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性发展假说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q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性假说作为管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基于对社会的不断深化了解的过程中提出的。通过对人性的剖析,为管理理论的产生和管理策略的选择确定了基础,对教育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人性假说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56-02
  
  管理作为一项实践活动无处不在,其内容涉及人、财、物、事各个方面,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不论人、财、物还是信息的管理,最终都要通过人去实现,所以管理的核心总是围绕人来进行的。所以研究如何有效地进行管理的过程就是研究有效地对人的管理过程。教育管理作为本身为以人为全部构成内容的管理系统,对人的管理就显得更加重要。而人性假说正是对管理实际中有关人性判定的归纳、概括和提炼。通过对人性假说的具体了解,为我们选择合适的管理策略和具体的管理方法进行正确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人性假说的内容及发展
  “人性假说”是指管理中关于人性问题的一种假定判断,它是指研究者对管理实际中有关人性判定的归纳、提炼和概括,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管理思想和策略。在管理实践中,人性假说用于管理者对被管理者人性的判定,从而确定自己的管理策略。人性假说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1957年出版的《企业中人的方面》一文中提出。它包括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和社会人的角度两方面出发对人的研究。由于管理实际中的人是社会的人,而行为科学正是从社会人的角度出发并且成为管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所以本文以行为科学对人性假说的研究为理论基础。行为科学认为人性假说分为五种:
  (一)工具人
  工具人的假说认为人天生具有奴性、惰性,是供别人驱使的工具,他们认为在管理上要像动物那样去管人。带有人身依附色彩,工具人假说是特定历史下的产物,在当时特定历史时期具有一定适用性,但与现在社会已经不适应了。
  (二)经济人
  “经济人”——理性经济人,又称为“实利人”。经济人假说是从享乐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基于人是自私自利这一基本假设,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人的一切行为都要受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企业主精心经营他的企业是为了获得最高的利润,工人们卖力干活是为了得到最高的工资。该假说最早是由经济学家大卫
其他文献
[摘要]计算机类的专业教育与传统行业专业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较好地提升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质量,即深化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改革,创新校企合作新模式;建设特点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创新计算机类教师评价机制;突出行业特点,实现具有计算机类专业特点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 教育 质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TLR 4/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艾灸治疗RA的生物学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
随着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如何提升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音乐课程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导致许多音乐教师忽略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人文价值教育提及人类的五个价值,包括“真理”、“正当行为”、“和平”、“爱”及“仁慈或非暴力”。这五种价值是小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具备的品质。小学生在生活中会和父母、
[摘要]通常认为视觉是优势感觉通道,独立于其他感觉通道。本文主要回顾一些和这个观点冲突的最新研究,表明听觉和触觉可以强烈地改变视知觉,而且这种改变就发生在处理的早期阶段,甚至最早发生在初级视皮层。文章首先回顾表明其他通道可以调整视知觉的行为研究,接着讨论其他通道的刺激对视觉区活动的影响和所带来的交互作用。其次,讨论跨通道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视觉学习和视觉适应,其中涉及到大量跨通道效应对视觉学习影响的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着一种积极的甚至沸腾的精神面貌,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新课标遵循了语文教育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本文从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学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教学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策略。
[摘要]教育以生命为基点,将生命的本质、特征、需要孕育其中。通过教育观念与思维模式的转变,遵循生命成长的特性,注入关怀生命的情感,提升生命价值。  [关键词]教育观念 思维模式 生命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058-0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生命”一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