人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一般来说,长期的拖延行为对学生有以下负面影响。
  3.1降低学习效率。拖延会造成大量的时间被无谓地浪费掉,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很多学生开始的时候雄心万丈,头脑中会有很多的想法和打算,但是由于拖延习惯,往往不能立刻或持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到最后实在不能再拖时才匆匆忙忙地敷衍了事,晚交甚至不交作业,从而因为时间和精力投入太少,从而导致成绩不佳。
  3.2引发负面情绪。长期的拖延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生活无条理或没有目标,并且习惯性的拖延者总是为没有完成某些任务而寻找借口,或者为自己的学习任务没有按计划得到实施而编造理由等。长此以往,会引发他们的焦虑、内疚、自责、抑郁等负面情绪,使学生充满自我挫败感,沮丧、悲观、消极甚至自暴自弃等,对身心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3.3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学生因拖延行为所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会使学生体验不到成就感,形成较低的自尊水平。这种认知上的偏差会使得他们总是知难而退,不求进取,从而丧失斗志。假以时日,就会荒废学业,虚度年华,最终一事无成。
  
  4.矫正措施
  
  综上所述,拖延行为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学生的这种行为习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治。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对学生的拖延行为进行矫正。
  4.1制订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一份详细可行的学习计划是让学习任务得以顺利及时完成的重要保障,它能够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没有学习计划,学习便没有目标和步骤,学生的学习也就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心血来潮的时候学一学,没心情的时候就把书本束之高阁。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能有效地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从而减少拖延行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帮助他们制订一份可行的学习计划,引导学生制订计划时应紧密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可从短期计划入手,按时间和任务制订双向计划,并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写清楚。每天能顺利地完成计划可以让学生随时地体验到成就感,对以后的学习活动有积极的暗示作用,从而逐渐减少拖延行为。
  4.2采用化整为零的学习方法。这主要是针对较为困难或时间跨度较长的学习任务而采取的一种办法。当面临一个较为困难或是需要付出较多精力的学习任务时,由于畏难情绪的作怪,学生往往迟迟不愿意动手去做。这时,教会学生采用化整为零的学习方法就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把一个较大的任务分解为几个较小的任务,把大目标化解为小目标并把完成的时间详细规划好。这样每天完成一点点,日积月累终会成功地达到目标,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4.3建立奖惩分明的监督机制。制定奖惩分明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约束学生的拖延行为。有着拖延习惯的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往往都比较差,学习计划制订出来以后,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有力监督才能够保证计划的顺利执行。应该每天检查他们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如果学生按时或者提前完成任务,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而对由于拖延没有顺利完成计划的学生,应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剥夺其玩耍的时间等以示警戒。
  4.4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中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理特点,他们内心迫切需要得到别人的回应和认同。而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能够满足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当一项学习任务布置下去以后,家长和教师要随时检查他们的学习进度并给予他们及时明确的反馈。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起到监督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治学生的拖延行为。对于成绩较好的激励性拖延类型的学生来说,获得荣誉和赞赏是其摆脱拖延心理的重要途径。而对于成绩较差的回避性拖延类型的学生,只认定最终考核结果,有利于消除其自我提前寻找失败借口的拖延倾向。无论是激励性拖延还是回避性拖延都属于不良的行为习惯,应该让学生明白拖延所造成的时间的浪费和危害,培养其只有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正确观念,这样,才能真正使他们摆脱拖延习惯,形成正确积极的学习动机。
  由此看来,拖延习惯是成功的大敌,减少和控制学生的拖延行为,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矫正学生拖延行为应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养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在诗歌教学中渗透美育,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分析理解、再精读品味,让学生感受领悟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注重了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启迪。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歌教学 美育    诗歌是一种最简洁的文学样式。优秀的诗歌以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行列形式的特殊性,强烈的抒情性,联想和想象的丰富性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运用“读”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读 语文 课堂教学 全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受着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已经变成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主阵地。一节课下来,教师反思的是在这一节课上讲了些什么知识,而学生也是在想这一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教师完全没有顾及到让学生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而学生也很少去思考这一节课上有
期刊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采用整体考虑、分段安排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让学生具有阅读个性,博采众长。只有读得多了,眼睛才能看得远,思楮才能飘得远、思考文章才能透彻拥有广阔的阅读空间,达到了“开卷有益”的阅读目的,又让学生在阅读考试中能游刃有余,有条理、有方向地统筹答题,实现了阅读教学的“双赢”目标。  【关键词】阅读教学 操作程序 具体方法    语文“新课标”阐述了如何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能
期刊
【摘要】向管理要办学质量,向管理要办学效益,是学校领导者们共同遵循的治校原则。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措施,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手段,既体现了人性化,又能促进校园的和谐。  【关键词】学校管理 民主化 科学化    向管理要办学质量,向管理要办学效益,是学校领导者们共同遵循的治校原则。不论是学校的“内涵发展”,还是“精细型发展”,乃至“特色发展”、“创新发展”,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果,都将以成功的学校管理为基
期刊
【摘要】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魄的知识分子,小说通过孔乙已几个生活片段的串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深刻时代精神。  【关键词】小说《孔乙己》 教学探究    我在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出版社)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五课《孔乙己》时,这篇小说篇幅不长,结构紧凑,故事发生的场景集中在鲁镇的咸亨酒店。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落魄的知识分子,他满肚子封建伦理道德、
期刊
【摘要】文章探讨了影响初中英语教学与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因素,并从心理引导、教学策略、学习策略和评价方式四方面探索如何搞好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衔接教学 心理引导 教学策略 学习策略 评价方式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探讨外语,尤其是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规律,已成为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
期刊
【摘要】回顾近年来特别是去年我市中考的思品试卷,它对政治教师各项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也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抓好初中毕业班思品教学工作: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抓常规促教研;加强中考复习研究与指导。  【关键词】初中毕业班 思品教学 提高质量    经过全县毕业班政治老师的不断努力,今年我县中考思品学科取得了理想的成绩,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同时,作为南靖县进修学校的政治学科教研员,在多年来的
期刊
【摘要】背诵句子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有意识、有目的地背诵一些重要句子,按照由易到难,难易结合的原则,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模块的的词汇和句子,帮助他们积累知识,而且可以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语言点。  【关键词】英语能力 背诵句子 积累知识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看来,背诵是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
期刊
【摘要】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课程对于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在课程的宏观结构上为尊重和满足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创造条件。校本课程使学校真正拥有了课程选择余地,切实地体现办学特色。本文主要阐述校本课程对学校办学的重要性和近年来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上的点滴做法及体会。  【关键词】开发校本课程 实践与反思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科学、经济快速发展,人的思想、观念急剧变化,一部分人的浮躁心态严重影响着下一代。一些不良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影响着青少年学生。尤其是我们面对的90后的学生,要么,在“温室”中成长;要么,是留守少年儿童“弃儿”般的成长。思想既复杂又脆弱、既偏激又怪异、既自私又冷酷、既懒散又低能。这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具备很强的班主任专业能力;具备教育智慧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