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中的英语笔译教学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oguo3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生态学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将教育环境看作是生态环境,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规律打造可持续的教学环境。利用教学生态学改变英语笔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全新的尝试,本文通过对教学生态学的分析提出几点可行的英语笔译教学策略。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英语笔译;教育教学
  【作者简介】崔立之,西安医学院。
  一、教育生态学概述
  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和生态两个领域的内容结合起来组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生态视域简单来说,就是将生态学引入教育学中,将教育看作是一种生态环境,教育中所涉及的人或物都是其中的环境因子,而有些因子能够直接或间接对教学产生影响,如教学条件、社会环境、市场需求等,这些因子被称为生态因子,然后各种因子与教育相互联系,形成良好的可持续的教学模式。作为一门跨越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借鉴教育和生态这两门学科的研究方式,把与教育相关联的人际关系、组织结构、环境因素等构建成多维的、变化的、立体的开放系统,全面分析各种生态环境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环境中生态因子对于教育的作用机理和规律。英语翻译也是多方协作的过程,重视教育生态视域的基本规律,可以在英语笔译教学中找到平衡点,利用一些有利因素,营造开放、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能够自由发表意见、积极自主学习、掌握各种技巧、不断实践联系。以生态学的研究方式来研究英语笔译教学的生态环境以及内部各环节、各层次的本质、必然联系,有助于英语笔译教学理念的更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译者综合素养的提升,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英语笔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局部生境效应”较为严重。“局部生境效应”从英语笔译教学的角度来简单理解,就是教师把学校当作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隔绝了社会等外部生态,教师在像温室一样的环境中进行英语翻译教学。这种情况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偏向文学作品分析,围绕着文学作品教授翻译的基本内容、技巧。但英语翻译運用最为广泛的并不是文学翻译,大部分学生今后走上翻译工作岗位后,商务翻译、新闻翻译、科普文献翻译更多一些,这些实用性较强的翻译内容更注重翻译的准确度、速度等,对美学并无过高要求。而在学校,学生很难接触到这些知识的学习,导致工作后还需要重新学习,增加学习成本。其次,教师教授英语笔译的过程中,会倾尽全力将所有的技巧、知识都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只需要接收就可以了,这样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但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难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今后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会退缩,想不到办法解决。
  2. 存在生态失衡现象。教育生态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需要保持教育生态平衡的规律。首先,在笔译教学过程中,存在理论和实践分配比例失衡的现象。“脱离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翻译实践和理论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其次,存在主体性生态失衡现象。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助、互相促进的关系。但是从英语笔译的实际教学来说,教师拥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以教师的观点为准,缺乏批判能力和思辨能力。而教师长期处于学校这个生态环境,与社会有一定脱节,无法为学生提供高时效性高实践性的材料,教学活动中用的翻译材料过于陈旧,达不到教学与时俱进的目的。再次,很多教师缺乏反思和学习意识,教学模式和方法也过于落后。社会在进步,英语笔译教学也应当共同进步,固执守旧是违反生态规律的,也达不到笔译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要求。
  三、在教育生态视域下开展有效英语笔译教学
  1.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对英语笔译教学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笔译的专业知识,掌握笔译的技巧,明白笔译常见的问题,树立文体意识,了解英语国家和汉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未来走上笔译工作岗位后能够对所学知识运用自如。但从英语笔译的教学实际来看,很多有英语专业的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不够高,缺乏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学术锻炼,无法胜任现代化英语笔译教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也比较落后,很难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英语笔译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与时俱进更新翻译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例如教师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制作一些内容丰富、有趣的小视频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翻译材料上,选择高时效性高实践性的文章,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提出开放性翻译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翻译,培养学生质疑与反思的能力。
  2. 强调掌握翻译技巧和实践。生态学研究认为只有开放化系统才能达到与外部信息互通,促进生态平衡。学生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既能够学习到常用的翻译技巧,也能够运用翻译技巧进行实践,不再局限于学校的“局部生态”中,而是让教学与社会环境接壤,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很多学生在翻译实践中,对于一些方法技巧的使用不够娴熟,需要加强训练,保证在不同的情形下能够使用最适合的翻译技巧,让译文符合需求。例如,词组和句子能够直译的选择直译,若直译不能表达原文的思想可以结合原文和文化背景进行意译;对于英语中的长句、短句,可结合语境进行拆分合并,以保障句子的畅通。此外,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语态、文化背景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教师应在教授技巧之余,让学生多多了解每个国家的文化、语言习惯、表达方式,避免出现句不达意的情况。
  另外,结合一些实用性翻译材料,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与商务、金融、法律、广告等相关的材料,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文体意识。如与商务相关的翻译材料,多正式、严谨、规范,避免翻译过于口语化等。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积极合作,拓展生态圈,为广大学生和教师提高实践机会,避免出现“局部生境效应”。教师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了解市场和社会的发展,了解社会对笔译的要求,从而更好地培养时代所需的人才;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为未来参与工作积累经验。
  3. 将竞争机制和协同进化律引入英语笔译教学。不论身处哪个生态环境,都存在竞争和协作。从教育生态系统到群体、个体,竞争的存在促进优胜劣汰,竞争对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可以产生推动力,竞争可以促进整个教育系统的改革,促进知识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英语笔译教学中应当引入竞争机制和协同机制,如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组,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课题开展翻译练习,探讨翻译理论和技法,尝试合作实践,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提点专业知识,最后要求每个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再一一点评,从而提高学生对翻译的积极性。每个学生都具有个体差异性,若以分组的形式来开展竞争比单独个体竞争更有效果,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小组合作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过程,会产生很多新颖的想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生态视域下,英语笔译教学是一种典型的教育情境,与自然生态系统有着相似之处,都是由各种内外部因子共同作用推动系统的发展。因此教师可以着眼于教育和生态两门学科的研究,利用教育生态学的相关规律,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创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方法技能以及实践能力,打造英语翻译教学的可持续生态。
  参考文献:
  [1]熊松荣.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学英语生态化课堂构建[J].海外英语,2019(18):187-188.
