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时期诏令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ji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诏令作为“王言”载体,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体现出浓厚的国家意识形态,其与文景时期政治制度、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诏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故而诏令从起草到颁发施行均有严格的流程规定以确保其准确传达皇帝的命令。
  文景时期诏令由侍御史负责起草,此时尚书只是负责传递文书的微末官职。虽有诏令起草部门,但从诏令用词、语气分析可知文帝诏令多为自作。诏令体式在文帝时期也有发展,“策问”这一新的诏令体式是文帝首先使用的。文景时期诏令内容涵盖广泛,可分为求贤、灾异、振贷、封赏赦宥、和亲等多种类型。文景时期,国家制度条令均有待完善,诏令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意志体现,在政治、民生方面均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政治上,诏令于内可平衡帝王与朝臣关系,应对诸侯国势力,于外可维持与匈奴的和平关系。在民生上,文景时期频发劝农诏,极大地提高了百姓的务农积极性,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文景时期律令条文仍不完善,秦朝律令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因而文景时期使用诏令更改旧律,增补新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秦律的不足,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诏令是一个国家主流意识的集中体现,从文景时期诏令能够看到此时的统治思想并非仅是黄老思想。文帝曾颁发诏令扶持儒学复兴,景帝即位之初便颁发礼乐诏令,重视礼乐教化作用。七国之乱后,景帝更是频发诏令削弱诸侯国力量,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强调等级秩序,可见儒家思想在文景时期已经登上政治舞台儒家思想中的孝文化更是被文景时期君民一致推崇,文帝景帝多次颁发诏令提倡尊老爱老,进一步推动孝文化传播。
  文景时期诏令在文学史上地位颇高,得到历代文学评论家的认可,其文学价值毋庸置疑。相比较与高祖时期诏令,文景时期诏令文辞典雅、句式整齐,且具有较成熟的诏令写作模式。文帝诏令更是因其情感真挚,体现着文帝悲天悯人、谨慎谦卑、以德化人的人性光辉而备受青睐,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其他文献
孔子作为儒学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几千年来在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孔子这一人物形象也广泛进入了文学文本,探究历代文人笔下的孔子书写,也是全面把握孔子历史形象不可忽略的一点。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孔子的研究热度不减,但是以诗歌文体为载体进行孔子形象研究的成果却乏善可陈,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与孔子相关诗歌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从记事的乐府诗逐渐向注重内在抒情的文人诗转变,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当时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黑暗都客观上促进了士人的思想解放,传统儒学与老庄思想、佛教思
论文主要以梁鸿及其“梁庄系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梁鸿作品的分析,讨论农裔作家身份的多样性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探究梁鸿与乡村间的复杂关系。除“梁庄系列”外,本文还将讨论梁鸿的文学批评、散文、访谈等创作,借此探索文本生产背后创作主体的身份、姿态以及心理历程,试图对梁鸿的乡土书写做出较为整体的把握。
  具体而言,论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农裔作家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围绕梁鸿与“梁庄系列”展开论述;以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对故乡的“回望—重返—离去”三个阶段为基本线索,结构全文。
  梁鸿在重返乡村前,对自我
古人所称“中原”,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南地区,自西周起就是族群杂居和礼乐推行的重地。两周之际时,礼乐的控制地位松动,中原地区的文化融合走向了更加多元的方向。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原有的以宴饮礼乐来建构族群文明的文化精神式微,一种新兴的、注重挖掘个体价值的精神意识逐渐萌芽,集中反映在中原地区的风诗中,使得中原风诗具备了一种内在的整体性。本文拟以殷周人群在中原的融合为线索,以中原地域的风诗为对象,分四部分探寻中原风诗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精神。
  第一部分首先综述了中原在地理与文化上的双重含义。中原最初以一个地域
