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它有涉及面广、问题多、成因复杂等特点。本文将针对新的挑战形式下,如何进行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简要的探讨。关键词:大学生;德育教育;挑战;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一、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德育教育由于改革开放的加深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与他们的需求相结合变得十分紧急重要。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大学生将如何解决自身道德素质上的弱点,从而养成/良好的公民基本道德素质,这是未来步入社会进行竞争时的需要,寻求自我的发展机遇,把握难得的时机,这些都需要通过德育教育来完成。这将给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内容和挑战。近几年高校连续招生,就业形势和教学制度改革的速度加快,使高校德育建设的难度不断增大。高校不断扩招,学生人数迅速膨胀,就业方式也明显增多,学籍的管理逐渐转向开放型。德育教育工作的队伍很难从数量和质量上都适应这些新的变化。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也要有相应的新形式和新内容来与之匹配。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要求住得好,穿得好,而且对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人际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要满足他们的这些要求,只能通过建立一些学习基地和许多大学生自己建立的社团组织来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实现。另外,大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如何更好的把这些业余时间利用好,从而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和探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大学校园里变得异常普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互联网的出现,对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以及互相影响可以在网上瞬间完成。据有关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有上网的习惯。这对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虽然是一种新的挑战,但何尝不是一种机遇。怎样充分利用互联网来帮助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实现,也是目前摆在高校和社会面前得研究和探索的关键性问题。二、德语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1)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过于理想化和片面化,德育教育没有政治化的因素介入。最近年来,高校在制定德育教育的目标时,一直都有着理想化和片面化的趋势。过于片面的强调大学生在思想境界上的提高,而忽视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培养。在实施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讳言其鲜明的社会性和阶级层次性,大学生德育教育就是为国家实现现代化服务的。(2)德育教育的内容滞后,没有与时代共同进步,其实施的方法过于简单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思想多元化,政治立场中立,价值观念实惠,理想趋于实际,道德观念自我化。德育教育所用的方式是在课堂上传授相关的德育知识,对学生的考察也只是停留在书面层次上,没能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而且忽视了学生自身对道德理想的追求。(3)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较低,主体的评价效果偏失。对答学生的思想政治进行的评价,是检测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的手段。德育评价,就是主体(教师、学生群体)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断,这也是考查德育教育目标在大学生身上实现了多少的主要方式。假如这个结果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有了偏差,或没有达到效果,负责德语教育工作的教师应当负责觉矫正。(4)德育教育工作的地位较弱。目前,由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的众多因素影响,许多高校存在着对德育教育工作的忽视,弱化了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面对着高校大面积扩招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大学生往往为了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没有时间顾及德育的培养。有些学校甚至把德育工作当成是一项讲着重要,做着次要,忙着不要的教育工作。三改善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1)改善德育教育工作的地位,创新德育教育的目标。众多高校应该深化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德育教育的指示,切实做到把德育教育放在高等教育工作的首位,努力改善重专业、轻德育的教育倾向,杜绝那种讲着重要,做着次要,忙着不要的教育工作的情形的发生,坚持高等教育的正确方向,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关键,对于高校的教育发展有着精神保障、思想动力和导向的作用,我们要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素质教育的第一位。(2)德育内容、方法以及评估的创新。德育的内容是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实施的依据,同时也是实现德育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创新德育方法讲究的是三个转变的实现。首先,德育教育的方法必须由以往的灌输式教育育向自主学习性的教育转变。另外,德育教育的方法必须由以前的封闭向开放式改变。(3)开展校园文明活动,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明风气,优化校园环境。首先要加大对校园的投入,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第二,努力办好第二课堂,例如开展积极向上的学术、文艺及科技等活动,把德育教育工作承载在这些活动之中,让这些活动成为大学生培养精神和陶冶情操的重要园地。第三,积极开展文明宿舍、文明班级、三好学生、优秀党团员、班干部的评比,表彰新进人,从而营造文明的校园之风。第四,改善校风,从严治校。其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4)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全方位管理体系。我们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新的途径。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为辅的多方位德育教育体系,以达到提升大学生德育的目的。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作,它不仅关系到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将学校的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合力,构筑多渠道、立体教育系统。三、结语在当代社会的新形势,是否能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德育工作,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新挑战,这也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初衷。大学生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坚持科学性和规律性,富有创造性,这样才能达到增强德育教育实效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来自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高校的德育教育还存在着偏差。总之,大学德育教育工作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全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团结各方力量,结合自身的问题,开创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新纪元。参考文献
  [1]靳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冀学锋.当代高校德育基础[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3]秦建林高校德育的困境与提高德育效力的对策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Feb.2007第26卷第2期
其他文献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ransgenic rice with maize C4-specific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 (pepc) gene showed that the transgenic rice plants w
摘要:对于目前国内高等教育而言,中高职教育衔接连贯培养是进行高等教育延续的一条重要途径,做好二者的衔接工作既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大体走向,又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未来定位,意义重大。[1]本文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论述了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事例对目前国内高职教育对口升学问题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一系列意见和建议,并从教学、招生、人员管理、对口指导等方面做了具体阐述,希望对国内中职与高职
摘要:在德育课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强化德育课的德育功能,可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主题词:互动法;运用【中图分类号】G641  技校的德育课堂被学生认为死气沉沉,缺乏一种学习的刺激和挑战,这其中既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而教师应承担极大部分责任。许多德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注意或未能寻找出学生的兴趣切入点,无视
摘要:当前的医学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面临生源水平不高,对英语兴趣不佳,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缺乏必要的指导和管理,活动场地等硬件配置不佳,学校资金扶持力度不足等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策略:进行英语专题知识讲座,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分层次教学,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观念;提升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认可度,面向全体学生,发掘学生潜力等对策,希望可以推动高职医学院校英语第二课堂活
【摘要】中职德育课程与其它课程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主要原因在于侧重于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德育的提升,而其它主干课程在于单纯知识的传授。因此,中职德育课程不应实施单纯讲解的传统模式,而应实行"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最终提高学生实际素质、能力。【中图分类号】G641  德育课程教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职业操守教育、创业精神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疏导等方面,对促进学生身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与传统教学观有很大区别,新的教学观倡导教学以素质教育为主,以学生为中心,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的作用从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高级合作者。而本文则在此基础上对高中历史课堂的三大教学特色作出一番探讨。关键词: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5  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给与在学习中的学生以学习内容、学习技能和技术方面等方面的辅导和指导。学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我国小学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对于我国全面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在此情况下,必须对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管理有一个全面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小学素质教育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创新。本文在对我国小学素质教育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小学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完善措施。关键词:小学;素质教育;方法;措施【中图分类号】G621引言人们根据《辞海》中狭义素
以人为本,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是教育的本质。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为重要。文章从构建书香班级、召开主题班会、紧抓教育契机、渗透学科精髓
【中图分类号】G621  俗话说:"智育不合格是废品,德育不合格是危险品。"可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德育工作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作为小学教育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是具体抓好小学德育工作的主力军。  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