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丑的辨证

来源 :东方艺术·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wenm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冷月(1915-2002),名亮,别署缺圆斋,晚号晦翁。浙江嘉兴人,1950年移居上海。曾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史馆馆员。生前出版的作品集有《赵冷月墨迹选》《赵冷月八旬书法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赵冷月卷》等多种。
  魏晋时期,以王羲之创立楷、行、草“新体”为标志,传统书法确立了以“中和之美”为特征的审美范式。所谓中和,按儒家的诠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唐人认为,王羲之书风“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由此,王羲之书风被法典化了。唐人的这种美学观念,尽管在后代时有批评,但真正从观念层面受到强力冲击,是在晚清时期。碑学的中兴掀起了一场书法形式革命,将一种以“重、拙、大”为特征的新的审美范式,置于唐人所赞赏的中和之美的封立面,呈现出中国书法美学的重大转向。这种转向,虽然具有阶段性,但它为以后的书法审美拓宽了视野。
  长水赵冷月先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即以书名扬于海上,播及华夏。其书初宗欧、褚,继而入“二王”、颜真卿、宋人之室,后又广泛涉猎六朝碑版及篆隶,融碑入帖,将碑学中兴以来碑帖结合的新传统,进行了个性化的实践。赵先生晚年书法,以帖学的雅逸为基,融汇碑学的浑朴拙厚,诸如《龙门二十品》之峻厚,《嵩高灵庙碑》之古穆,《石门颂》之纵逸,《张千碑》之拙大,《郙阁颂》之开张,尽收笔底,乃至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某些旨趣,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他的书法艺术中。
  “二王之书,末年多妙”。晚年的赵冷月先生将书法的精神性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以“通道必简”的艺术主张,增加“衰年变法”的紧迫感,从而在以沈尹默帖学书风为楷模的上海书坛,独树一帜,促进了上海书坛向多样性、丰富性高的发展。
  赵冷月先生以自我否定的艺术意志,超越流俗之美,继承前辈,极大发挥了碑学书风中拙朴一面,以“丑”为美,并具有广泛的实验性。先生曾言:“我向往‘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大雅之境,所以坚持走自己的路,即使丑一些,但这是我的精神花朵,是没有虚假的。而真情实意是书法的根本,只有真实、自然的、独特的艺术作品,才能入大道,并占一席地位,我心里很明白,也很踏实,‘丑到极点便是美到极点’。”(《赵冷月八旬书法集·自序》)先生的晚年作品,呈现出一程融冶楷行,陶钧篆隶的新氛象,以区别于轻俗滑易的流俗之美。
  从形式上看,赵冷月先生的“丑”书,出新意于碑与帖的融合之中,对用笔、结体、章法等进行了多重的有意识建构。从用笔看,赵冷月先生在充分理解清人邓石如的基础上,“以印入书”,逆锋顶纸,使朴厚苍茫的碑学笔法与流畅遒媚的帖学笔法相得益彰;从结体看,赵冷月先生超越了唐楷纪念碑式造型的诸多规定性,打破偏旁部首主副相从的固有程序,回归篆籀的自然之势,因势造型;从章法上看,赵冷月先生将帖学书风的牵连映带方式,代之以墨法的浓淡枯湿、点画的粗细长短和结体的字形大小、姿态的变化组合。至于一些大字榜书,虽受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日本兴起的少字数影响,但其对线条情感性及章法实验的重视,体现了出新的空阔意识。近二十年的中国书坛,出现了一种以重构形式语汇为切入点,反思传统,寻求书法与现代精神以及与当代文化空间相协调的新思维,赵冷月先生实属前驱。
  现代艺术的基本精神之一,即在于实验性。西方艺术自浪漫主义时代以来,即呈现出观念和语汇上多元化,古典艺术那种“高贵的单纯与静穆的伟大”趋于解体。书法作为中国艺术的独特传统,固然在其形而上基础及文化追求方面与西方艺术有很大区别,但作为一种心灵映像,它同样面临包容现代的情感与形式这一时代课题,因而,即便是搁置“西方挑战—中国回应”这样的思维模式,以及艺术形式上的“现代主义”模式,就这一艺术门类的内部传统而言,仍需实现一种多元开拓的多样化生态,则是不争之事实。赵冷月先生的晚年书风,无论是随意而轻松的用笔,还是打破常规的字法、墨法、章法,都体现了一种追求主体自由的实验精神,不求“尽善尽美”,但求合乎心性,合乎传统,自善而已矣。
