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体”和“蓝精灵体”之语言魅力研究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downlo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沟通不可缺少的媒介。网络语言因其构思新颖、创作新奇、传播时间迅速、传播空间广阔及使用主体年龄段集中等诸多特点而在社会语言学中异军突起,地位愈加重要。而“凡客体”和“蓝精灵体”就是新兴网络流行语的突出代表。本文将通过研究“凡客体”和“蓝精灵体”的语言修辞、模因、文化内涵等,力求揭示其魅力不凡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凡客体 蓝精灵体 语言模因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64-02
  
  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时刻存在新动态的,所以与之相关的语言也会因时时被注入新鲜的血液而焕发出崭新的风貌。而作为语言要素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词汇,受社会影响最深刻也最巨大。
  随着中国网民的急剧增多(据报道,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民总数已达到4.85亿,普及率超过36%),网络沟通已成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另一大交流方式。MSN、QQ、E-mail、博客、微博、论坛、贴吧等是网民主要的沟通渠道和发言阵地。由于网络传播的便捷,某一新奇而适用范围广阔的言语便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而一石激起千层浪,与之相关或相仿的语句也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些由不同作者创作或加工的网络语日益流行,成为网络流行语,也时时处处或多或少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日常语言。
  2011年,各种简短精悍而诙谐幽默的小文体流行于网络中,“淘宝体”“凡客体”“蓝精灵体”“TVB体”“咆哮体”等铺天盖地而来。本文将选取其中较为具有代表性的“凡客体”和“蓝精灵体”进行分析总结,以求达到一叶知秋的效果。
  一、“凡客体”“蓝精灵体”之产生兴起
  “凡客体”源于“凡客诚品”(VANCL)的广告,原版凡客广告词以短诗歌的形式,以品牌代言人自诉的口吻,用“爱××”和“不爱××”“是××”和“不是××”等简单易懂的词语开头,极尽调侃与新鲜元素,彰显十足个性。如:
  1.韩寒
  爱网络,爱自由,
  爱晚起,爱夜间大排档,爱赛车;
  也爱29块的T-SHIRT,我不是什么旗手,
  不是谁的代言,我是韩寒,
  我只代表我自己。
  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2.王珞丹
  我爱表演,不爱扮演;
  我爱奋斗,也爱享受生活;
  我爱漂亮衣服,更爱打折标签;
  不是米莱,不是钱小样,不是大明星,我是王珞丹。
  我没什么特别,我很特别;
  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和你一样,我是凡客。
  韩寒版和王珞丹版广告词有着“爱××”和“不爱××”“是××”和“不是××”等的共性因素,也有着职业爱好等不同的个性因素。文案作者用80后“新兴人类”的“新兴词汇”打造了类似诗歌的小文体。因其简短而易如白话的特点,被网民及消费者普遍认可和接受,也无意中掀起了一场模仿“凡客体”的创作风潮。为了引起他人共鸣,名人也毋庸置疑地被动地成为了大众调侃和戏谑的对象。而且似乎每个人都可以填词造句般加工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凡客体”。
  “蓝精灵体”的兴起是因为真人版《蓝精灵》电影的热播而促发了70后、80后的怀旧情绪的缘故。童年记忆中的动画片《蓝精灵》的主题曲以其欢快轻松的格调而脍炙人口。歌词原文如下:
  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蓝精灵,
  他们活泼又聪明,他们调皮又灵敏,
  他们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
  他们善良勇敢相互关心。
  
  哦,可爱的蓝精灵,可爱的蓝精灵,
  他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
  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又欢欣。
  因为对歌词的记忆犹新,很多网友开始改编歌词。以“在……(地点)有一群……(人员身份),他们……(描述),他们……(描述),他们……(描述),他们……(描述)。哦,……(描述,通常为形容词)的……(人员身份),……(描述,通常为形容词)的……(人员身份),他们……(描述),他们……(描述)”的结构形式,伴着节奏和韵脚,做出了一阙阙仿写《蓝精灵》主题曲的歌词。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出现了“程序员版”等职业版本、“武汉人版”等地域版本以及“金牛版”等星座版本。
  二、“凡客体”“蓝精灵体”之语言修辞与模因分析
  “凡客体”和“蓝精灵体”之所以能称之为一种“体”(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或语体),是因为凡客诚品广告词和《蓝精灵》主题曲本身使用了独特的修辞方式,通过简单的复制和再组合就可以创造出既似曾相识又耳目一新的新作品。这个过程也反映了词与句子的组合功能和聚合功能。
  “凡客体”的语言修辞在于若干个独立成意的描述短句,称述了若干个众所周知的事实,用“是”与“不是”的判断句和“爱”与“不爱”的主谓宾句,简明地表现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凡客体”变换的部分多是名词,整个语段的核心多是介绍某个人物或某个产品。
  “蓝精灵体”也是遵守一定的句子和语段的结构规范。不同于“凡客体”的名词变换的是,“蓝精灵体”除了保留句子的开头外,通常是对整个句子进行了重写。当然,“蓝精灵体”的自由发挥余地更大一些。不过,语音修辞对作为歌曲体的“蓝精灵体”要求更高一些,句尾押韵是最基本的要求。有时甚至会根据需要对平仄进行微调。另一点与“凡客体”不同的是,同样描述人物的“蓝精灵体”更多用于一类人的集中描写。“凡客体”突出个性,“蓝精灵体”揭示共性。
  一些研究网络文体该种复制创作现象的人们认为“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而模因又分为强模因和弱模因,网络流行语属于强模因。语言模因类型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两种,前者复制前和复制后的内容相同,后者复制前后语言形式和结构上并未发生变化,但是内容、意义却发生了改变。“凡客体”和“蓝精灵体”属于后者。
