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每个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都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因此教好每一名学生,都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和荣誉。而英语是一种国际交流语言,同时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中学生在接受英语学习的前提下,经常产生诸多这样那样的困难,作者通过多年教学研究的积累,对中学英语的教学研究提出新的探讨。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英语是国际交流语言,同时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时代的要求已使它从单纯的语言媒介功能转变为渗透各学科知识和包罗万象的学科。它不但要求学生熟悉这种外来的语言现象,更要求学生对于异域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英语是中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英语教学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加强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气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的至关重要,以下五点就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二、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三、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四、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除此之外,教师上课的激情,教师参与游戏活动,教师的鼓励等都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
2.抓好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语言是一个积累过程,就像新生儿学习语言一样,通过他大量的听,周围的人不断和他交流,突然有一天,他就能从嘴里蹦出一个字,一个单词,最后就能说出一个句子来,通过他不断的说,不断的锻炼,甚至能创造一些他自己独特发明的语言,学习语言贵在积累,贵在锻炼,贵在交流。因此,学习英语首先要打好基础。第一,从语音语调做起,多听录音多模仿,一定会有收益。第二,利用青少年记忆力好的优势,集中一段时间,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大量常用词汇,熟背经典课文,然后再通过反复阅读、翻译,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掌握文法,按照记忆的规律,通过反复和循环,加深记忆。第三,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阅读是关键。应该大量阅读简写本文学名著和其他简易读物,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了解英语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诗歌或名篇背下来,那对以后写地道的英语会有很大的好处。第四,学习英语是为了使用。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想方设法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英语复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和用英语写日记。这两种办法可以促使我们在阅读时有意识的寻找我们想用的语言素材和表达方式,而长期坚持的结果会提高我们理解原文的能力和用英语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怎样学要比学什么重要。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概括为五个环节,即课前预习、上课、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和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这五个环节中,每一环节都反映着一个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发挥在教学过程中预习的作用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属学习新知识的准备阶段。这是学习活动的首要环节。预习可预先了解新知识的重点、难点,以便课堂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预习时的疑问听课。不打无准备之战。只有预习了下一课乃至下周、下个月所要讲解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因为内容生疏而难以进入角色。教学研究表明,课堂学习要有目标性,避免盲目性。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课前预习。下节课要学什么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通过预习,学生就能对新课程有大致的了解,从宏观上做到心中有数。再细化出哪些内容要一般性了解,哪些内容要完全掌握,进一步思考和选择不同知识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方向明确,重点突出,避免了盲目性。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内不可能自始自终地保持旺盛的注意力和快速的思维。到了中学阶段,随着英语课文篇幅的加长、内容的增多、题材的多样化,难度明显加大。如果不做好预习,就适应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围绕着老师的指挥棒疲惫运转,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已预习和没有预习到的内容进行区别听讲,将思维和注意力合理分配。这样既抓住了课堂的重难点,又调节了听课的节奏。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4.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根据教材中的情境,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语言环境,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量听,广泛听,听电台,电视台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等;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组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我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 Is this jacket 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跟学生们操练熟了,就让学生自己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Is this jacket yours? 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 5.协调课后作业和课后辅导工作
课后工作主要就包括作业的批改及对遗漏的课堂知识的查阅补充,最后是在学生课程结束之时的相关考试工作。作业是学生自学、自我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更加认真,采取Super,Great,Good等鼓励性语言来点评。必要时,评上几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话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批改时,发现错误及时的纠正并做好登记,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及时的找到该学生并给予纠正。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启发他们积极的思考,以便检验教学的效果并及时巩固,避免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的效益,即做到了有效教学。
辅导学习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人数多、水平参差不齐、成绩两极分化的班级,课下对学生进行辅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在进行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对学生的情况会有一定的了解,比如知道哪一些学生基础以及吸收知识的能力比较好一些,以及哪一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吸收和接受能力会慢一些等。那么针对后者,我们老师就要适时适当的加以辅导,而且要是跟踪性的,时刻观察被辅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该学生知识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巩固。那么辅导要有针对性,辅导的方法应因人而异,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培优扶差。辅导的形式也有很多,我通常采取补课式辅导和让学生帮助辅导。