  现代艺术另一重要特征是简化形式。赵冷月先生晚年作品,已经扬弃了早年从唐人楷书、帖学书风中习得的雕饰风格和繁复的直观形式,而呈现为一种以简驭繁、轻松自如的风格。黄宾虹说:“无笔不繁,笔简而意繁”,形式上的简化实际上大大提高了对点画线条表现力的要求。赵先生的生、拙、“丑”,形变而神足,正是他所追求的合道之简的体现。他充分吸收了“屋漏痕”“折叉股”之类的篆籀笔法,从而使作品的点画具有了不同寻常的质感。
  诚然,赵冷月先生“衰年变法”后的作品,甫一面世,即招致了诸多争议。誉之者谓之独造,病之者谓之率易。对于赵先生有意追求的“丑”书面貌,则更是谤议多而知音少。对于来自各方的意见,赵先生既充分关注,又有坚定的自信心。清人刘熙载曾以石喻书:“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一丑字中丘壑未易尽言。”(《书概》)这是对美丑关系的辩证论述。我们从赵冷月先生创造的作品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一种有价值的新的造型模式,必然拓展出新的艺术资源。第二,美与丑的辩证有利于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新的艺术生长点。第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的“美”是应当反思的美,它与罗丹式的“丑得如此精美”的“丑”相比,已经失去了生机。这或许是赵冷月先生的书法意义。
  在中国的艺术传统中,“丑”是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对这一范畴的阐释源自道家思想。不同于孔子所谓“文质彬彬”,老子所主张的文化观念是“见素抱朴”。老子的这一观念,在庄子的寓言中化作了诸多艺术形象。《庄子》一书中,面貌丑陋或身份平凡的智者形象比比皆是,如《德充符》里的“兀者”(断足)王骀、申屠嘉,叔山无趾、“恶人”哀骀它,以及丑到极致的闉趾支离无脤(跛脚、佝偻、无唇)、瓮?大瘿(脖子上长大瘤),无不是“才全而德不形”的异人。至于《达生》中的痀偻者承蜩,梓庆削锯,《天道》中的轮扁斫轮,《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等,其主人公都是外显平凡而内蕴大道的“至人”。诚如申屠嘉所言:“今子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以形骸求之,则道远人矣。赵冷月先生变法之后的书法形象,不仅充满着内在的智慧美,而且形象本身大拙大美,这种美里透出一种“贵”气,“贵”是气质,是格调,是由里往外散发出来的吸引力。黄庭坚说过:“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贵”的对立面就是黄庭坚深恶痛绝的“俗”,他认为“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人们生活在俗的壤境中,一旦沾染上俗气便融入了俗的汪洋大海,只能聊以“雅俗共赏”而自慰。当这种俗的观念遇到类似赵冷月先生的贵气形象时,第一反应就是“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看不惯,看不懂这些新的创造。   进入宋代,注重思想和精神内涵的丑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诗学命题,陆游诗云:“客从谢事归时散,诗到无人爱处工”,陈师道《后山诗话》云:“诗文宁拙毋巧,宁朴不华,宁粗不陋,宁僻毋俗”。而到晚明时期随着碑学观念的萌芽,丑拙则由一个诗学命转换为一个书学命题,陈师道“四宁四毋”变身为书法家傅山的“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对清代碑学中兴而言,傅山的“四宁四毋”是一种前导性的理论。
  赵冷月先生的“丑”是承晚清碑学余绪的。其前辈沈曾植、徐生翁、谢无量等,无不是以“丑”、以生拙为美,而各具面貌。其中,沈曾植是赵先生的嘉兴同乡,其书风及书法观念对赵冷月先生的影响,固在情理之中。对于“丑”这一美学范筹讨论虽古已有之,但将其作为一个书法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则是碑学中兴后的新传统。在形式,“丑自然也在于形式,赵冷月先生的“丑”书实践,正是在前辈的基础上,抓住“丑”中之美,徒笔法、结体、墨法、章法进行艰苦的形式探索,才开辟出“丑”书新境界的。
  “丑”书不易为人所接受,是不争之事实。从艺术普及的角度说,我们当然希望,理解沈曾植、徐生翁,理解赵冷月先生书法的人越多越好。但事实上,“丑”的门槛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就赵冷月先生的艺术实践而言,