其他文献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外宣翻译体系与系统的逐渐全面,政府报告翻译也在各个方面和层次上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本项目旨在理解掌握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理论基础上,对近十年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文本中的专业术语、模糊词与常用成语的翻译策略选择总体变化趋势进行定性研究,找到其与近十年来上层意识形态与政府政策变化中的对应契合点,总结出相应规律,为将来外宣翻译策略变化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便做好创造性转化。
【摘要】语音辨别是英语听力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容易被忽视,是学生听力理解的薄弱环节。本文从辨别英国音和美国音、单词的连读、单词读音的简化和弱化、重音與语调四个方面来进行归纳和解析。  【关键词】语音体系;连读;简化和弱化;重音与语调  【作者简介】沈一健,浙江省绍兴市技工学校。  一、辨别英国音和美国音  在日常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学资源一般采用的是英国音的系统,即R.P.(Recei
【摘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更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基石。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D.A.Wilkins说过: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可是有很多英语学习者说他们也记住了大量的词汇,在真实的语境中却不能够熟练的运用,灵活的表达。阅读是既有效又高效的提高词汇、巩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推进,小学英语教师要实现和学生多角度立体化的互动,实现师生感情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作者简介】高秋菊,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小学生年齡太小,认识事物的水平不高,教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教师要运用互动教学的策略,实现和学生好的沟通,构建优秀的师生关系,运用多种形式的师生互动,创
【摘要】生态翻译学作为中国本土产生的翻译理论,在美学上倡导的是翻译中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对称”、“均衡”、“对比”、“秩序”、“节奏”、“韵律”等。本文以《清明》的三个译本为例,根据生态翻译美学“和谐美”的审美原则,研究汉语文学文本英译微观层面的审美构成,包括“语音和悦美”、“词句和奏美”、“篇章逻辑美”和“情境一致美”四个方面。  【关键词】翻译美学;生态翻译美学  【作者简介】张英(1978.1
【摘要】 阅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入,提高阅读能力,本文将文本深度解读融入初中英语读写课教学中,围绕文化背景、体裁、篇章结构、细节分析以及阅读技巧等进行多角度深层次解析,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全方位设计,旨在通过教学方式改革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本解读;阅读课  【作者简介】邓慧妮(1984-),女,汉族,广西南宁人,南宁市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英语课程也发生了重大变革,浙江把读后续写题型作为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方式纳入新高考中,充分考察了考生们的想象力与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已获得了不俗的教学成果。而核心素养作为当下教育热点也走进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在日常英语教学中,教师将读后续写作为课堂新内容,实现了融合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模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了几点读后续写教学
【摘要】指导初中生英语课前预习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很多英语教师没有重视这一领域。本文探讨了具体指导课前预习的方法,并配合及时反馈、评价,更好地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生“合理地抢跑”,提高学生课堂上的有意注意力,提高其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前预习;预习指导;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肖丽华,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课前
【摘要】重视核心素养的培育,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英语教学的要求,随着时代的潮流发展,英语成为当代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和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英语作文的分数占总分数的比例较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合理的教学方式培育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要注重对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核心素养;英语写作;策略  【作者简介】王丽娟
【摘要】“阅读圈”是国外一种比较成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国外的阅读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种阅读模式在我国的阅读教学中却鲜有应用。本文在分析阅读圈教学法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探讨了阅读圈教学法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阅读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陈东海,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光泽一中。  一、阅读圈教学法概述  最初,阅读圈被称为“文学圈”,是哈维·丹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