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效教学当为之三“点”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q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由两个因素构成,一是教师的“教”,一是学生的“学”。对这两个因素的关系考量分析,我们发现教学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如何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学生产力。学生的“学”是教学效率的决定性因素。陶行知先生把“教与学”的关系概括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合一》)。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在《我对教和学的思考》一文中,更是强调“学”的重要性:“我终于感到,唯一能对行为产生意味深长影响的学习,是个人发现并把它化为已有的知识。这种化为个人所有并同化到个人经验中的自我发现的知识,不能直接传予他人。”
  如何“教学生学”,促进学生“学”,让课堂的效率达到最优化,是每位老师的不懈追求,每位老师也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做法。我们在课堂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思考与做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不同表现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点燃、点化,教学生“学”,促进学生“学”,使课堂效率最优化,形成高效课堂,体现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紧密结合。
  一、启发式的点拨是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的重要支持
  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心理障碍与思维障碍,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乌申斯基在《劳动的心理与教育意义》中写到“不是教,而只是帮助学。”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适时适度点拨,给学生帮助,把学生思维理正,引向主要目标。点拨必须指向明确,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要根据需要,针对学生实际,由表及里,步步深入,激起学生内心活动,启发学生,善于改变角度,提高课堂价值。
  请看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黔之驴》的教学片断。
  师:寓言故事中有形象,这个故事里的主要形象是谁?
  生:驴。
  师:那故事描写了一只怎样的驴?请在文章中画出写驴的词句。
  生:“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从老虎的视角写驴,驴很强大。
  师:是“强大”,还是“大”?
  生(肯定):强大。
  师:哪里可以看出?
  生:庞然大物。
  师:“庞然大物”是指“强大”吗?黄老师想问一问大家。什么时候用“庞然大物”?黄老师用这个词造个句子,大家看行不行——姚明在篮球场上叱咤同风云,所向无敌,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
  生(七嘴八舌):不行,不行。
  生:“庞然大物”这个词不能用在人身上。
  师:真是吗?
  生:可以用来形容人,也可以用来形容物。就是指那些外表强大而实质上并不强大的人。
  师:回到前面一个问题:用“庞然大物”来形容驴,是指驴“强大”还是“大”呢?
  生:我认为应该是“大”,形体大。“强大”是指力量,从后文看驴的力量并不强大。
  (转引自赵元香《于细微处见精神》,《中学语文教学》2012年第12期)
  从以上这个教学片断,我们可以看到,经过黄老师一番启发追问式的点拨,学生清楚“庞然大物”一词不是为了表现驴的强大,只是要说明驴的体形巨大,这就利于学生明白这只驴徒有其表、外强中干的特征,也让学生明确老虎在初见驴时产生“以为神”的心理,做出“蔽林间窥之”的举动的真实性,为学生把握故事中的两个形象做了坚实的铺垫。
  倘若没有黄老师的这几个追问点拨,学生对“庞然大物”这个关键词的理解就很有可能流于肤浅表面甚至偏颇,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难点也就无从准确解决。
  课堂,是不设防的。再多完备的预设,也敌不过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意外。
  如教学《季氏将伐颛臾》时,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冉有与季路犯了同样的错误,可是孔子批评时,为什么只将矛头指向了冉有,好像季路与这事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孔子是不是偏爱季路?”对这个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教师进行如下点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这里需要我们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进行比较阅读。看两个史实:①《史记》记载,季路小孔子九岁,冉有小二十九岁,冉有属于小字辈。孔子十分信奉长幼之序,所以他就重点训斥冉有,同时,旁敲侧击地批评季路。②《史记》相关篇章记载了冉有好‘勇’而不好‘仁’,得到季康子特别赏识与器重。因此,冉有也格外卖力,‘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对此孔子曾愤怒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看来,孔子向来就对冉有不满。”
  简明的点拨,相关材料的提供,学生顺利解决了难题。既明确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又加深了对孔子形象的认识;既引导了学生的阅读方法学习,又受到了爱憎分明、当仁不让精神的熏陶。
  二、诱导式的点燃是打通学生凝固思维的有力推手
  《老王》一文是入选不同版本初高中教材散文名篇。杨绛先生在写老王之孤时,用了这样一个句子: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这个句子貌似平淡,却至苦至悲。但是,学生却只把这个句子当成一个平常的叙述句,不加重视,更读不出“至苦至悲”。
  这是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不强,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凝固受阻造成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诱导式的点燃,助其打通思维通道。
  解决这个难题,关注句子的表达重点及组合,准确解读句子内涵,是打通学生思维凝固的关键,也是点燃学生思维火花的“星星之火”:“有个哥哥”,老王似乎还有亲情的依靠,“死了”两字却带给人一种无言的伤痛;“有两个侄儿”,出现峰回路转,希望尚存,但是“没出息”,又让人再次走向绝望的深渊。如此不合常规的词序变换,让情感跌宕起伏,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不只是一般的悲苦,而是“至苦至悲”。
  有些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地给出回答,或回答不得要领,教师只会重复这个问题,或者重新解释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最需要做的不是重复问题,也不是重新解释问题,而是给予诱导式的思维点燃。
