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As(100)表面的S钝化与Fe吸附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alo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紧束缚下的Muffin-tin轨道线性组合(TB-LMTO)方法研究S对GaAs(100)表面的钝化以及Fe在GaAs(100)表面化学吸附的电子结构和性质。对GaAs(100)表面是Ga-和As-中断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考虑。 在研究S钝化GaAs(100)表面的电子结构和性质时,计算中所取的超级原胞模型如下:用七个Ga原子层和六个As原子层来模拟基底,在基底两边各吸附一单层的S原子,同时包含相当于五个原子层厚度的真空层,且模型具有镜面对称性。用增加基底厚度的办法与该模型做对比,结果表明所取模型是合理的。这是S在Ga-中断表面吸附时的模型,对于S在As-中断表面的吸附,超级原胞可用交换Ga和As原子的位置来得到。计算并分析S原子在不同位置的吸附能,吸附体系与清洁的GaAs(100)表面的层投影态密度,以及电子转移情况。结果表明,两种情况下S原子都是桥位吸附最稳定,S-Ga相互作用比S-As稍强,S钝化GaAs(100)表面可以取得明显的钝化效果。取得与实验相一致的结论。 对Fe在GaAs(100)表面化学吸附的研究,用单层的S原子饱和超级原胞一面的悬挂键。对Fe在Ga-中断表面的吸附,所取模型包括五个Ga原子层和四个As原子层以及一个S钝化层和一个Fe吸附层,另外还有一个相当于五个原子层厚度的真空层。而对Fe在As-中断表面的吸附,超级原胞模型只需将Fe在Ga-中断表面吸附的模型中的Ga和As原子相交换。引入S原子层可以有效地避免基底两个面悬挂键的相互作用,使得能够用一个较小的原胞来模拟Fe在GaAs(100)表面上的吸附,从而可以减小计算量。对Fe原子在不同位置时吸附体系的能量,电子转移情况,以及体系的层投影态密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Fe-As相互作用强于Fe-Ga相互作用,Fe原子更倾向于吸附在As-中断表面。并且Fe原子可以吸附在As-中断表面下方,在界面处可能存在Fe-Ga-As混合层。
其他文献
该论文所涉及的工作是为《微束在团簇中的输运机制及相关效应》这一课题服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用凝胶溶胶技术,以含纳米铁微粒的多孔二氧化硅为基片,通过化学气相
自旋电子学是最近新发展起来的涉及磁学、电子学以及信息学的交叉学科,它同时利用电子的电荷和自旋来进行信息的存储和处理。自旋电子学材料与普通半导体电子器件相比具有低
该论文主要研究掺杂对MgB块材的密度及超导性能的影响和多次烧结对MgB块材所产生的作用.在MgB块材的掺杂研究中,分别研究了在MgB中掺入钛、铁、金元素对块材密度和性质的影响
该文通过路径积分表示,将holstein模型转化为便于进行数值模拟的形式,并利用了hybrid monte carlo方法进行数值模拟.我们计算了不同化学势下的平均每格点电子数和电子的能量,
当代艺术形态学亟待革新,分析美学对此提出了崭新视角.无论在分析美学的内部还是外部,由理查德·沃尔海姆所提出并充分论证的“类型”与“殊例”的划分,都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
该文提出了一个在掺饵的YAG晶体中的四能级系统,通过相干光和非相干泵浦的作用可以实现并控制晶体介质中的正常色散和反常色散.该论文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章介绍了该论文工作的
该文利用碳热还原氧化锌粉末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ZnO纳米线结构、形态、性能的影响,探索一些制备新的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方法.1.利用碳热还原氧化锌的方法制备了ZnO
该文从最核心的理论——洛夫林理论出发,对霍尔丹理论及其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全文的工作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讨论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基础理论,包括CBF理论
该文主要从高功率微波源小型化的角度,重点研究了无引导磁场的高功率微波器件.首先对几种高功率窄带微波源进行了评估,然后着重研究无引导磁场最具备代表性的两种器件,磁绝缘
该文采用非平衡Green函数方法研究了弱连接于Luttinger液体导线的量子点(LL-QD-LL)的非平衡输运.在不存在外场的情况下,我们对包含多个能级的无相互作用量子点系统导出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