  “丑”书新境既离不开对传统形式资源的深入挖掘,也离不开对前人经典中审美意蕴的透彻理解,更离不开对世事人生的洞达观照和内在人格生命的体悟。那种以赵冷月先生丑拙之书为缺乏技巧,或以赵冷月先生之平淡天真为易至,均属悠悠之谈。
  进入现代,将书法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对其进行相应的学科建构,已成为事关书法生存发展的时代命题。诚然,艺术关乎“教化”,书法艺术也需要推而广之,有参与“灵魂工程”的抱负。但我以为当务之急,还是真正从价值追问的角度,建立书法批评的新标准。这需要一种反思精神和态度,当然更需要反思的勇气和能力。我也曾指出,书法的艺术性与实用性在书法史上是始终纠缠不清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反思,即是新的艺术标准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书法自古及今都是一种参与面极广的社会性艺术,它既有作为典章文献的载体的工具性,又有传播普遍精神伦理的通俗美学价值。尤其是唐人开书判取士先河以后,书法成了晋身之阶,把握一种能够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书法风格,在学书者中成为了一种心理定势。近代以来,一批优秀书家的艺术实践,正是在毛笔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中展开的。而“丑”书作为一种与实用性,与普遍性审美标准分道扬镳的书法现象,其在书法史上的价值,及对当代书法的贡献,不可低估。这也是赵冷月先生的书法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探索路向,为世人所瞩目的一个重要原因。
  书法自古以来就是一门追求精神超越性的艺术。所谓超越,在中国传统中,是指一个人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完善境界,这种完善,并非是外在的“尽善尽美”,而是一种充分的主体自由,如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如庄子所谓“同于大通”,既不离现实人生,又能内在地逍遥于现实。表现在艺术上,则是对既定形式法度的超越,求得无法之法。如孙过庭所言:“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赵先生的“衰年变法”,正是经历了这样一种“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而达到人书俱老的蜕变之境的。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只有克服“朝菌”“蟪蛄”的局限性,方可放眼于丰富、精彩、多样、包容的世界,才能够脚踏实地,求新求变求发展。在现代艺术史上,齐白石的从“工致画”到大写意,黄宴虹从“白宾虹”到“黑宾虹”,都是衰年变法的成功先例,而赵先生以“生、重、拙、丑”的书风脱尽凡胎,足称后继。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解赵冷月先生书法的人会越来越多。
其他文献
字浩然,又字孟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北京大学胡抗美书法工作室助教,庄子书画院副院长。近年曾研修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届研究生课程班,中国国家画院曾来德书法工作室、书家画家班,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书法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工作室创研班。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二十余次,并在全国二届行草书大展中获奖,二、三届兰亭奖获奖提名。获山东省书法贡献奖
期刊
中国书法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几近荒芜,技法层面一片空白,虽如此,但并未就此断层。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经过当代书法人的共同努力,书写水平逐步提升,走出了“大字报”的困境。1980年第一届全国书法展向人们展示了这一进步,此后的每一个台阶更见证了当代书法的进步。而当代书法最终走出困境的转捩折点便在于对“二王”书法的重新审视。如果说碑学的影响在建国以来尚有余绪的话,则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取法“二王”者在全
期刊