交游是人生重要的一环,苏轼作为北宋名士,有着丰富且坎坷的人生经历,再加上性喜交游,其交游活动是时代的缩影。熙宁二年到元丰二年,正值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这次变法直接影响了苏轼的交游圈,变法下的“文字狱”也改变了苏轼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心态,而交游对文学的影响又是全方面的,所以对苏轼交游圈的研究不仅能对苏轼思想变化和人格魅力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其文学创作历程也可以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
  本文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王安石变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的简单概述以及苏轼在变法中立场的阐述。其中苏轼的立场具有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靓丽夺目的遗珠,蟾蜍文化深受中国神话传说影响,并生发出了独具特色的奇幻魅力,最终成为了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蟾蜍文化起源于图腾崇拜,完善于神仙学说,应用于文学创作,落脚于实际功用。可以说,蟾蜍文化发展脉络的进一步清晰,有助于再现区域历史情景、厘清时代审美流变,帮助进一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再现生机的可能性。
  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包括:蟾蜍形象的文化类型考论、蟾蜍的实用价值考述、蟾蜍寓意嬗变与审美断裂、新时代对蟾蜍文化的创新性挖掘、蟾蜍文化的影
土家民歌是流传于中国武陵山区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谣,集中分布在鄂西南、渝东南、黔东北、湘西北四个区域。鄂西南包括恩施、利川、咸丰、来凤、宣恩、鹤峰、建始、巴东、长阳、五峰10个县市;渝东南包括黔江、彭水、酉阳、秀山、石柱5个县;黔东北包括印江、沿河、思南、德江、江口5个县;湘西北包括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吉首、泸溪、凤凰、花垣、桑植、永定、慈利、武陵源、石门、沅陵、溆浦15个县区。
  本文即以这35个县(市/区)的土家民歌为研究材料,在田野调查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研究土家民歌中的土家语及方俗词汇。
本文旨在以王朔的创作为例研究第三代京味小说,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确定“京味”的内涵,梳理“京味”小说流变;分析王朔小说中的“京味”元素及其文化成因;分析第三代京味小说对于前两代京味小说的传承以及发展。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分析前人研究,界定本文对于京味小说内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简述京味小说的代际演变,引出第三代京味小说及其代表作家王朔,并进一步分析王朔的创作对于第三代京味小说的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王朔小说中所蕴含的京味元素及其背后的文化成因。首先,王朔等第三代京味
苏轼作为北宋朝重要人物,在新、旧两党的权利斗争下,于绍圣元年遭遇贬谪,降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在惠州度过约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苏轼抵达惠州时已有五十九岁高龄,再度遭遇贬谪,苏轼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平静,逐渐适应岭南生活,欲在惠州安享晚年。
  寓惠期间,苏轼进行了较为活跃的交游活动。从交游对象角度,可大致划分为亲族、地方官员、岭南外官员、道士、僧人五类,其中亲族以苏辙、程之才为代表,地方官员以詹范、周彦质、方子容等为代表,岭南外官员以钱世雄、毛滂等为代表,道士以邓守安、吴复古、陆惟忠为代表、僧人
黑色电影的故事情节主要关于个体的偏执、恐惧和不安,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获得蓬勃发展。它主要指受美国暴力题材、德国表现主义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影响,兼具视觉风格和叙事主题黑暗性的国际化、动态化批评话语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社会和电影制作行业均进入转型期。在此历史背景下,黑色电影呈现了男性在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创伤经历和性别危机,以探讨他们该如何通过直面创伤记忆实现自我修复。
  本文试图借助对1945至1950年间黑色电影中有关男性创伤的讨论,来探究其症状是基于何种原因产生,创伤
重庆“棒棒”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处于低端劳动力市场、以搬运服务为主、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一种农民流动务工形式。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棒棒”这一特殊的劳动者群体与这个特殊的行业,它是“农民工”的一部分,曾为重庆的城市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它又是传统苦力行业的延续,几乎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变迁的全过程。本文选择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采用文本细读与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文化研究相关理论,既对电视剧关于棒棒群体的刻画与呈现进行梳理把握,又将其与棒棒群体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