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集流体的表面改性在稳定金属锂负极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mygod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发展,低能量密度的传统锂离子电池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锂金属电池(LMB)由于锂金属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3860 m A h/g)和较低的电化学电势(相对于标准氢电极为-3.04 V),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器件的最佳选择。然而,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受到了锂枝晶的生长和锂负极体积变化等问题的限制。为解决金属锂负极的一些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如下工作:(一)镍纳米颗粒改性的基底对金属锂负极的性能研究针对金属锂负极枝晶生长和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大等问题,本章采用金属纳米化策略,获得了镍纳米颗粒修饰的碳纤维(CFs/Ni NPs)来提高金属锂负极的循环稳定性。镍纳米颗粒降低了金属锂的成核过电位,诱导金属锂的非枝晶状均匀沉积。由此制备的复合锂负极,在锂-锂对称电池中,0.5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可以稳定循环约2000 h,呈现出低于20 m V的极化电压。基于此复合负极,与Li Fe PO4正极匹配构筑的全电池,在面积容量高到3 m A h/cm2,0.5 C的电流密度下可以稳定循环约330圈,容量保持率约为91.7%。(二)金属纳米颗粒对熔融锂浸润性的影响和机理研究针对基底对熔融锂差的浸润性和不稳定的界面接触等问题,在上一章金属纳米颗粒对电化学性能的改善以及润湿行为的基础上,本章进一步利用金属纳米化策略在基底表面获得不同的金属纳米颗粒(Ni NPs、Cu NPs、Fe NPs)来调节基底材料对熔融锂的浸润性,研究金属纳米颗粒对熔融锂浸润性的影响和机理。与纯基底,镍箔和泡沫镍相比,具有镍纳米颗粒修饰的基底明显改善了对熔融锂的润湿性,同时提高了金属锂负极的循环稳定性。这是由于基底表面的金属纳米颗粒导致表面能的减少和拉普拉斯压力的产生,二者共同作用提高了熔融锂的浸润性,实现了无树枝状的锂沉积。
其他文献
二战后,新形成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贫困落后问题,引起了美国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冷战的背景下,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现代化理论等发展理念,与美国的对外政策密切联系在了一起。就东南亚来看,20世纪50年代后,湄公河在美国与苏联的竞争中的地缘重要性逐渐上升,作为冷战竞争的一种武器和手段,现代化理论被美国运用到了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决策中,美国利用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TVA)开发经验和自身的经济和技术优
离子二次电池技术具有绿色、便捷和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实现未来新型清洁能源利用、电动汽车及智能电网等大规模储能技术普及的重要解决方案。基于此,锂离子电池在
近年来人类不断加深对海洋的观测活动,为了更好地剖析海洋环境、海底地质信息,设计一种大范围、长航程、能实现悬浮和坐底两种工作状态的海洋观测平台能更好地协助研究人员。
张力腿平台是深海油气开发的主要浮式结构物之一,因其良好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性,在国际上受到了巨大的关注,且使用该平台进行油气开发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设计了一套适用于500
目的:探讨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及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A,VEGF-A)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干旱问题日益凸显,对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由降水短缺形成的气象干旱是农业干旱的驱动因子,研究农业干旱对气象干旱的响应关系,对农业防旱抗旱管
有机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腐蚀性小、无二次污染等优点,正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动态连续、动态半连续、动态半连续补水、静态补水4种解吸方式进行了
《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作为一项标准化考试,是评价应试者能否成为国际汉语教师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培养专业对外汉语师资的重要方式之一。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在《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掌握这部分知识是通过该考试的关键,值得关注。本文以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类题型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试题中语音、汉字、词汇、语法、修辞和文化等相关方面的知识点,归纳题型特征,总结常见考点。并结合基础知识试题的测试结
海洋平台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所处的海洋环境十分复杂和恶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如何研制出可靠的海洋平台撤离系统已成为我国目前海工装备发展道路上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孔子学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中亚地处亚、非、欧三大州的交叉点,是欧亚大陆的中心,独特的地缘环境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因此中亚地区的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工作直接影响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本文以中亚地区的孔子学院为切入点,先分析了“一带一路”建设为中亚孔院带来的发展机遇,主要有双边政策的支持,频繁的经贸往来,广泛的人文交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