“瘦”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与“巧”、“真”、“方正”、“肥”、“姿媚”、“险峭”、“自然”等一直是书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追求,诠释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书体规范转变和艺术美学思潮。“贵瘦”表现出作为批评者的书论家, 或作为创作者的书法家的个性气质和审美心理, 展现出他们的美学趣尚和文化品格。在中国书法史上, 涌现了一大批以“瘦”为美的书法作品。因其美学品性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审美理想存
期刊
我国北魏时期,统治者笃信佛教,特别是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即着手大兴佛寺,使得洛阳佛寺大增,洛阳城成了“佛国”。洛阳报德寺就是孝文帝仿旧都平城报德寺而兴建的。据《洛阳伽蓝记》①载,“报德寺,高祖孝文皇帝所立也,为冯太后追福。在开阳门外三里。开阳门御道有汉国子学堂,堂前三体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写春秋,尚书二部,作篆、科斗、隶三种字。”  原存于该寺内的《魏报德寺玉像七佛颂碑》,亦称《洛州报德
期刊
在中国,象牙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左传》曰: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周朝已有象牙雕刻的行业,《周礼·太宰》记载, 周朝的手工业称为“八材”,象牙即八材之一。周代规定只有诸侯才能持用象笏,唐朝时,五品以下的官员都能持象牙笏。作为印材,象牙印最早出现于汉代,明代甘旸在《印章集说》中称:“汉乘舆双印,二千石至四百石以下,皆以象牙为之。唐、宋用以为私
期刊
胡抗美:近些年兴起的导师制是新时期新时代的产物,这种形式是非常喜人的,今天展览的实际成果就说明了这点。对书法教育而言,尤其是这种书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要有艺术提高,或者说要走出瓶颈,这种教育怎么做,我觉得观念的领先很重要,我们的书法教育业应该有一个新的观念,这个新的观念对于传统是紧紧相连的,包括书法观念与创作作品,毫无疑问,离开传统就没有高度。书法是一种艺术,是我们要来进行精神享受的,这种精神享
期刊
隋唐官印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若干新的出土品或传世藏品也陆续见有发表。数据的拓展无疑为着手对这一阶段官印体制开展系统研究创造了此前所不具备的条件。搜寻隋唐官印的数据应当包括存世实物和印迹两部分。唐印印迹很早就引起罗振玉的重视,《隋唐以来官印集存》中,首先摹录了收藏于日本正仓院的三件唐代文书上所钤的官印。近年罗慕鸿《谈隋唐官印之鉴别》一文中,也循此方向将几件唐代文书上的印迹作为鉴别的证据。【一】这一视
期刊
一、概念  草书部分来源于隶书,但其作为隶书的变体,与隶书可以说是同步演进的,即隶书本身是篆书的变体和俗体,由篆隶结合体到古隶再到八分,在其到了足够简单易写的时候,草体也完成了由所谓隶草到半草化到完全草化的变化,这种变化进程和变化关系笔者称之为“草变”。  认识“草变”,对草书的创作、研究和审美来说具有全局性的作用。这一变化开启了有关动态书体艺术性发展的序幕,可以说书圣、草圣的形成甚至书法成为一门
期刊
李胜洪先生和我都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他在书法院,我在文学院,虽不可能每日见到,但是会经常看到。后来又成为邻居,逢春节时,我家大门上贴着他写的对联,当然是印刷品。  胜洪先生是安静文雅的人,我与他的交往亦是清淡如水。我知道他领导的书法院是我们艺术研究院的先进单位,我也知道他本人多次获得过文化部和院里的表彰。但我从没与他谈论过书法创作,更没去他的办公室或创作室看过他写字。明年他要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书法
期刊
第四节:有关完形和分形的几点补充  (一),完形、分形与古人的阴阳思维方式  原则上讲,完形是一个西方词汇,是由格式塔心理学衍生出来的一个视觉名词。它有一个基本原理认为,几何规则状的物体即使缺失了一块,人们仍可以通过想像来填补那块缺失的部分,使之呈现为一种完形的结构,如月牙,人们不会因为它的缺损而忘记月亮是圆的这一事实。这是一种典型的“理念高于事实”的西方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来分析书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