  一个精准的点燃,学生打通了凝固的思维,习得了解读的方法,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三、发展性的点化是促进学生走向深入的不尽动力
  皮亚杰说:“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者由他重新发现,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向深入的时候,往往会遇到难题,这时许多教师就会不由自主地以全面讲解的方法为学生“代劳”。其实,这时候,教师要做的不是“代劳”,应该是给予学生发展性的点化,让学生自己走向深刻。
  对文本的深度开掘,最根本的是要从“扪触”(汪曾祺语)语言开始,从精微的语言中去触摸和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丰厚情绪和意味。我们要善于“扪触”语言,善于从细小的“情节”中去品味,进而读出自己的感悟。这就是老师必须给予学生的发展性的点化。
  如苏教版《金岳霖先生》一课的“课堂思考”:
  1.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回忆了金岳霖先生哪些事?这些事情表现了先生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
  2.说说《金岳霖先生》是怎样写出金先生“有趣”的。
  作为一篇写人的散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人物有怎样的性格特点”等问题,可以说基本完成了这一体裁文本的知识传递;但如果能再进一步问:“汪曾祺先生是否只是为了表现金岳霖先生的有‘有趣’”?则将文本的学习目标向前推进了一步。而这一步也就是老师必须给予学生的发展性的点化。
  叶老曾经说的“不用讲”“不用教”是高境界,但是在达到这个境界前,教师还是要“讲”要“教”的,学生也需要教师的“讲”和“教”,只是怎么“讲”,在什么时候“讲”,怎么“教”?在“教”的时间节点做一个恰当选择,尤为重要。因而,我认为教学当为三“点”,才是真正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
其他文献
语文味的课堂应该是聚焦语言的课堂,于永正老师曾说过语文教学的目标其实就是六个字:“学语言,用语言。”凌驾于课堂之上的语文老师是语言文字的发现者、加工者,甚至是创造者,而学生是语言课堂的主体,他们在老师的熏陶和引领下丰富语文的积累,熟练掌握各项语言活动技能,对语言的敏感力不断增强,渐以提高语文素养。  对语言的敏感力因人而异,在语言交流中对词与句表达的理解、领悟与运用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只
电视节目可不可以作为语文教学资源?它对学生的影响是好还是坏?怎样利用电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努力开发课程资源这一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许多教师摒弃了狭隘的课程资源观,对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如火如荼,山川风物,报刊杂志,展馆工厂,大街小巷都成为教师重视的教学资源。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节目也成为人们生活的“必修课”,更是现代中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这普及的电视却很少有教师去利用开发,究其
现阶段,在教育领域中,微课是一种结合了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微课具有以下两个特征:第一,以视频作为主要的呈现方式。第二,凸显“微”的特点。“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含量较小,每一次只是针对一个问题或者一个知识点。第二,微课具有较短的视频时间,通常为三到八分钟。第三,运用微课的形式,具有生动活泼的特点,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
阅读教学中,有的学生听、说、读、写能力非常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信手拈来,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低,表达词不达意,语文学习非常费劲。这反映出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强弱。那么,什么是语感呢?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 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的能力。语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源自于有效的阅读教学。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应着眼点于增强学
一、古文作文教学模式的几点尝试  新课标中对古文“阅读与鉴赏”的课程目标,即应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这一目标中,忽视了对古文的文章结构、文章语言的鉴赏,这既是语文教师不把古文列入写作教学内容主要原因,也是教师不去探究和总结古文
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激励机制即激发、鼓励之意,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学生阅读、探究、品鉴文言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向所预设的学习目标奋进的心理过程。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引进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性,增强教学课堂的活力,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鉴赏水平和构建精彩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与各位同仁一起探讨文言文教学激励机制在课堂教学中的
语文课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为了改变学生“无米下锅”的现象.就要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贴近生活,多听、多看、多想,做生活的有心人,并创设表达情境.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来
为了研究粒径大小对重塑土无荷膨胀率试验结果的影响,在符合现有规范的试验条件下,将某地基泥岩碾碎成1~2 mm、0.1~1 mm、〈0.1 mm的三种不同粒径,进行不同比例组合搭配的重
根据呼图壁河青年渠首河道的地形地貌条件,在整体水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布置了双坝式引水渠首。渠首上坝形成外库,下坝形成内库。当外库泄洪冲沙闸关闭时,用于沉淀推移质泥沙
诗歌文本的思想感情层隐藏最深,诗人借助诗歌语言,通过建立朦胧而丰富的审美意境来得以显露复杂而朦胧的情感。自古以来,中国古典诗歌就有“诗无达志”、“诗无达诂”之说,就是到了今天,现代派诗包括本世纪20年代中期的象征派诗,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的现代派诗,40年代后期的九叶派诗,50年代至6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在诗歌解读过程中都一个突出现象,就是诗旨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