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农学的兴趣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平台。那么在这个平台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农学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农学专业的兴趣,并结合教学实际谈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学过程;学习兴趣;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39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的平台。那么,在这个平台上,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农学兴趣的一些看法:
  一、巧设导入,激发课堂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创设导入,便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吸引学生在学习中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热情高涨。笔者在每次备课时,总会有多样化的导入设计,或趣味性的故事、或揭示事物矛盾的方式、或相关的多媒体画面、或可质疑的问题情境等等。总是让学生带着情感和疑问走进课堂。每次都有异样的发现,学生进入课堂之后或乐、或思、或疑、或动而后就会进入一种情景交融的状态,当学生获得许多感性材料后,学生兴趣自然流露,课堂效率自主升华。
  比如,在讲解 “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人体有23对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发育成子代个体。如果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不变的话,子代个体的染色体数就是46对,这就与“每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相矛盾。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矛盾”。本案例是利用矛盾导入法导入新课,“矛盾”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亮点。就是这个“矛盾”极大地带动了学生质疑的思考,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质疑所难。因此,巧设导入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主体,是对三维目标运用掌握的基本环节,笔者经长期的尝试,认为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创造愉悦轻松、主动质疑的课堂激趣
  创造愉悦轻松的课堂,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大方的仪表、得体的服饰会给学生一个愉快安详的基调,会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兴趣激发只有在它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因此,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可以使学生和教师的心理距离接近、心情舒畅,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创造主动质疑的课堂,主要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渠道,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如在学习《体温调节》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炎热的夏天有些体质差的同学会中暑,中暑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会中暑呢?学生就会议论纷纷,各抒己见。然后笔者把体温调节投影片打出来,先让学生分析而后教师再解释整个体温调节过程,目的是不是分析人的中暑呢?不是,但是人的体温调节大家都感受过。由此,学生就会主动提问:“老师,家畜也是这样吧”,这样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就会进一步激发兴趣、主动质疑,夏天气温高时猪圈要洒水、一些动物喜欢张嘴吐舌头,是不是都与体温调节有很大的关系呢?由此学生产生了一系列思考,主动探索其中的奥秘,分析其原因,这样学生成为其学习真正的主人。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学习兴趣自然迸发。
  2. 利用教师的激情激趣
  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所以很不喜欢高高在上、满脸严肃的教师。于是,笔者在每次上课前,都要吃透教材,分析学生,充分体会学生的感受,充满激情,往往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体重指数》时,当教师把公式展示给学生时,学生会情不自禁地先来测测自己的体重是否正常,理论联系实际、情景交融于一体,达到以情激趣的教学效果。
  3. 利用巧妙的提问激趣
  课堂提问既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又是一门教学艺术,作为教师,我们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提问,精心设计,锐意创新,使课堂提问真正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 利用鼓励的语言激趣
  中职学生缺乏自信,在课堂上首先要让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讲解、敢于动手动脑,要充分肯定学生的问题和成功。课堂上一句赞扬、一个点头、一个微笑,对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来说,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言、行、思对学生的兴趣激发大有裨益。
  5. 利用课堂多种教学方法激趣
  教师备课时,教什么内容心中有数,需要考虑的是教师如何教、学生怎么学的方法。达尔文曾经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所以教师在选择如何讲授时一定要方法得当。
  例如,在讲血液凝固的原因时补充了下列实验:用粗糙的竹条不断搅动刚刚从动物体内流出的新鲜血液,竹条就会缠上许多丝状物,其上粘有一些红色物质,是红细胞。洗去红细胞,丝状物呈现白色,这就是纤维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学生一定感到很新奇,并想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教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讲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讲清血浆和血清的区别。特别要说明血浆中有一种纤维蛋白原,它是小分子蛋白质,在血小板释放的某种物质的作用下,能转化为纤维蛋白。做上述实验的同时,让一部分新鲜血液凝固,将凝固的血块切开,让学生观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红色有何不同,启发他们思考原因,学生一定觉得很有意思,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血红蛋白的特性今后再也不会忘记,判断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标准也不会搞糊涂了。(下转第24页)(上接第39页)这样,以动制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6. 利用信息技术焕发课堂兴趣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猪的生物学特性》时,由于学生平时对猪的理解有很大的片面性,既脏又臭。这时,教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猪的生物学特性,大家就会重新认识猪的许多特性,这样形象化的影片,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学生就会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发问、不断探索、不断接受、理解新知识,这种教育与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内在的潜力。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只要抓好课堂教学,善于思考研究,大胆实践探索, 就一定会找到更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就一定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农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 周 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 李晓文.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张 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 杨丽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山西省原平市职业学校 034100)
其他文献
传统的复杂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已不能满足制造系统全球化、客户化等发展趋势的需要,本论文所研究的远程智能故障诊断系统旨在能够经济、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以制
该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言"简要介绍了虚拟仪器系统的基本构成,以及虚拟仪器的产生、发展历程及目前最新发展趋势.第二章"虚拟仪器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是针对面向对象程序
该论文以200km/h高速客车转向架构架主要吊、支座的载荷识别为研究内容,采用"准静态法"在实际运用条件下对转向架构架主要吊、支座的动态载荷进行了识别.文中利用大型有限元
多浮体结构作为海上资源研究的保障平台,近年来随着对海洋资源的探索应用已成为海洋开发的必要前提。由于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多浮体间相互的耦合作用使得多浮体研究的难度加
森林火灾是自然界一种严重的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伤害。应用森林灭火航弹进行森林灭火是一种全新的森林灭火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灭火效率,并且减少因森林
财务工作是一个企业得以正常运营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才能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进而达到企业良性发展目的.目前我们众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在财务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传动齿轮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要传递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又要振动小、噪声低.因此,综合研究整个齿轮箱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显得尤为必要.该课题
焊装夹具状态是影响车身焊装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它也就成为了国内外汽车行业一直研究的课题。本所在与上海大众有限公司长期合作的“2mm”质量工程的基础上,围绕白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