英语教学是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英语既是国际交流的有用工具,又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之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身负着艰巨的任务和责任,既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同时又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成功实施英语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俊森,樊葳葳.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英语是国际交流语言,同时英语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时代的要求已使它从单纯的语言媒介功能转变为渗透各学科知识和包罗万象的学科。它不但要求学生熟悉这种外来的语言现象,更要求学生对于异域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历史典故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英语是中学教育的基础学科,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英语教学必须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加强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的培养和发展能使学生有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和旺盛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转化为学习动力,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反之,学生若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就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而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必须不断创造能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条件、环境、气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的至关重要,以下五点就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二、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三、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四、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五、开展竞赛,调动学习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存动力。除此之外,教师上课的激情,教师参与游戏活动,教师的鼓励等都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
2.抓好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语言是一个积累过程,就像新生儿学习语言一样,通过他大量的听,周围的人不断和他交流,突然有一天,他就能从嘴里蹦出一个字,一个单词,最后就能说出一个句子来,通过他不断的说,不断的锻炼,甚至能创造一些他自己独特发明的语言,学习语言贵在积累,贵在锻炼,贵在交流。因此,学习英语首先要打好基础。第一,从语音语调做起,多听录音多模仿,一定会有收益。第二,利用青少年记忆力好的优势,集中一段时间,用科学的方法记忆大量常用词汇,熟背经典课文,然后再通过反复阅读、翻译,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逐步掌握文法,按照记忆的规律,通过反复和循环,加深记忆。第三,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阅读是关键。应该大量阅读简写本文学名著和其他简易读物,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了解英语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或诗歌或名篇背下来,那对以后写地道的英语会有很大的好处。第四,学习英语是为了使用。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要想方设法使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英语复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和用英语写日记。这两种办法可以促使我们在阅读时有意识的寻找我们想用的语言素材和表达方式,而长期坚持的结果会提高我们理解原文的能力和用英语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怎样学要比学什么重要。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概括为五个环节,即课前预习、上课、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和自己安排的学习活动。这五个环节中,每一环节都反映着一个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发挥在教学过程中预习的作用
预习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属学习新知识的准备阶段。这是学习活动的首要环节。预习可预先了解新知识的重点、难点,以便课堂学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预习时的疑问听课。不打无准备之战。只有预习了下一课乃至下周、下个月所要讲解的内容,做到有的放矢,不致于因为内容生疏而难以进入角色。教学研究表明,课堂学习要有目标性,避免盲目性。对于学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到课前预习。下节课要学什么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通过预习,学生就能对新课程有大致的了解,从宏观上做到心中有数。再细化出哪些内容要一般性了解,哪些内容要完全掌握,进一步思考和选择不同知识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够方向明确,重点突出,避免了盲目性。人的精力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学生在45分钟的时间内不可能自始自终地保持旺盛的注意力和快速的思维。到了中学阶段,随着英语课文篇幅的加长、内容的增多、题材的多样化,难度明显加大。如果不做好预习,就适应不了课堂的教学进程,只能机械地、被动地围绕着老师的指挥棒疲惫运转,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对已预习和没有预习到的内容进行区别听讲,将思维和注意力合理分配。这样既抓住了课堂的重难点,又调节了听课的节奏。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4.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要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犯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根据教材中的情境,真实再现于课堂并创造新的语言环境,讲台上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和胆量。这样就无形中发展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鼓励他们大量听,广泛听,听电台,电视台英语广播,听英文歌曲等;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每课的对话让学生先听后读,然后表演,每小组不宜超过四人。表演前应让各小组操练准备,鼓励其拓展创新对话内容。表演过程中,除要求学生语音语调正确外,还应让学生注意到交流手段如表情、手势、姿态等。例如在练习Is this jacket yours?这个句型时,我手里拿着一件夹克衫,一边走进教室一边问:Whose jacket is it? Is this jacket yours?这时学生很好奇,都想知道这件夹克衫是谁的。于是,我跟学生们操练熟了,就让学生自己去找它的主人,学生拿着这件夹克衫去问别人:Is this jacket yours? 教师还可以利用插图来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编一段对话。学生会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编成各种对话。 5.协调课后作业和课后辅导工作
课后工作主要就包括作业的批改及对遗漏的课堂知识的查阅补充,最后是在学生课程结束之时的相关考试工作。作业是学生自学、自我检查的重要依据。因此我在批改作业的时候更加认真,采取Super,Great,Good等鼓励性语言来点评。必要时,评上几句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话语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批改时,发现错误及时的纠正并做好登记,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及时的找到该学生并给予纠正。必要的时候可以把它们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启发他们积极的思考,以便检验教学的效果并及时巩固,避免学生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以进一步促进教学的效益,即做到了有效教学。
辅导学习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课堂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解决学生的所有问题,特别是对于人数多、水平参差不齐、成绩两极分化的班级,课下对学生进行辅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在进行一个阶段的教学之后,对学生的情况会有一定的了解,比如知道哪一些学生基础以及吸收知识的能力比较好一些,以及哪一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吸收和接受能力会慢一些等。那么针对后者,我们老师就要适时适当的加以辅导,而且要是跟踪性的,时刻观察被辅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该学生知识点不足的地方进行补充和巩固。那么辅导要有针对性,辅导的方法应因人而异,做到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培优扶差。辅导的形式也有很多,我通常采取补课式辅导和让学生帮助辅导。
英语教学是素质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要求。英语既是国际交流的有用工具,又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之一。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身负着艰巨的任务和责任,既要让学生学到丰富的英语文化知识,同时又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多更好的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成功实施英语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陈俊森,樊葳葳. 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张正东.外语教育学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