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变,腰椎骨质增生、纤维环变性,当椎间盘受力不均时,髓核膨出或突出,刺激或压迫了马尾神经或脊神经,导致神经根炎性水肿、微循环障碍,发生的以腰腿疼痛、感觉障碍为主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候群。LDH会造成根性坐骨神经损伤。该病好发于30~60岁的体力劳动者或平时缺乏锻炼者,且有逐渐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目前医学界针对LDH中西医的治疗方法报道很多,但远期疗效很难确定,复发率不可避免,给人类健康及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寻求最佳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医学界的重点课题。本课题依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构架,通过探讨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LDH对患者下肢血流图和肌电图的影响,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LDH的临床推广和应用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本课题根据随机分配原则,按照前来就诊的先后,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LDH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观察,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7天进行1次治疗,共进行3次;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1天1次,7天为一个周期,相邻周期之间休息2日,共进行3次。各病例分别于治疗前后对其观测指标进行检测,观察两组治疗后下肢肌电图和血流图的改变,并进行相互比较。结果1.通过肌电图分析显示,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异常肌电图的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观察组对神经根病变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胫神经、腓神经F波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波传播速度和潜伏期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均有明显缓解;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F波传导速度和潜伏期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表明观察组对患者神经根受损的修复更为明显,神经根兴奋性增高,临床症状得到缓解。3.将治疗前、后患侧下肢血流图进行对比: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患肢血流图均有明显改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上升时间下降,波幅升高,血管阻力指数降低,两侧波幅差缩小方面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表明观察组能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血循环血,且较对照组疗效更为显著。结论1.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LDH,对LDH患者神经根病变的恢复显著,且明显优于对照组。2.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能加快LDH患者的F波传导速度、缩短潜伏期,说明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能使LDH患者的神经根压迫减轻,对神经根功能的恢复有很明显的改善,可缓解临床症状,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3.肌电图对LDH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价值,也可以作为LDH临床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为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理论依据。4.针刀整体松解术配合手法治疗LDH,能明显改善患侧下肢的血循环,能增加血流量,且明显优于对照组。5.研究表明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腰突症是一种损伤小、见效快、远期疗效好的治疗方法。且具有方法简便、复发率低、护理较为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