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7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求经济发展由过去的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着力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如何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中,对外直接投资(OFDI)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除了进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FDI),OFDI也是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资源的重要渠道。相关研究表明,OFDI对带动国内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背景下,中国OFDI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中国OFDI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只有厘清OFDI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才能在新时代下充分发挥OFDI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推动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本文围绕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这一研究主题,按照“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建议”的思路,较为系统地探讨了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首先,对OFDI、技术进步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关的概念进行科学、准确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关于OFDI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和文献,并对现有研究进行评述,接着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从OFDI影响生产率的机制和OFDI影响环境质量的机制这两个层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OFDI对母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初步构建了OFDI与母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为系统地分析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分析基础。其次,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OFDI的发展进程,对现阶段中国OFDI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重新测算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接着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特征、空间差异以及时空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评价,全面刻画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再次,基于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对OFDI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展开分析:一是基于线性角度分析了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区域差异、长短期异质性影响以及OFDI是否有助于加速促进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向收敛等问题;二是从吸收能力和制度因素视角出发,分析了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非线性门槛效应,为促进OFDI与吸收能力、制度因素的良性互动提供实践依据。最后,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着力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充分发挥OFDI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方面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评价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为将来更深入地研究OFDI与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虽然中国OFDI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成为OFDI大国,但在OFDI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如面临国际政治经济风险、投资行业相对集中、投资区位不合理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第二,在样本研究期内,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整体呈现下降状态,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主要受绿色技术效率恶化的拖累。考虑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等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造成了损失,忽视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会高估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无论是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还是发展水平,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特征。第三,就全国总体而言,OFDI的逆向绿色技术溢出效应在中国情境下存在,能够显著促进国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OFDI是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因素,OFDI能够成为新时代下促进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新动能。从作用机制来看,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驱动绿色技术进步路径来实现的。分区域检验结果表明,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OFDI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对中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第四,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长短期异质性影响效应,OFDI在短期内和长期中均推动了国内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这种推动效应短期内较强而长期中较弱。通过收敛性分析发现,除东部地区外,OFDI有助于加速促进全国总体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向收敛,但其增幅有所不同。OFDI对全国总体以及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向收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OFDI是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向收敛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五,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在吸收能力条件下,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单一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水平、研发水平和产业集聚跨过门槛值,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正向的促进作用才能得以发挥。大多数省份跨过了吸收能力的门槛值;在制度因素条件下,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表现为单一门槛特征。在环境规制门槛条件下,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效应表现出显著的边际效率递增的影响规律。大多数省份未跨过环境规制强度的门槛值,说明当前中国环境规制强度还较小;在制度环境门槛约束下,只有制度环境水平达到一定的门槛值,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正向的促进作用才能得以发挥。