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围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_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问世已80余年,其术后的胰肠吻合口瘘及其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尽管很多因素被证实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相关,但尚未形成共识。本研究旨在对导致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以确立独立预测因子,为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围术期管理方式提供指导。方法:将110名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胰瘘分为两组。选取总胆红素、白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病理类型、手术时长与失血量等16个可能对短期预后产生影响但学界尚无定论的指标,对其中的分类变量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卡方分析,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赋值后进一步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的独立危险与保护因素。结果:在纳入统计的110名患者中,72人无胰瘘发生,占比65.5%,38人发生胰瘘,占比34.5%,其中,B级胰瘘32人,占比29%,C级胰瘘6人,占比5.4%。单因素分析中,手术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高BMI、良性病理类型、联合血管切除或修补、高胆红素水平、合并糖尿病与胰瘘发生相关。多因素分析中,良性病理类型、联合血管切除或修补、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高胆红素水平是独立的危险预测因子,合并糖尿病对胰瘘发生有保护作用。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围术期指标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认为血管的修补和置换、良性的组织病理学类型、高胆红素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是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是其保护因素。对具有高风险因素的患者,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和术前生理状态的调节、谨慎把握的手术指征、术式和术后引流方式等可使患者受益。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小鼠ALPPS(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tectomy,联合原位肝劈开和门静脉分支结扎)手术模型模型,研究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gene-5,MDA5)信号通路在ALPPS术式中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为ALP
目的:对比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中固定平台与活动平台假体的手术技术、术后疗效以及术后下肢力线矫正情况,指导假体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63例(共79膝),按假体类型分为固定平台组和活动平台组,固定平台组36例(48膝),活动平台组27例(31膝)。对比术前、术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
目的:观察膝周神经射频热凝、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及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情况、活动功能恢复、满意度及术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0例,患者入院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膝周神经射频热凝组(RFT组)、膝关节腔内脉冲射频组(IAPRF组)及膝关节腔内注射组(IAS组),每组拟入组30例。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
目的:探讨不同背景剂量曲马多对腹腔镜肾或肾上腺切除手术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择期全麻下腹腔镜肾或肾上腺切除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Ⅲ级;年龄50-80岁。根据背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常规(Ⅰ组)、低(Ⅱ组)、无(Ⅲ组)三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均在关腹时对切口局麻浸润,并连接电子微量泵(PCIA)。镇痛泵配置为10mg/kg曲马多+生理盐水至100ml。Ⅰ、Ⅱ、
目的:提取定量化的CT特征,并联合机器学习,训练、测试一个基于术前增强CT准确预测胰腺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的模型,并比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预测模型——胰瘘风险评分(fistula risk score,FRS),比较二者预测POPF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27个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连续病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训练集(n=88)及测试集(
目的:围术期通过提供液体来保证能量供需平衡,以减少代谢紊乱及其引起的不良预后。本研究为探讨术中给予外源性葡萄糖或配伍中和剂量的胰岛素的方式是否能够优化常规围术期的病人管理,既提供能量又能维持血糖稳定,减轻患者术后的胰岛素抵抗,以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进一步为临床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双盲研究。纳入本研究的患者被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和含糖液组(L组)术中分别输注乳酸林格试液和2
目的:本实验旨在于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是否可以缓解患者术后抑郁症状。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对照双盲试验,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0日,共134名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最后129名患者被随机平均分为2组,在麻醉诱导后,一组静注A药(氯胺酮0.5mg/kg,溶于0.9%的生理盐水),另一组静注B药(相应量0.9%的生理盐水),随后以0.3mg/kg·h静脉泵入A药或B药,
目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指颅内同时发生2个或2个以上动脉瘤,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危疾病。针对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伴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争取良好预后。而基于颅内多发动脉瘤的不同特性,手术治疗多发动脉瘤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疗效及原则,为临床实际工作中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提供手术策略方面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
目的:脾破裂合并肢体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高能量多发伤,全脾切除是其首要急救措施。但关于脾切除对骨折有何影响,目前的报道很少,本课题组的前期临床研究发现复合外伤骨折合并脾破裂而行脾切除的患者中骨折愈合明显延迟,考虑与脾切除后机体免疫炎性功能改变,导致了与骨折愈合相关的炎性因子释放改变,炎性因子明显减少进而影响了骨折的愈合,IL-18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促炎因子,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
目的: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已成为主流。顺行置入髓内钉或者逆行置入髓内钉究竟哪一种效果更佳,目前未见相关临床报导。本研究旨在对顺行髓内钉与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以期望为临床治疗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提供更多选择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接受髓内钉治疗的股骨中下段骨干骨折患者共114例。其中,顺利接受手术92例,最终完成随访5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