  “从修辞学的角度,也可以把流行语的模因现象分成仿拟、谐音、析词和转类。”“凡客体”和“蓝精灵体”都属于仿拟模因。语言模因的复制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词语模因复制、语音模因复制、语意模因复制、语法结构模因复制和句式模因复制等。“凡客体”和“蓝精灵体”属于句式模因复制。
  三、“凡客体”“蓝精灵体”之文化内涵与流行原因
  某一历史时期的语言反映和折射这一时期的文化。“凡客体”和“蓝精灵体”作为网络流行语或网络文体的代表,必然也渗透着互联网络新时代的文化内涵。“凡客体”和“蓝精灵体”多作者和多作品的特点显示出互联文学是网民平等交流、展现个性表达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显示出网络文体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凡客体”和“蓝精灵体”旨在调侃主流文化,也从侧面反映出民众对公众人物的质疑和对强压低薪工作环境的不满,也体现了网民们的娱乐精神。
  “凡客体”和“蓝精灵体”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究其缘由,还是因为网络传播方式、沟通方式及参与主体与传统媒体的不同。首先,网络传播速度极快,很多语录都可以“一夜出名”,网络平台上的沟通不受年龄、性别、职业等限制,所以能够“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加之网络语录更新周期短,且自动更新,于是网络语言便源源不断地涌现。其次,网络文体或流行语创作主体集中为十几岁到四十五岁左右的网民,由学生、工薪阶层、普通劳动者等组成。他们关注社会现象,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思想较为活跃。再次,网络语言文化深深影响着其他社会媒介的文化,网络语言一经流行,便会在报纸、广播、电视、广告牌等宣传媒体传播开来,形成一个更大的文化熏陶圈。在这个圈内,各种媒介彼此影响,更加提高了网络流行语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总之,“凡客体”和“蓝精灵体”的流行不是偶然现象,与其自身的修辞特点和整个网络大环境的传播模式及当今社会文化息息相关。网络语言也彰显着社会语言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崔颖.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12卷,第1期.
  [2]崔婧.模因论视野下的网络流行语传播模式研究[J].河南教育(中旬),2011年8月.
  [3]乔平.大学校园流行语中的模因现象[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6月,第23卷,第3期.
  [4]伍丹阳.网络流行语传播的模因化特点分析[J].语文学刊,2011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要]通常认为视觉是优势感觉通道,独立于其他感觉通道。本文主要回顾一些和这个观点冲突的最新研究,表明听觉和触觉可以强烈地改变视知觉,而且这种改变就发生在处理的早期阶段,甚至最早发生在初级视皮层。文章首先回顾表明其他通道可以调整视知觉的行为研究,接着讨论其他通道的刺激对视觉区活动的影响和所带来的交互作用。其次,讨论跨通道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视觉学习和视觉适应,其中涉及到大量跨通道效应对视觉学习影响的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沸腾的精神面貌,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新课标遵循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本文从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学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
[摘要]教育以生命为基点,将生命的本质、特征、需要孕育其中。通过教育观念与思维模式的转变,遵循生命成长的特性,注入关怀生命的情感,提升生命价值。  [关键词]教育观念 思维模式 生命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58-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生命”一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
[摘要]人性假说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基于对社会的不断深化了解的过程中提出的。通过对人性的剖析,为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管理策略的选择确定了基础,对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人性假说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56-02    管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无处不在,其内容涉及人、财、物、事各个方面,但归根结底是
在水电站混凝土面板施工中,堆石坝具备断面小、安全可靠、施工简便、造价低廉等众多优势特性,越来越被被人们引起重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目前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推广,同
语文教学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在生活中处处都要用到语文知识,所以语文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中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
古诗文教学有传承民族文化,铸造青少年灵魂的重大意义。因此,教学方法的好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浅谈几种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
期刊
[摘要]基本义位和派生义位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系手段,常常反映出民族个性,而它又是受具有民族个性的联想所决定的。  [关键词]义位 派生 引申  [中图分类号]H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62-02    前言  词义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表现在义位上就是由基本义位派生出其他的义位,然而由于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同一义位在不同民族语言里往往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