大多数省份跨过了制度环境的门槛值;结合固定效应面板分位数模型进一步分析可得,在吸收能力和制度因素不同门槛条件下,O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非对称影响效应,即OFDI对不同分位点处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不同的影响。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第一,本文立足中国实际情况,从绿色发展视角出发,重新评价和认识OFDI的影响作用,对于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研究首先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构建了OFDI与母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从OFDI影响生产率的机制和OFDI影响环境质量的机制这两个层面深入系统地探讨了OFDI对母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初步构建了OFDI与母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理论研究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研究做了进一步扩展,丰富了OFDI影响母国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研究文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三,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重新测算。本文运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包含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并结合GML生产率指数重新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项,接下来采用配对t检验对中国传统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数进行比较分析,深入分析考虑环境污染非期望产出情形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两方面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序特征、空间差异以及时空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评价,全面刻画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第四,实证分析了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基于2004-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较为系统地实证分析了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探讨了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影响、区域差异、长短期异质性影响、OFDI是否有助于加速促进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趋向收敛以及OFDI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吸收能力门槛和制度因素门槛等问题,以期能够全面、深入地评价和认识OFDI的影响作用,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为各区域针对性地提升OFDI的绿色生产率增长效应,推动实现绿色发展目标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其他文献
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为禾本科薏苡属的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成熟种仁称为“薏米”,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和药食同源的“粮药”之一。贵州,已发展成为薏米种植和加工的全球集聚地。近年来,微生物发酵转化植物基质提升产品品质和生理功能,已成为杂粮杂豆研究的热点领域。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Bacillus subtilis BJ3-2发酵精薏米可高量富集川芎嗪和纤溶酶。因此,为
目的评估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治疗儿童胫骨远干骺交界部(distal tibia diaphyseal metaphyseal junction,DTDMJ)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行ESIN治疗的37例严重移位DTDMJ骨折的患儿,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5~11
味觉信息是由味蕾接受并通过特定的内脏感觉神经(味觉神经)传入后脑的孤束核。在哺乳动物成年时期,这种特定的味觉神经的投射对其附属器官味蕾的维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哺乳动物胚胎时期,关于味觉神经对味蕾的起始发生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本论文以小鼠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了小鼠胚胎时期的味蕾发育过程,并证明了味蕾的发生发育是依赖于神经诱导的,与其成年时期的再生有着相同的分子
学位
为了应对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民航业风险,国际民航组织召开会议修订原有的国际航空刑法公约,形成了现代化的国际航空刑法公约框架,以期能够有效预防和惩治已经发生变化和正在发生变化的民用航空犯罪,进一步维护并确保国际民用航空安全。近年来,在我国民用航空领域,一些以航空器和机场为袭击目标具有恐怖主义特征的暴力犯罪亦时有发生,如险些造成机毁人亡的6.29和田劫机事件、深航ZH9648航班机上纵火事件、7.2
论文以行政决策法律规范为研究对象,围绕行政决策概念化、体系化,运用法解释学的方法,对行政决策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逻辑结构、不确定法律概念、法律效果、学术争议等问题进行分析,陈述、提炼、辨析和论证行政决策的法学表达,构建行政决策法学理论体系。论文结构,依论文主题和逻辑顺序,分为五章。第一章研究行政决策的法学概念。提出行政决策概念化的意涵,分析在法学上实现行政决策概念化、体系化的主要困难,系统梳理分析
翻译的本质即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任何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实质上都是其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交流。但不同文化存在着很明显的差异性,尤其是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基于这个原因,翻译的文化交流本质便多了一层内涵。从接受美学角度,翻译的解释本质不仅应当是文化的解释,还应当具备必要的美感,以保证目标语言读者的接受及阅读美感的获得。
大宗商品市场金融化是经济金融化概念的延伸,指传统金融市场的投资者越来越多地参与商品期货交易,金融资本不断涌入大宗商品市场,金融投资者在大宗商品市场中的参与度和重要性日益提升的过程及趋势。21世纪初,在衍生品交易监管放松、传统金融市场动荡、全球流动性扩张的叠加刺激下,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金融化进程开启,其在2004—2008年间蓬勃发展,并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加速深化。金融化进程给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
改革开放以来,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9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再次强调“要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决打好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风险在内的重大风险攻坚战,推动我国金融业健康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跨境融资逐步放开的背景下,企业如何抓住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
财务舞弊历来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国内外资本市场频繁发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已成为世界性公害。即使在监管严格与成熟的美国,上市公司亦频频爆出财务舞弊丑闻,世界电信、美国环球航空等知名巨头均陷入财务舞弊的旋涡,持续刷新了人们对财务舞弊的认知,使世界资本市场都笼罩在财务舞弊的阴影之下。近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丑闻也屡见不鲜,如康美药业、欣泰电气、大智慧、康华农业等,遍及各行各业,摒弃了“诚信为本,操
为在流行音乐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中,找到提高流行唱法声乐演唱教学的恰当方法,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流行唱法声乐的演唱教学有所促进,使其适应流行音乐的发展趋势。